【古诗词人物】唐代诗人与诗词系列-鹤楼颢诗—崔颢
关键词:
唐诗 唐代诗人 崔颢 诗歌 诗人 武汉 天宝时期 诗仙 李白 仕途 长安
盛世唐朝有太多优秀的诗人,如果你还不太清楚崔浩为何人,那你一定知道大诗人李白为何人?李白一生恃才傲物,他鄙弃权贵笑傲王侯,似乎从来没有佩服过谁,却偏偏在历史上留下一段,"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佳话。那么究竟是哪首诗,让大诗人李白都自叹不如甘拜下风呢,这就是位列唐诗排行榜首位闻名天下的黄鹤楼。
对于崔颢的这首诗,其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现位于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头,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关于他的传说一直都颇具传奇色彩。传说三国时代蜀国大将费祎,他登仙之后,常乘黄鹤在楼上栖息,因此得名黄鹤楼。而黄鹤楼自建于三国时期开始,历代屡次被毁,却又屡次重建,似乎还真有黄鹤仙人护佑,白云悠悠,芳草萋萋。
对于黄鹤楼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当年就吸引了李白等著名诗人慕名前往。话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这首题诗编成绝妙,一时之间李白是写不出更好的诗来了。当时他只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自我调侃,”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就此搁笔扬长而去。
李白、崔颢同赋黄鹤楼的这则故事后来被描绘的有头有尾,有声有色,甚至有人还在黄鹤楼的东侧修建一亭,取名为李白搁笔亭以作纪念。而深受打击的大诗人李白显然是不太服气的。所以之后他又仿照黄鹤楼写下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如此云云。总之黄鹤楼有幸,崔颢有幸,有李白这样的大才子推介,才足以风生水起,骤起波澜。
除了这首千古名篇<<黄鹤楼>>,关于这位盛唐才子,在他五十年的人生岁月里又经历了哪些故事和传奇呢?为什么在所有的新旧唐书中,关于崔颢的传记都只是寥寥数字,而且记的都是他有文无行的劣行呢?这我们还得从他的少年时代说起。作为开元天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崔颢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开元十一年的时候,向天下众多读书人一样,他离开家乡,西进长安,并在这一年就考取了进士。此时的崔浩仅仅 20 岁,不知当时羡煞了多少天下才俊。可惜虽然有才,但少年的时候崔颢行为放荡,嗜酒好赌,简直是个无形浪子,喝酒没能喝出酒仙诗仙的好名声也就罢了,是嗜赌又落得个赌徒的形象。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据说崔颢在游历京师之时,连续娶了三四个夫人,都是美色佳人,而且在情感上又不能专一而终。这件事实在是将崔颢的名声搞得江河何日下,甚至毁了自己的仕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人的仕途不顺,可能有多种原因,或者是出身不好或者是能力不行,但更有可能的是得罪了上级,崔颢就属于第三种情况,得罪了他的上级官员李邕。当时李邕听说崔浩的才名,很想一见,一个是四五十岁的书法家、文学家,一个是刚刚及弟的弱冠少年。在唐代,晚辈初次谒见长辈,一般都要 献上能彰显自己水平的诗作,好借机得到提携。崔颢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如约前去拜访,并献上新作<<古意>>。没想到崔颢为之得意的作品。老夫子翻开一看,第一句诗曰十五嫁王昌,便认为浮艳之至,有辱斯文,怒斥小儿无理,门都没让进,崔颢高兴而来,却失意而去。这难道就是崔颢的错吗?这首归题诗并不如记载的那样"浮艳",他恰恰是少女情怀,天真烂漫的真实写照。然而没想到刚想有一番作为的崔颢,一伸头就被狠狠的敲了一棒子。这棒子敲的他心灰意冷,无力回身。
不久后,仕途失意的崔浩之好远离京城长安,四处外放做官,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漫游生涯。 二十 年中,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甚至还到东北边塞从军,这些履历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视野。从此以后,他的诗作也逐渐脱离规格,**变得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起来。从他晚年行军途中,一首<<发锦沙村>>就可以窥见一斑。"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 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 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从北方一路游来,不时有雨水降临,天气渐凉。此时的崔颢早已没有年轻时候的轻浮之感了。历经了岁月的变迁,经历了金戈铁马的生活磨砺,他已然是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诗人仔细观察着地形,为军队寻找泊船落脚的地方。这二十年要么外放做地方官,要么做地方官幕僚。而这些经历确实让崔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年近晚年。虽然他对故乡汴州充满思念,但终究没有返回故里。结束了漂泊之苦后,他还是回到长安做了京官。所以作为汴州人,崔颢一生除少年时,基本没有在故乡生活,这可能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缘故吧。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才子诗人崔颢在长安去世,看崔浩的一生。若不是黄鹤楼,崔颢即刻能被历史的风沙所湮没。可以说崔颢成就了黄鹤楼,黄鹤楼也成就了崔颢,更为黄鹤楼扬了名。时至今日,到武汉,游历者都无不登临黄鹤楼。不过除了黄鹤楼,由于历史文献对崔颢记述不多,但无论如何,崔颢确实是一位有才的诗人,而他所有的劣行相信也将像是他笔下的那只黄鹤,人随鹤去,驾鹤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