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一点贵的交互融合建筑设计

/READ, UNDERSTAND AND DIGEST.
重构文摘将定期分享REBUILD精选的国内外交互媒体案例,探索前沿资讯、理解艺术性交互。
这么装修新家,简单又高级!如何才能装修出一个既有烟火气,又不失高级感的家?如何站在艺术的制高点,拿捏住室内设计师的审美,不被装修队牵着鼻子跑?在开始装修前,多花一些时间在研究如何才能提升实际居住品质和需要关注的装修要点上,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看完是不是很心动?可惜REBUILD并不是家装号。本期分享三个在建筑和空间设计中融合交互艺术的案例,这么装修,确实简单又高级,就是有点小贵呢!
1/3微软简报中心


位于瑞士瓦利塞伦的微软简报中心(Microsoft Briefing Center),由海岸办公建筑(COASToffice)设计,于2012年正式建成。
这是微软用于新交互式产品展示及会议的综合活动空间,海岸办公建筑设计了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并将一系列媒体整合到设计中,以便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与客户沟通;并使用大面积单色设计,以确保坚定地专注于媒体内容、产品和与客户的直接沟通;使用集成式的运动及触摸传感技术,可实现空间、媒体和客户之间的无边界交互。设计团队COASToffice是一个多学科设计实践,活跃于国际建筑、室内设计和展览领域。团队的核心工作是开发能够吸引所有感官并促进人类、空间、自然和技术之间互动的建筑和空间——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起。
在微软简报中心的设计项目中,海岸办公建筑的设计旨在将建筑作为交流、媒体、内容和情感的舞台、平台和驱动力。




2/3 上海电影博物馆


由协调/考迪迅建筑设计工作室(COORDINATION ASIA)设计的上海电影博物馆于2017年正式落成。在真实的录音棚中为经典的译制影片配音,行走在仿如现实的上海南京路摄影场景中,亦或是在“灯光地毯”上过一回明星瘾,千万虚拟粉丝和摄影师的闪光灯试图捕捉刚刚经过的“明星们”;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参观者成为了电影中的一员,并被邀请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融入到电影世界中这个关键的概念成为了贯穿上海电影博物馆的主线,以国际化的新文化热点吸引力结合一定的本土特色,将历史文物与周围的互动环境无缝地衔接在了一起。 协调亚洲是一个屡获殊荣的国际设计事务所,擅长为博物馆、展览与品牌空间创造策划式体验与具有冲击力的空间。不同于其他任何形式的博物馆,电影博物馆将人们的个人生活与记忆联系在了一起。在创始人/艺术总监迪尔曼 图蒙的指导下,协调亚洲为新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创造了一个以互动和对话为推动力的博物馆体验环境,它将参观者在上海电影的故事中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逾1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内,上海电影博物馆与参观者共同分享了上海电影业从传奇的1886开篇时代直至今日3D电影风靡一时的点点滴滴。








3/3荷兰声音和视觉研究所



建筑公司Neutelings Riedijk Architects创作的兰声音和视觉研究所由三个不同的功能区组成。分别是国家档案馆、电视和广播展览中心公众和专业研究机构。视听档案馆需要严格的气候条件,被设计成五个地下拱顶楼层;而电视和广播展览中心是漂浮在空中的巨大金字塔空间;专业研究机构位于一侧的简单平板上。这三个不同的区块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立方体,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同时,中部的空白空间将研究所的所有组成部分缝合在一起,它是供游客、专业人士和合作者使用的中央公共中庭,用于媒体公园电视界的聚会。入口处一座横跨深“峡谷的桥展示了档案库的宏伟规模。峡谷的一侧散发着橙色光芒的窗户,仿佛隐藏的声音和图像从档案中向游客说话。峡谷的另一边是一系列倒置的梯田,里面有专业研究人员的观景室。天顶日光从天窗射入地下室的最低层,温柔的彩色光线通过上层建筑的玻璃正面进入。
马赛克玻璃幕墙基于从研究所档案中获取的原始电视图像,由平面设计师Jaap Drupsteen组成将它们转化为 2100 块不同颜色的高浮雕玻璃面板。彩色玻璃窗能够透过一部分光线,这让建筑有了一种”触感“,荷兰电视历史的标志性图像在日光明暗中时隐时现。




苦恼于自家档案馆和影音室设计风格的朋友们,是不是收获了许多灵感呢?赶紧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