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剧改编研究:书粉真的可以幸福吗?
“我以你为荣,以你们为荣。”
前不久,《你是我的荣耀》热播,原著作者顾漫再一次成为焦点,话题#当顾漫的书粉有多幸福#甚至登上了热搜。顾漫剧似乎和琼瑶剧一样,已经成为了一种标签。
在当下,IP改编已经成为常态,国产言情剧也不例外。
从琼瑶到顾漫,国产言情剧改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著作者们在小说影视化过程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FUNJI苦心研究后,整理出了这份《言情剧改编研究报告》,希望能给你一些解答。
愈加汹涌的改编浪潮
国产剧的改编浪潮,似乎一年比一年汹涌。
文学作品一直都是影视改编的取材源泉。已经过市场考验的完整故事、现成的读者基础,都是改编剧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网络文学的兴起,更是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蓝本,几个线上文学城,尤其是晋江,更被称为“影视剧本素材库”。
根据FUNJI统计,从2016年到2020年,每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剧集作品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20年更达到了17.6%。

而在刚刚过去三分之二的2021年里,由小说改编的剧集作品就已经高达77部。而在豆瓣评分人数TOP20的已播改编剧集里,言情剧就有14部,占了七成。

截止目前,2021年由小说改编的已播言情剧中,《你是我的荣耀》(原著作者:顾漫)豆瓣评分人数最多,共有33.9万人打分,目前评分7.0。今年的另外两部剧《御赐小仵作》(原著作者清闲丫头)、《司藤》(原著作者尾鱼)评分人数也超过了10万。

在今天,更多网文作者的文字作品正在被改编成影视剧。FUNJI统计了部分小说作者作品的影视化情况:

而各个视频平台也开始了影视与文学作品的相互驱动,自己建造IP库,进而开放版权推动影视改编。
虽然在IP改编潮流中,也有不少人提出原创剧本的稀缺,但不可否认的是,小说改编剧集对影视市场来说是绝对的利大于弊。
这股浪潮并非一朝形成,事实上,国产言情剧改编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路。
国产言情剧改编之路
FUNJI研究了历年由小说改编的经典国产言情剧后,整理出了小说改编言情剧发展史: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是台湾言情小说改编剧最流行的时候。
这一时期,琼瑶、席绢等台湾作家的作品纷纷被搬上荧屏。《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上错花轿嫁对郎》等剧集已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从2010年开始,内地网文改编逐渐有了声量。这一年《泡沫之夏》、《来不及说我爱你》陆续开播,次年两部清装戏《步步惊心》、《后宫·甄嬛传》现在仍然让许多观众念念不忘。

此时的言情改编剧基调仍多以虐为主,剧情冲突强烈,男女主要历经误会波折才有可能在一起,其中不乏有大量狗血情节。
到了2014年,内地网文改编言情剧已经打完了地基。
这一年的两部代表作在气质上呈现出两种极端:青春校园网剧的先锋《匆匆那年》仍然贯彻虐恋,而《杉杉来了》则反其道而行之,是名副其实的甜宠剧(虽然当年还并没有甜宠剧这一概念)。
从2015年开始,内地小说改编言情剧迅速发展,大量IP被搬上荧幕。
此时改编剧所选择的小说风格更加丰富,青春、仙侠、都市、电竞……剧集的基调也完成了从虐到甜的转变,故事里仍然可以小虐怡情,但结局大抵都温暖美满。
2015年的《花千骨》、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8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2019年的《亲爱的,热爱的》都可以说是现象级IP改编作品。
不过影视剧热度与口碑一向难以兼得,上述几部作品中,豆瓣评分最高的是《香蜜沉沉烬如霜》,目前得分7.8。

FUNJI整理了过去五年里每年的高口碑小说改编言情剧,如果以上爆剧你都已经看过的话,或许这可以作为你剧荒时的备选清单:

原著作者的话语权
《你是我的荣耀》是作家顾漫第四部被影视化的作品。
从2014年的《杉杉来吃》开始,顾漫的书陆续登上荧幕,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被观众夸赞最多的,则是剧集作品对原著的还原程度。
在小说作品影视化过程中,剧情是否还原、演员是否贴合人设算得上是书迷最关心的问题,而对于制作方来说,原著的人气和可塑性则更为重要。
小说被二次加工成剧本,难免有魔改的事情发生。《风起霓裳》播出后,原著作者就发微博表示“请大家书剧分离”。

原著作者和编剧的矛盾似乎很难调和,而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原著作者成为编剧。
但原著作者操刀并不是改编作品口碑的保命符。小说与剧本虽同为文字创作,但却是截然不同的写作模式,即使是顶级小说作者,在剧本改编时也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FUNJI整理了部分有原著作者参与编剧的言情改编剧后发现,不少剧集虽然有作者参与编剧,但成绩仍旧不尽人意:

一部剧集的成功与太多因素联系在一起,原著作者的参与只是其中一环。但随着小说影视化愈加普遍,越来越多的作者意识到话语权的重要性。
顾漫的作品就是如此。
因《杉杉来了》原著较短,剧集改编时在后半部分增添了不少原创剧情,且与原著人设有部分出入。因此意识到主导权重要性的顾漫在第二部作品《何以笙箫默》改编时,就争取到了剧本主导权。到了《你是我的荣耀》,顾漫已是独立编剧。
除了参与剧本创作外,作者们也开始逐渐转型,以其他方式参与到小说影视化中。
比如匪我思存在2015年成立了双羯影业,担任了《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的出品人、《传闻中的陈芊芊》的总策划,两部剧集都成绩亮眼。
再比如八月长安在担任编剧的同时,也参与了《暗恋橘生淮南》的导演工作。

也有一些作者参与进非自己小说改编剧的编剧工作中。比如墨宝非宝是《烈火如歌》(原著作者明晓溪)的编剧;即将完结的《与君歌》(原著作者飞花)编剧,是第一次转型参与剧本制作的作家十四阙。
小说作者会比传统制作人更懂观众的心吗?
FUNJI无法给出定论。但不得不说,在面对IP影视化时,多数人都不能免俗期待:如果原著作者能参与到其中就好了。
而作者们对话语权的需求,也影响着小说影视化的未来。或许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作者成立属于自己的影视公司,将作品自产自销,但无论作者如何参与进小说影视化中,只有拿出优质的作品,才能更有说服力。
目前仍有许多小说正在影视化的路上,它们的成绩如何?FUNJI也在期待(新一波言情改编剧正在路上,想与更多同好一起讨论?这里等着你:http://t.hk.uy/TAr)。

今日互动:
你最满意哪部言情小说的改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