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点七 拟态游戏
拟态这一概念从小不陌生,竹节虫,刀螂,变色龙,桦尺蠖,章鱼哥,叶海龙还有海陆空那么多没发现的动植物、有机无机物,他们在这一刻隐去了生命条条框框,在这场换装盛宴中表演感官魔术,当然受骗者不仅有捕食者还有猎物。
你看,这里换成“不仅有猎物还有捕食者”,就有那么点不同,既是捕食者也是猎物和既是猎物也是捕食者在表达上也有那么些细微差别。文字也是某种意义的拟态游戏,沉迷把玩文字和被光怪陆离迷了眼一似,终究是求其形而不得神,但什么都徒有其神而大道无形,又回到了一元论直至虚无,没有繁华世界哪来基因突变呢,不利于物质变化演绎运算,game over.
拟态是自然界里基因突变的写生,和仿生无需分太开,拟态mimesis/mimicry中的模仿者和被模仿者与受骗者不完全独立,多种拟态类型服务于多重目的,直至自然选择进化方向,而人类关系似乎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拟态现象。
诚然,人类社会并不是拟态游戏,用任何一种方式或几场游戏来模拟这么繁复庞大冗长的命题,只会反衬沉默是金。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拟态行为可能已经有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描述,不是有一句最高级的捕猎者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还有人类习惯穿戴好一件件身份衣服,和我大一社团时看来的面具说。
卡尔马克思写下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诚然, 哲学不存在什么动机和目的,苏格拉底的我一无所知除了无知这一点好像更吸引人,毕竟人类确实已经存在这么久了,但人类依然保持幼稚,论人类不可能平等的根源,除了越长大就越习惯被后天的身份角色异化自身,在某刻和自我对话一丝荒诞滑稽不屑感,就是人类也被大自然分化分散分裂了,人类早就不是同一个物种,从肉身到精神,而基因演化复制繁衍如同链式反应引爆了这场进化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