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枯山水论文的读书笔记:枯山水成为日本庭园代表样式的经过
枯山水,可以说是日本庭园最具特色的庭园样式,在日本、我国及世界各地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枯山水,尤其是以龙安寺石庭为代表的“白砂+拙石+苔”的枯山水样式,以其简单的要素、成熟的构图、具有深意的禅宗思想,与“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产生呼应,被认为有着强烈的“现代感”。枯山水不挑场地大小,对水源、光照、风向等环境条件要求较低,又具有形式美和强烈的日本风格,是现代景观设计中十分好用的一个设计语言。关于枯山水的各种解读、推测,也是从未中断。
日本庭园的样式不仅仅有枯山水式一种,其他还有平安时代富丽奢华的寝殿式庭园,象征佛教极乐净土的净土式庭园,江户时期、与我国明清园林颇为类似的池泉回游式庭园,独具一格的茶庭·露地庭园等。
在这多样的庭园样式之中,那么在如此多、如此精彩的传统庭园样式之中,枯山水是如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现代最广为人知的日本庭园样式呢?
关于枯山水在现代景观中流行的经过,日本造园界早在90年代就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以东京农业大学教授铃木诚老师于1998年发表的论文最为清晰。谨翻译摘抄,为自己笔记,也为稍作介绍。
【原文链接: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ila1994/61/5/61_5_413/_pdf/-char/ja】
题目:ランドスケープ・デザインにおける「枯山水 」の考察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枯山水”的考察
"Karesansui"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作者:鈴木 誠 铃木诚 Makoto SUSUKI
摘要:
“枯山水(石庭)”是日本庭园的设计形式语言之一,被认为是日式庭园的样式之一。本研究以“枯山水(石庭)”为对象,探讨此用语在近代及现代的使用方法的变迁过程,追踪其变化的历史经过。研究结果表明,在近世(本文江户时代,译者注)和近代被广泛认识的日式庭园形式之一的“平庭”,在现代讨论、归纳日式庭院样式时逐渐消失,而“枯山水”作为专业术语被普及、一般化。同时,枯山水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潮流中,被纳入国际形式(International Style),成为现代景观设计(Modern Landscape Design)中重要的设计语言。
节选:
1.序论 “……本文中枯山水指主要在室町时代、禅宗庭园建设的石庭。”
2.日式庭园样式的认知构造:江户~明治时代的枯山水→极其独特的个例
“近世、近代的日式庭园样式,设计上有”筑山·平庭·茶庭“三种类型,等级(格)上有”真·行·草“三个级别……这是《筑山庭造传 后篇》中记载的分类,也是明治·大正时代的一般分类。
……枯山水样式的庭园,(不属于此分类框架),只在《筑山庭造传后篇》下卷中有一图,名为“真之石组庭之图 又云七五三石组“……可见”真之石组之庭“并非常用的形态,而被认为是极其独特的个例。“
3.(日式庭园)向现代景观设计进化的初始期与枯山水
(1)向现代景观设计进化的初始期: “……明治末期至昭和初期,西洋式庭园设计在家庭园、住宅庭园之中成为流行,与此向对比,人们对日本庭园的意识也有所提高……“
(2)大正~昭和时代前期:“从日本造园大师重森三玲(1896~1975)的造园活动中可以看到枯山水融入现代设计的过程。其处女作(1925年)为自家的枯山水庭园…木村三郎曾在讲义中注(1929年):”…枯山水的用语仅仅用来指“大仙院的枯山水“。近代的相关文献中,几乎都称大仙院及龙安寺的石庭为”假山“的代表,完全没有出现”枯山水“一词。…
……重森在1938年完成了其代表作——东福寺方丈庭园,在当时被看作异端……可见枯山水形式在当时并非被广泛认识和接受。
在大仙院及龙安寺庭园逐渐为世人所知时,造园界迎来了现代主义的洗礼……日本希求新的景观设计形式语言的出现……1940年代,龙安寺等庭园被认为是与现代建筑形式相称的庭园,受到瞩目…但仍未获得现代景观设计形式语言的地位。“
4.进入现代景观设计(Modern Landscape Design)的枯山水
(1)日式庭园样式中“枯山水“的确立
“二战后……将枯山水作为日式庭园的样式之一的分类思路开始萌芽,如吉村严(《日本庭园》1959年出版)将庭园的形式分为”池泉庭,枯山水,平庭,茶庭,借景庭,前庭,石庭,洄游庭“的8类…次年丹羽鼎三…首次在成体系的形式分类中将定义了”枯山水庭园“……
1960年代,在庭园史学者的学术著作中,枯山水开始被看作日式庭园的重要形式之一,枯山水一词也开始普及。…日式庭园从”筑山、平庭、茶庭“变成了”筑山、枯山水、茶庭“的三件套组合。“
(2)与枯山水相关的现代景观设计
“……现代艺术旗手之一的冈本太郎(1911~1996)在1953年、1956年,主张从现代艺术的角度重新评价龙安寺石庭、银阁寺银沙滩、西芳寺洪隐山等枯山水的造型性、艺术性。…重森在1956年发文《枯山水中白砂的抽象性》,比以往更加强调枯山水的抽象艺术…
二战后,1950~60年代的欧美迎来了日本热、日本庭园热,由此(日本人)借欧美人的视点重新审视日本庭园。1940年,克里斯特·唐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的名著《Garden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再版,人们再次强调了现代景观应当从日本庭园中学习。1954~1955年佐野且斋在纽约近代美术馆设计了枯山水样式的平庭……
代表性的事件:1950年代初期,格罗皮乌斯发出“Young architects, forget Rome, go to Japan!“的号召……1956年出版的《格罗皮乌斯与日本文化》一书中,桂离宫和龙安寺的白砂的留白备受称赞。之后日本建筑家丹下健三在香川县厅舍设计的(枯山水)石庭成为话题。
……1964年第9届IFLA世界大会在日本召开,包括枯山水在内的日本庭园受到赞美和并被国际同行学习。……
结语:
日本造园界在二战后重审枯山水的造型性,在海外的建筑家、造园家或现代主义建筑家、石雕雕塑家等人的共同倡导下,明确了枯山水形式与现代建筑相称的特征。
由此文可见, “枯山水”成为现代景观的设计形式语言经历了以下过程:
· 日本古代:枯山水原本并未被认为是典型、常用的样式,而是一种特殊的形态。
· 日本近代:日本庭园向现代景观靠拢的尝试之中,设计枯山水庭园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 二战后、国际影响:现代主义的思潮袭向日本,通过日本国内外造园家、设计师等力量的推动,枯山水的造型美、抽象性被普遍承认,获得了现代景观的设计形式语言的地位。
· 现在:日本与国际的交流与海外的造园活动的推动,加上其自身便于设计、管理的特点,枯山水最终成为国际形式之一,广为人知。
【本文主体为研究论文节选,本人翻译;欢迎批评指正,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