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家暴的噩梦!激怒3亿国人,这人渣必须痛骂……

2011年9月4日,被家暴打伤的李金在微博上站了出来,“为了女儿”她要求跟李阳离婚。
十年后,噩梦还在继续。

这次,李阳将魔爪伸向了年仅12岁的女儿。

时间再往前推,
2001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电视上播出,家庭暴力一词真正意义上走进国人大众的视野。

然而20年过去了,
“宇芽、拉姆、方洋洋”……
一串串血淋淋的名字告诉我们,事情并没有变好。
看到这样的新闻时,首先感到的是愤怒,紧接而来的就是疑问——
她们怎么不离开,她们为何不反抗?
也许,从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3的央视神作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既然是央视出品,在深度和广度上自然秉持国家队一如既往的高水准。
本片的案例典型、资料详实,鞭辟入里地深度剖析了家庭暴力的前世今生。
千百年来,男性都是社会和家庭的核心。在我国,女子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而家庭暴力可以说是父权文化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表现。

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立法中,丈夫打妻子只有在打伤的情况下才会治罪,且要罪减二等。
但反之,妻子若殴打丈夫却要罪加数等,再严重一点就会处以极刑。

所以说到底,家暴关乎的,就是权力和控制。
最近一次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往往以四种形式交叠出现。
身体暴力,用肢体或武器伤害对方,类似殴打、捆绑等。
性暴力,违背受害人意愿强制实施性行为。
精神暴力,对被害人持续施加敌意对待,辱骂、恐吓、冷暴力等。
经济控制,对夫妻共同财产严格控制,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在这之中,身体暴力往往占据大多数。
片中大量真实案例,其残忍程度都让人触目惊心。

1999年,19岁的李翠翠已经和村书记的儿子订婚两年,男友想尽快完婚,但李翠翠觉得自己年纪尚轻想再等两年,一次争吵中,丧心病狂的男友居然直接将李翠翠的眼睛挖出。
虽然男友之后被判处死刑,但此举却将李翠翠推入万丈深渊。
几年后,李翠翠和一个大自己16岁的男子结婚,新婚当夜,丈夫直言不讳的告诉李翠翠,她只是一个生育机器。

干家务活手脚慢了,劈头盖脸就是拳打脚踢。
即便怀孕仍是照打不误。

孩子生下后直接强迫她拿斧头自杀……
2008年12月18日,25岁的董珊珊嫁给了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经理王光宇。

婚后5个月,她已经被打的遍体鳞伤。
婚后8个月,直接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刚开始认识的几个月,王光宇就开始对董珊珊拳脚相加,董珊珊数次提出分手,但每次王光宇都苦苦哀求。
董珊珊曾以为结婚后,王光宇会为了家庭和孩子改掉暴戾习气,但没想到等来的只有变本加厉。

恰如奥地利诗人傅立特所言:
暴力不是开始于一个人卡住另一个人的脖子,它始于当一个人说“我爱你,你属于我”。
家暴的程度和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以爱之名往往是第一步,而且施暴者大多是伪装高手,开始时会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看着不像那样的人啊”、“他平时对我真的很好”……
2,然后就开始慢慢露出马脚,暴力倾向开始显现,紧张感与日俱增,受害者提心吊胆。一般还会伴随着孤立受害者的情况发生,带到陌生环境,切断亲友联系(蒋劲夫曾剪断女友的信用卡,不让她和亲友会面)。

3,接着就开始暴力升级,发生恶性暴力伤害事件。
4,最后会以施暴者的忏悔和各种甜蜜美好的补偿行为收尾,双方默契地“忘记”发生过的摩擦,继续心照不宣的在一起,直到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家庭暴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之分。
随着次数的增加,疗伤蜜月期往往会越来越短,而家暴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
当这个周期循环往复,受害者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在数度经历反抗逃脱失败后,受害者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最后默默接受)。

在10个月的婚姻生活中,董珊珊曾几次离家出走,后又被丈夫找到,曾到法院离婚,又在威逼下撤销诉讼。
无论怎样挣脱,丈夫猪一般(抱歉辱猪了)的庞大身躯就是她无法逾越的山峰。
最终,董珊珊命丧黄泉。

而最最关键的,离开施虐者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有时受害者之所以被找到,被抓回,最后妥协接受,往往是因为她和她的孩子、家人、朋友,遭受着切实的生命威胁。

近七成家暴引发的谋杀,是发生在受害者下决心离开之后,施暴者因为失去对猎物的控制而发狂暴走。
面对自杀的逼迫,李翠翠最后拿起手边的斧头抡向了丈夫。
而这样以暴制暴,玉石俱焚的惨烈结果,之前一定伴随着走投无路、救济无门。
这种惨剧比比皆是——

杨焕莹勤劳能干,自己攒钱买了两套房,而生意失败的废物丈夫却将怒火倾泻在她的身上。

刘婉玲是名牌大学哲学系高材生,婚后只有初中文化、极度大男子主义的丈夫拿走了她的工资卡,动辄拳打脚踢,而且还外遇出轨。
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她却无法解救、疏导自己。

周玉茹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总受欺负,她立志要找个能保护自己的丈夫。
一次村里的混混替她出头,于是便以身相许,婚后男人挥霍无度,周玉茹为孩子偷偷攒钱,被丈夫发现后拿刀割得她遍体鳞伤。

家人孩子的安危成了恶人手中的砝码。
孤立无援,求告无门,成了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法阻止,无力摆脱犯罪,从而心理崩溃。
终有一天,暴力的严重程度会超出忍耐极限,绝望的愤怒转化为复仇的烈焰。

丈夫无钱还债,想将杨焕莹送出抵债,丈夫昏睡时她挥刀刺下;
丈夫再次出轨,李婉玲赌气不说话,在引来又一次毒打后,她在丈夫的咖啡里投了毒药:
丈夫持刀刺向周玉茹时被门槛绊倒,周玉茹捡起刀朝他连砍数十下。

她们都寻求过外部的帮助,最终全部以失败告终。
“清官难断家务事”、“法不入家门”、“你们的家里的事,我们管不了”……
这些幌子都成了袖手旁观的挡箭牌。
甚至还有各种《XX调解》荒腔走板、招摇过市,在各种反人类的暴行面前,仍秉持“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阴间态度。

而桩桩件件的惨剧无不告诫人们,对于家暴的受害者,应该上升到保障人权的高度,而不单单局限于家庭内部纷争的格局。
不要做旁观者,因为这个议题真真切切地涉及到你我每个人的利益,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就是对社会暴力的放纵。
本片中,李金也曾出镜接受采访。

当年3岁的小女儿李华曾亲眼目睹父亲殴打母亲。
李华曾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叫我‘白老鼠‘,我希望有一个爱我的爸爸”。

李阳既然能出手打妻子李金,当然也能将魔爪伸向力量更弱小的女儿(今年只有12岁)。
因为在他看来,妻女是弱于自己的附庸者,理应服从、任其摆布,根本没有资格跟自己相提并论。
说到底还是关乎权力,为了控制。
暴力是一种无法自愈的疾病,除非外界的矫正干预。
没有为暴行付出代价的他,和听之任之允许他不承担代价的环境,一起孕育了新的罪恶。

而热搜视频中遭受暴力的,正是那个年幼时曾说”要拿筷子和剪刀保护妈妈“的李华。
《天水围的夜与雾》《监护风云》《被嫌弃的松子一生》《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等无数的影视作品都告诉我们,这样的经历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阴影。

运用法律手段预防惩治家庭暴力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公权力必须介入。
2014年,《中国反家暴纪事》播出时,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为保护家暴受害者设置的法律。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已经出台颁布,不过这还不够。
还有其他很多事,都做得不够——
空降热搜,全民谴责远远不够。对施暴者止步于愤怒远远不够。仅仅告诉受害的她们也没错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倾听、帮助、振臂疾呼, 在暗无天日时,给她们逃出生天的勇气和渠道。
我们不想再看到《天水围的夜与雾》中晓玲(张静初 饰)那样的悲剧。

每一张面孔,都饱含生的渴望和美丽;
每一个生命,都享有人的权利和尊严。
选择坚强面对,勇敢抗争,选择以法律的名义捍卫生命的光荣和神圣。
这样的奋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从始至终未曾停歇。
一切都还不够。
戳【有用】,对家庭暴力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