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暑假读书总结
这个暑假慢慢开始学着看书啦,这几个月时间过的很快,一个月前就一直想着针对这几个月我看的书来一个大横评,但总想的是看完手上这本再写,然后就一直托到现在,但这周要是再不写的话就要回美国了,所以现在就开始把!
我的评分满分10,分两个方面:易读性5分和启发性5分,按阅读时间顺序排列。
1:远山淡影:5+3=8分
“我从来不想显得不友好,可是我也从来没有刻意努力显得友好。因为有时我还是想独自一人,不被打扰。”
虽然石黑一雄算是英国作家,但我在这本书里面看到了很多日本文学的影子,故事很多情节用意识流的手法描写自杀和孤独显得非常压抑,很日本致郁文学,而且故事的背景地点选择了战后的日本。
(可能剧透)故事本身其实没什么亮点,主要是讲的一个母亲对于亡女的痛苦经历的回忆和释怀。石黑一雄擅长用精彩的方法讲一个普通的故事。书主要是由母亲的回忆引出,作者利用母亲回忆的不完整和自我欺骗做文章,同时在其中使用大量留白,技巧非常精彩。
2:卡拉拉与太阳:4+3.5=7.5
“在那样的特殊时刻,人们心中的快乐会夹杂着痛苦。”
卡拉拉与太阳是石黑一雄今年的新作,书店到处都有推销,整体来讲是一本不错的书,而且是我喜欢的故事类型,科幻题材有点童话的意味。我认为本书的易读性不如远山淡影,本书是一篇站在机器人的视角上写的书,机器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人类是有很不一样的,书籍中也有很多体现,最重要的特点是机器人总是只为他人考虑却忽略自己的感受。同时作者使用了很多比较抽象的描述来代入机器人的视角,这同时也让本书更加难读一些。
Btw,写这个的时候在看“莫失莫忘”,题材有相似,我觉得更精彩。
3:长日将尽:4.5+4.5=9
“人一旦凭借着后见之明,开始在自己的过去当中寻找类似的'转折点',我想就常常会开始 觉得它们无处不在了。”
这无疑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石黑一雄的作品,故事讲的一个英国管家7天的旅途中的对过去的回忆,整体来说还是石黑一雄那一套。这本书使用的英国的老派的严谨口吻更加体现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精彩的书。
4:罪与罚:5+5=10
“我不是向你下跪,而是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
毫无疑问的10分。刚开始要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比较害怕看不完,因为对于这种经典长篇小说我还是存在刻板印象,我会以为这些书又长又无聊,但是实际上本书非常的有趣,与主线无关得废话很少,剧情虽然简单但是也很曲折,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托翁擅长用长篇大段的近似话痨的对白来烘托出人物的感情和个性,像喝醉了酒似的歇斯底里,代入感很强。
前面两百页对于主人公犯罪的描述完全可以封神,事件的起起伏伏让我的心也跟着坐过山车。我觉得这本书是任何剧本杀作家的必读作品,现在想起之前读的剧本杀作品简直看不下去。
5:局外人:5+4=9
“因为我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我保持沉默。”
非常好的书,很短,很平静。一个小人物对世界的荒谬和同化的无声的反抗。
6:审判:3+4.5=7.5
“一定是有人诬陷了约瑟夫.K,因为一天早上,他没有犯什么错,就被捕了。”
审判和局外人同样是写主人公和人们的格格不入和对于荒诞世界的反抗,审判写得更早而且故事情节更荒诞更一针见血。但我不太喜欢审判的行文风格,卡夫卡这本书的一些描述和情节让我不能感同身受且觉得没有必要,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他写作从来都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我欣赏卡夫卡对于文学的态度,计划继续看他的作品。
(可能剧透)我觉得很有必要在这里比较一下“局外人”和“审判”之中两位作者体现的思想差异和不同的侧重点。局外人中主人公的态度体现了加缪一贯对于苦难和压迫的态度,就像他在“鼠疫”中说:“这才是真正的不幸,习惯于绝望的处境比绝望的处境本身还要糟”。他鼓励无声的,长久的抗争,有点像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我不太清楚卡夫卡的态度,但在“审判”中,主人公一开始抗争体制,对于诉讼和控告漠不关心并带着一种嘲弄的态度。但后来在他叔叔的影响下对于体制屈服,开始为这个荒谬的诉讼奔走,最后还是被体制杀死。很显然的是卡夫卡对于主人公态度的转变是悲哀的,就像他最后写道,“他(主人公K)像一条狗一样死了”。
7:金阁寺:4+4=8
“我心中幻想的无与伦比的美,竟背叛了我,这种痛苦完全夺去了我所有的反省。”
(可能剧透)非常意识流的书,里面很多对于环境和心理的抽象描写,有些难读。看这本书也有一点“审判”的感觉,主要是写主人公对于自己本身的“丑”和金阁寺的“美”之间的矛盾,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主人公对于自己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思考。当然三岛由纪夫的观念很明显更加激进,更加黑暗,文章多次谈到死亡和毁灭,我读的时候觉得致郁而且多多少少有点变态。日本文学普遍的态度不是加缪推崇的那种“无声的,长久的抗争”,而是要么你死要么我亡:我是病态的,金阁寺的存在提醒了我的病态,因此要么我把金阁寺烧了,要么我死。
这和我之前看的其他的日本文学有点像,我也计划再多读一些日本的东西。
8:了不起的盖茨比:4+3.5=7.5
电影拍得过于好了,虽然书和电影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我甚至觉得就这本书来讲看书不如看电影。
9:茶花女:4.5+2.5=7
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但读起来绝对不亏,语言流畅,有很多金句。
10:安娜卡列琳娜:3.5+4.5=8
“上帝给予我们苦难,也给予我们战胜苦难的力量”
我对家庭问题不是那么感兴趣,所有我觉得这本书比较枯燥,很难读,也无法对安娜的经历感同身受。而且感觉作者论述了很多和主线无关的社会命题,比如农村改革,教育和公益问题。当然本文的深度毋庸置疑,我不会把安娜当成一个坏人或者蠢人,她只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无可奈何的。这样的作品即使在读的时候觉得无聊冗长,但是读完之后还是忍不住常常回想之中的剧情。我觉得文学总来都不追求易读,因此对于这些名著,我不会因为我觉得书不容易读就弃掉,会坚持读完,至少对于这一本书,我庆幸我这样做了。
11:鼠疫:5+4=9
“要熟悉一座城市,也许最简单的途径是了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何工作,如何相爱和死亡。”
很好看。这本书去年很火,主要是它描写的情景和新冠病毒疫情的高度相似。但我觉得如果只把这书放在疫情这个角度来分析和理解显然太过浅薄了,我认为这本书更多体现的也是像“局外人”一样的对待苦难无声的持久的抗争。精彩的书!
12:小王子:5+5=10
“如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我不得不承认,给“小王子”10分显然是不公正的,它不如上述很多书有深度,故事体量也太小缺乏细节。但我就是很喜欢这个美丽温馨的小故事,事实上,我希望能把这个故事一边又一边地读给我爱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以后不论去那里,我都要带上这本小书。
13:契诃夫小说集选:5+5=13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就是13分,它值得13分。700多页,40多篇中短篇小说,没有哪一篇不是在书写俄罗斯这篇苦寒大地上人们的痛苦和绝望。 我最喜欢的几篇:苦恼,万卡,没意思的故事,在流放中,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我的一生。每一篇都别有深意,让人感到深深的绝望,我感觉我不配写评价。
14:卡拉马佐夫兄弟:4.5+5=9.5
“人存在的秘密并不仅仅在于或者,而是在于为什么活着。”
一本超级长书,很好看,但比起来我更喜欢“罪与罚”,豆瓣之前写了一个小书评,这儿就不多写了。
14:艺术的故事:4+5=9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一本很大很厚的书,质量很好,有很多图片。走之前最后一周rush看完了,主要是是在带不走。看完之后我印象最深的艺术家有:拉斐尔,科雷乔,和伦勃朗。
读完之后对于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艺术史就是在“传统”与“创新”,“画其所见”和“画其所想”之中反复横跳的历史。推荐给想了解艺术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