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徕卡,你是否也有个“纪实”梦?
在纪实摄影师的镜头下,无论是华丽的舞台还是寂寥的角落,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凡的百姓,快乐的、痛苦的、善良的、罪恶的、美与丑都化为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纪实摄影的「意义」
纪实摄影记录社会发展进程,提供历史文献;反映社会真实状态,推动社会变革。人文摄影师不再仅限于接受美丑的审判,真实的记录着人类社会每一个瞬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献价值。
▼战火中的女孩

1972年6月8日,就在越南战争接近尾声之际,美军一架轰炸机在越南市郊区投下数枚凝固汽油弹。9岁的潘金淑(Kim Phuc)挣脱掉已经烧着的衣服,张开手臂撕心裂肺地从爆炸区逃出来。
美联社记者黄功吾用他手中的徕卡M2相机抓拍到了这一触目惊心的瞬间。照片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有分析认为,正是这张照片在美国国内引起的强烈反战情绪促使越南战争提前半年结束。
▼胜利之吻

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一幕亲吻。时值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纽约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一位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这一瞬间被《生活》 杂志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用徕卡抓拍下来,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从此以后,每年的此时都有数百对男女在时代广场重现“胜利日之吻”,以纪念二战结束。
纪实摄影和「徕卡相机」
一张照片胜过万语千言,亦可令人窒息。它展示无尽的欢乐,它记录无法想象的痛苦,它将我们带入无法触摸的传奇,亦或保存下眨眼间的永恒。
百年以来,徕卡伴随摄影师们记录了这些瞬间。我们也一次次随着这些瞬间深思。
▼胜利的旗帜

1945年2月,苏军攻克柏林,二战凯歌在即。摄影师Yevgeny Khaldei用徕卡相机记录下了苏联士兵爬上德国国会大厦屋顶挥动苏联国旗的一幕,成就了这张二战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照片之一。
▼刺刀与鲜花

在枪与刺刀面前亲吻花朵的青年,这张照片被收纳在《徕卡100周年》宣传片中,这是马克·吕布使用徕卡M6拍摄,使更多的人呼吁和平,爱好和平。
拿着花的女孩叫简•罗斯(Jan Rose Kasmir)。1967年10月,17岁的她刚从大巴上下车就走进抗议的队伍中,简•罗斯说“虽然军队是战争机器,但是士兵们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 她手持鲜花站在全副武装的军警面前的历史瞬间被摄影师马克•吕布定格下来。
视频中的许多永恒经典的影像,由徕卡相机记录。每次看到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永恒影像,您都会有新的发现。
人文纪实摄影家
01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世界抓拍大师法国摄影家布列松就是摄影美学理论的核心,他拥有了胶片机徕卡M6后,仿佛遇到了知己一般,巧妙的运用徕卡与他的“决定性瞬间”,拍摄出了700万张令人叫绝的作品。
现代摄影中,为了抓拍平凡人在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捕捉那短暂的几分之一秒,有非常多的摄影追随者跟着布列松的步伐。



02伊恩·贝利( Ian Berry)
1934年出生于英国的摄影师Ian Berry,被认为是人文主义摄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1952年移居南非,随后拍摄大量新闻摄影作品,并开始引起媒体与公众的注意。
Ian Berry在巴黎结识了布列松,并应邀在1967年成为玛格南成员。他的经典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抓拍的那个瞬间,摄影师本人的存在微渺到几乎难以觉察。



03尤尔根•施德伯(Jürgen Schadeberg)
从事摄影事业逾70年,尤尔根•施德伯格入选徕卡名人堂的摄影师。他长期关注种族问题,坚持人文视角的纪实摄影。
他自1950年代开始跟拍曼德拉,拍下曼德拉透过监狱栅栏向外张望的名作;而歌手米里亚姆•马卡巴在麦克风前演唱的照片,展现出女性不被推搡左右的昂扬姿态。


04马克·吕布(Marc Riboud)

马克·吕布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1952年成为玛马格南图片社一员。他是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来往中国达20余次,其拍摄手法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纪实摄影界占据主导位置,产生了恒久而巨大的影响。
马克·吕布的作品很平淡,往往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而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他的作品构图精彩,色彩优雅、细微。



历史可用笔墨书写,亦可用影像。
百年以来,世界各地的著名摄影师
都曾用徕卡相机抓取过
一生难得的精彩瞬间,令人永生难忘。
更多精彩

需要了解或购买徕卡/哈苏相机、镜头的朋友,欢迎添加工作人员微信,我们将提供一对一服务。
以品质初见,以服务相伴
-
天诺影像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3 13: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