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mystery阅读(下)
奥田英朗——《最惡》(上)
1999年版周刊文春best 10第9位。
1999年版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7位。
川谷铁工厂的老板川谷过的十分艰难日子,只有两个员工,接的都是几十日元一个的零件加工,客户发的订单再小也得接,还要周末加班做,同时还得应付邻居的不断投诉。一次他为客户加工的零件焊接出了问题,惨遭投诉,赔了18万。好友神田建议他买台二手的六冲来扩大业务,川谷低声下气向城市银行申请贷款,然而对方却要求他把其他地方的存款都转过来。
银行女职员绿一直不喜欢这份工作,在银行系统里地位低,还一直遭到客户谩骂,上司也不理解。在一次迎新聚会上,绿被逼灌酒喝醉,分行长以扶她为由趁机摸胸骚扰,后被同事岩井看到终止。绿想辞职,闺蜜裕子却劝她向课长木田汇报,玉井知道后要求她们大事化了。木田找来了前辈筱原帮忙,希望绿去做精神检查,以此为证据扳倒分行长 。绿回家途中看到裕子和自己暗恋的高梨去开房。
20岁的小混混和也常年混在弹珠房里,之前一次他从附近化工厂偷甲苯卖给黑道赚了点小钱。尝到甜头的他想和隆夫一起搞一票大的,由隆夫向组织借车,两人顺利的偷出了10几桶甲苯。然而附近大爷向警方提供了目击车牌,导致黑帮被查。大哥山崎要挟两人拿出600万和解金。两人再去偷了电脑店的保险柜,拿出了500万,然而隆夫携款潜逃。和也街头认识了惠,两人同居。山崎逼和也一个人偿还600万,并抓了惠当人质。
奥田英朗——《最惡》(下)(7分,喜欢之作)
1999年版周刊文春best 10第9位。
1999年版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7位。
小区抗议者找来政府人员,与川谷协商不成,在小区里拉横幅抗议。川谷为了招待银行职员高梨拿到贷款要求撤走横幅,双方冲突并打伤了对方。对方起诉并提出了高达200万的索赔金额。不久高梨告知川谷银行只能贷他存入银行的1000万金额,无法提供更多。银行内有人匿名举报分行长性侵绿,绿被高层强迫去总部澄清。绿失望想辞职,却遇到高梨,两人去宾馆。和也实在拿不出钱,却发现惠被山崎强奸,正巧上级组织大哥来要钱,和也捅伤了对方,带者惠逃走。川谷一怒之下去海鸥银行提出1000万存款,并和分行长起了冲突。惠怂恿和也去抢劫海鸥银行,分行长拿川谷的1000万给和也,混乱中两人又多带走500万,并拉上了绿当人质,川谷为了保护自己的钱也上了贼车。警方以为3人都是劫匪,对全国实施了通缉。绿为了保护妹妹惠,川谷不想再回家面对糟心事,四人陷入了该怎么办的困境。
作者99年发表的第二部作品。这本比他的处女作《盂兰盆森林》好太多了,同时也有其第三部《邪魔》的影子。本作是标准的社会派,与其说写的是银行劫案,更多像是三个不同社会底层的人悲惨的命运。川谷的小工厂老板设定和形象在此后很多推理作品中都有展现,比如东野、池井都写过类似的人物和事件。看似风光,实则被经济形势和社会、家庭压得喘不过气。绿是典型日本职场女性,不仅遭到层层阶级压迫,也逃不了性骚扰和职场政治斗争。和也虽然是个小混混,却不断陷入黑道的欺压,最后愤尔对自己的女人动手。只是最后他拼命保护惠德行为,还稍微让人对他有那么点好感。讽刺的是,劫案发生后原本应该坠入深渊的三人,却意外的都摆脱了各自的枷锁。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抛弃累赘,反而会因祸得福。除了这些描写社会细节外,其他地方本作写的不好,尤其是劫案,几乎没任何亮点可言,一点意外性都没。
阿诺德·英德里达松——《寒城疑云》(6.5分,一般之作)
入围2009年英国CWA国际匕首奖。
本作是作者2005年发表的探长埃伦迪尔系列第7作,也是国内引进的这批书里第五本。一月的冰岛,一个有泰国血统的小男孩埃利亚斯被发现被人捅死在小区后花园。警方很快找到他的妈妈,泰国人苏妮,同时他的哥哥尼冉也失踪了。孩子的父亲欧丁当年在泰国认识苏妮,并把她带回冰岛结婚。不久苏妮把她过去生下的孩子尼冉也带来了,埃利亚斯出生几年后两人离婚。警方在学校中发现校方里冰岛语老师贾斯坦歧视外国人,而整个学校有30多个外国血统的孩子。不久警方在垃圾房找到了瑟瑟发抖的尼冉,但他一直不肯说话。警方从社区里寻找恋童癖者,不久发现了安德瑞斯,他声称小区里还有一个没被登记过的恋童癖,在他小时候曾被侵犯过。苏妮偷偷把尼冉送走藏起来。警方寻遍老住客查到格斯特就是安德瑞斯说的那个人,他就住在苏妮家同一栋楼。学校里流传尼冉等移民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曾偷偷贩毒,尼冉几个朋友都否认。接着爆出贾斯坦案发当天早上车被人划了,他和尼冉发生冲突。贾斯坦只承认和尼冉吵了几句,同一停车场多辆车有被划。木工课老师发现刻刀少了一把,随后清洁工人在一个垃圾桶内找到这把刀。停车场附近的女医生目击了划车的两个孩子。同时贾斯坦被尼冉捅了一刀。
这部作品不算是太喜欢,350多页的作品,一直到300多页都反复围绕着冰岛本国各人群、区域内排斥移民这个话题。虽然彼此间没有爆发严重的冲突,但这应该是本作中作者想表达的主题。不过我个人觉得无论是故事推进还是主旨的矛盾表现都相对偏弱,不是很能激起读者的感触和反应。最后的凶手却十分意外及路人,虽然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话题(相对日系作品而言),但结束的太快估计也不是作者想重点探讨。估计这个话题比较讨欧美人的关注,而且有政治正确的因素,所以入围了国际匕首奖,但就我们而言离得太远,没共鸣。
長岡弘樹——《偶然聽到的話》(7分,喜欢之作)
2008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12位
2008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部门奖
作品分成4各短篇。
《迷走》莲川和他的准岳父室伏是急救队成员,一天他们接到检察官葛井被人捅伤的求救。然而附近医院都无值班外科医生可以做手术,葛井要求室伏打给增原求助。增原曾开车撞死室伏妻子,但葛井最后没有起诉他。室伏指挥着车围绕着医院一圈一圈的开,就是不进医院。。。
《偶然聽到的話》盗窃课女警启子的家附近住着一位同姓的独居老婆婆房野。这天晚上,被调走忙着追查流窜杀人狂的启子回到家,得知房野家惨遭入室行窃,所剩无几的积蓄被席卷一空。根据目击者的证词,犯人疑似是启子曾经亲手逮捕过、并刚刚被释放的男人横崎。与此同时,被逮捕的横崎要求在拘留所的会面室约见启子。这个男人难道是想向启子还是她小学六年级的女儿菜月报仇?菜月因为启子最近忙着办案,经常和妈妈冷战,用寄信的方式和妈妈交流,但又常常迷糊地把地址9写错成7,结果信都被错投到房野家。
《899》消防员诸上在执行任务中对邻居初美一见倾心。初美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一个4个月可爱的女婴爱里。这天诸上家附近再度发生火灾,初美哭喊着表示爱梨还在屋子里,诸上和同事笠间冲入火场。然而诸上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可爱的女婴。不久笠间救出了爱里,然而诸上明明检查过那个房间。
《遲疑的箱子》更生人士保护机构的负责人结子,觉得即将重返社会的碓井最近有点怪怪的。三年前碓井曾因醉驾而导致一个无辜少女坠河溺亡。眼见着少女的忌日就要到来,碓井是有自我了断、一命换一命的打算嘛?然后碓井没有在周年祭当天的星期一投河自尽,反而是在星期五跳河,是什么因素扰乱了他自戕的决心?
四个短篇的共性是都偏温暖、正能量的作品。《偶然聽到的話》和《遲疑的箱子》都是以俚语为内涵。前者以“通过第三人的口或偷听传到对方耳里比直接告诉对方更容易让人接受”,后者是“纠结要不要抛弃一件东西可以先仍进一个箱子,每天看一眼就能慢慢习惯被扔掉的现实”。不过前者通过两、三条线叙述事件,并在结尾出现两个意外事实,作为一个短篇来说处理的确实不错,水准很高。也因此无可争议的拿到了推协奖。第四个故事相对比较好猜动机。同样第一个故事伏笔过于明显,同样很容易就能猜到不进医院的动机。《899》相对一般,焦点也在女婴为何消失的这个动机上。总体来说四个作品中标题作高人一等,其余三篇都在6-6.5分之间。
罗斯·麦唐诺 ——《出逃》(7.5分,喜欢之作)
1965年英国CWA金匕首奖。
入围1966年美国MWA爱伦坡奖最佳长篇奖。
作者1965年发表的阿彻系列第13作,这部和上一本《寒颤》也是他最高杰作。美国前海军舰长希尔曼因为儿子汤姆私自开走了邻居的车且撞得稀烂被投诉,不得不将汤姆安排到收费高昂的少年管教所。然而一个周六,汤姆从管教所逃走。校长委托私家侦探卢•阿彻寻找汤姆。阿彻联系上希尔曼,得知有人向他勒索25000美金。令这位名侦探迷惑的是,希尔曼、伊莱恩夫妇似乎并不愿报警也不愿向阿彻提供侦探查案必需的线索,而是坚持支付赎金。阿彻从邻居家女儿、暗恋汤姆的斯特拉那里得知他经常去镇上的酒吧和乐队一起表演,事发时他向她借车去办急事。阿彻找到酒吧,得知汤姆最近经常和一个30多岁的女人亲密出入。阿彻来到这位布朗夫人家,却发现她已经死了,随后和刚回来的死者丈夫发生冲突,警方也第一时间赶到。希尔曼要求校长解雇阿彻,后者在咨询了好莱坞朋友苏珊娜后发现死者过去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演员卡罗尔,然而她就快出名时却大着肚子和摄影师哈利走了。找到哈罗德.哈利后才知道原来卡罗尔嫁给的是他弟弟麦克.哈利。阿彻发现麦克过去当水手时曾服役于希尔曼的舰艇上。希尔曼交了赎金,阿彻在哈利的弃车后备箱里发现了汤姆的毛线,希尔曼委托阿彻继续查。随后他在巴塞罗那酒店发现了麦克的尸体,以及一袋赎金。此外看门人赛普也被击毙,他也曾是希尔曼的手下。阿彻发现汤姆也躲在酒店中,并得知汤姆在寻找自己的亲身父母。阿彻意外发现苏珊娜很多年前就认识希尔曼和他有一腿。阿彻找伊莱恩,后者承认汤姆是领养的,而希尔曼和他的公司最近更器重干儿子迪克。阿彻怀疑汤姆是卡罗尔的儿子。
作品本身确实相当精彩,只是很可惜的是类似的情节和设定梗近期正好撞车看过。现在想来这本书90年代国内就引进过,国内某些作品应该大概率有借鉴过本作。使得这次阅读,失去了不少乐趣和意外性。本作基本上淡化了阿彻的形象,毕竟已经是13部作品了。因此作者将重点放在了男女感情以及家庭父子间矛盾上。另外一个感觉就是美国人还挺喜欢玩这种身份梗的,想起来某部好莱坞大片当年推出后最让人惊艳的就是身份的巨大逆转。而这个在国内却没多少人有感觉。虽然本作属于冷硬类,但还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