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是求助者,同行人和老师
求助者
每一个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都是带着困扰或困惑,带着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获得改善的求助之心,走进心理咨询。
来访者是寻求帮助的求助者,无须多说。写这篇文章,主要想说说来访者的下面两种身份。
同行人
心理咨询,是一段深入内心的生命历程。
在来访者的人生困顿阶段,心理咨询,如同咨询师陪伴来访者走上一段人生路,度过生命中的困顿期。当来访者可以重拾自己的生命力量,继续自己的人生,咨询师与来访者挥手告别,结束咨询。
今后,可能还会继续相遇,再次一起走过一段人生路——当来访者再次遇到困扰——也可能就此今生别过。
以前,我只理解了这一层意思,觉得是咨询师“陪”来访者走过一段人生路。
“陪”的用语,对咨询师心态和立场的影响,会导致本应平等的咨访关系,向咨询师倾斜,将咨询师置于优于来访者的位置——不论是否意识到这点,一定会在咨询师的言语或非言语中表露出来。
现在,我认识到,咨询过程,不只是咨询师在“陪”来访者,也是来访者在“陪”咨询师。
来访者与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相遇。彼此人生的这段交集,亦是各自人生的一部分,谈不上谁陪谁,不过是同行人:人生路上相遇,一起走过一段路,然后分开,各自前行。
从“陪伴”来访者的认识,到“同行人”的认识,伴随我的咨询经验的丰富,切实感受到来访者带给我的学习,感受到来访者对我的帮助。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认为来访者是“老师”。
老师
来访者是咨询师的老师,是明显不过的事实,如此重要却被忽视。
我看过的诸多心理咨询书籍,竟然极少提到这一点。我通过自己的心理咨询经验,才觉察到这点。
任何优秀咨询师的成长,甚至是那些心理咨询大师们,都是在与大量来访者工作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曾经也在咨询中犯过无数的错误,甚至仍会继续犯错,但来访者就像一个耐心的老师,包容咨询师的错误,愿意给咨询师继续学习的机会。
可能因为我的反思、觉察能力在提升,我能更清晰地觉察到,自己从咨询中,从来访者身上获得的学习。
来访者作为咨询师的“老师”,教的不仅仅是咨询师咨询能力的提升。从我个人经验来说,来访者的人生经历,面对自己人生的态度,也让我学习很多,包括勇气、乐观、力量、希望……
可能大家看了会有些奇怪:心理咨询不是接收的都是负面情绪吗?怎么你接收的都是正面部分?
是的。
并不是我为了帮助来访者,看到自身资源和力量的部分,“技术性”的去关注来访者的积极面,而是我确实感受到来访者的积极部分——尽管来访者处在困扰中,自觉无力应对。
将自己对比来访者,很多时候,我觉得如果自己处在来访者的人生,不一定比来访者做得更好。我学习到来访者面对人生的积极力量。
咨询师从来访者处收获的学习,算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附加价值吧。
作者简介:许标,中科院心理所健康心理学硕士,全职心理咨询师,5000+小时心理咨询经验,2000+小时专业受训经验。
© 本文版权归 豆友89814345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