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播客
查看话题 >一档聚焦【英国文化圈】的访谈播客
大家好,牛乳共和或要推出一档聚焦【英国文化圈】的播客节目了。
(七月就推出了,豆瓣晚更新hia hia……)
播客名字叫:

看牛们的发型如此丰富,你就知道这档节目有多精彩。 这档播客是第一届牛乳Fellowship计划的成果,由三位Fellows和(牛)共同策划并担任主播。四位恰好分别任职于四家伦敦的博物馆,也在英国文化圈深潜多年,于是将本档节目的主题定位为【英国文化圈】。
四位主播💈

赵恺铨 Kai-Chuan Chao
大英图书馆中国区文化商务项目主任
曾就职于欧盟外交官方机构、也参与过英国非政府组织,截然不同的机构性质下国际交流项目是工作内容的共通点。2016年因缘际会(误打误撞)进入大英图书馆负责中国项目,从此爱上了文化产业里,于框架下发挥无限创意,以及探索千万种可能性的刺激感。不想拥有一技之长,热爱多向发展,挑战新领域学习新技能,期许天马行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江湖上人称“脱缰野马”,想打篮球打到老,梦想游戏人间。
Carol Chung
科学博物馆研究员
不务正业的博物馆研究员,UCL博物馆学博士,专长为博物馆教育和观众研究;曾负责伦敦科学博物馆“Time, Culture and Identity” 项目,推动科博馆的中英钟表历史和技术交流研究,目前正在开发与中国和日本合作的研究项目。同时兼职做伦敦旅客导览。现与家人定居于英国Hertfordshire,家里养了75盆植物,每天花在养护植物的时间大概比研究多。
伊蔓 Yiman
大英博物馆数字产品经理
毕业于伦敦亚非学院文化研究系,大学时期曾梦想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2015年,在中英文化“黄金年代”的背景下,因机缘巧合误闯英国文博圈。曾任伦敦大英图书馆的内容制作人,为其搭建首个中文网站及社交媒体平台。一年半前,跳槽进入大英博物馆,担任数字产品经理,继续为各类博物馆数字产品和教育项目服务。骨灰级攀岩爱好者,希望疫情结束后能重回意大利撒丁岛,完成那条叫“Condom stress”的先锋攀岩线路。
黄恩可 Enke Huang
育婴堂博物馆商务发展经理 牛乳共和或主理人
享受在艺术文化商业之间游走,享受多线程工作,但始终专注于结合人文洞察为社会企业创造新价值。毕业于UCL视觉人类学系,曾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做观众研究项目,后加入英国历史上第一家公共画廊及儿童慈善组织的育婴堂博物馆。五年内有幸在卧虎藏龙的团队里深度学习私人非盈利博物馆的各方面运作,目前正为其品牌重塑及商业项目服务。热爱跑步骑车蹦迪,另一个身份是牛乳共和或的主脑(牛)。
为什么叫发廊?
四位主播在酝酿这档节目之时,刚好伦敦封城结束不约而同地去发廊做了满意的发型,也终于得以见面畅谈畅饮谈天说地,发出舒爽的感慨!
同时,发廊自古也是伙伴们相聚聊天的地方,头发对一个人形象的重要性也让理发师成为我们珍贵的长期信任关系之一。
所以,我们希望文化发廊给大家的感觉是:一场开放舒服的精神交流,好像从发廊做完造型之后,容光焕发,充满自信!
(有读者反映我们起名字有点拗口,“牛乳共和或”,“文化发廊”,灰化肥挥发会发黑……嗯,想听我们念名字的话就去听播客吧)
五集节目 我们计划聊啥?

我们将真诚分享关于英国文化圈的故事,包括文化博物馆行业的业内洞察,职场经验,成长故事和幕后趣事。每次我们将邀请不同专业背景的文化工作者,组织 5 场围绕特定主题的对谈交流活动,并将录下交流内容,以音频播客形式在各大播客平台播出。
Ep1. 我们自身的文化圈奋斗经历 四位主播分别工作于大英图书馆、大英博物馆、科学博物馆与育婴堂博物馆。她们是如何“进入”英国文化圈的?在英国文化行业里的“晋升”道路是怎么样的?大家的职业生涯各自有哪些转机?目前文化圈工作者都在思考什么、应该思考什么?面向未来,最想对文化圈现状做出什么改变? Ep2. 英国文化机构针对中国市场做了哪些有趣的尝试? 从2015中英黄金交流年出发,英国文化机构是如何通过跨国、跨机构的交流项目走进中国市场?这些项目背后经历了什么程度上的“本土化”?中国观众和英国观众有哪些不同?中英跨文化交流中又出现了哪些有趣的“误解”?这些尝试在中国或英国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 Ep3. 逛博物馆的100+方式 博物馆在我们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上的定位是什么?博物馆是为谁而存在?博物馆对观众有多了解?观众=消费者?观众=创作者?观众=学习者?观众与展件应该如何共鸣?英国博物馆又如何提升观众体验? Ep4.文化与商务的爱恨情仇相 信很多文化工作者在这个产业内经常会遇到一个常见的矛盾,那就是关于追求所谓“文化价值”与“商业利润”的平衡点,好像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两者之间势必要有所牺牲。文化产业最为一种“产业”,终究还是要能够维护商业资本运营,才能够在市场上生存。到底两者之间是否注定对立?还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相互催化?身为文化“工作者”我们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追求又是什么? Ep5. 彩蛋集 也许会聊以下主题:- 如何拿到offer?面试英国文化圈技能大揭秘- 英国文化圈里的“种族歧视”与“文化差异”-华人在英国文化圈工作的挑战与契机-英国文化行业的funding机会……如果你对以上哪个主题特别感兴趣,或想对我们提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等平台向我们留言。
收听方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牛乳共和或)的推送,或在以下播客平台搜索订阅“文化发廊”
- 小宇宙 @文化发廊
- 喜马拉雅@文化发廊
- 苹果Podcast@文化发廊
好啦,我们发廊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