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努力加餐饭
转眼间又长大了一岁,27岁可以说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既脱离了少年意气,又不算步入中年,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阶段。
无法像青春年少时那般任性,开始慢慢背负起家庭和社会责任,已经建立起了人生框架但又没完全定型,总之来讲就是不太稳定。事业仍需打拼,后浪汹涌而来,前浪望尘莫及。
对于我来讲,我也已经是个工作五年的社会人,这期间换了五份工作,经历了三座城市,在不断试错中逐渐认识自己,获得成长,并勇敢选择未来的方向。
最近刚刚换了新的工作,先从上海辗转到了南京,后来又从南京重新回到了上海。每次人生中重大的调整变动,随之而来都伴随着崭新的自我认知。通过这一次的折腾,我变得不再犹豫,开始心无旁骛地去践行自己选择的道路,也希望在未来会收获令我满意的答案。
摩登时代
先来谈一下做事。
我深知目前我处于一个现代化的商业社会,消费主义盛行,内卷严重,每个人都活得特别焦虑。
我们过分追求了效率,却没有安顿好我们的心,社会生活被资本侵蚀,往往容易忽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用《小王子》的话说,「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听过王德峰老师的一个讲座,如今的时代,随着家族本位的解体,我们进入了个人主义的社会,但如果个人主义缺乏精神基础,终究沦为了物欲的个人,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人生树不起信念来,只剩那个非常明确的功利目标,并且把功利目标都换为人生目标。
在我刚毕业的那会儿,工作很不适应,不想把自己活成一个工作机器,不想太早地去追求世俗标准,总是希望能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找到自我,有着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为此做了很多个人探索。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与社会的磨合,我觉得自己现在转变地很好,已经能把个人目标和工作目标加以统一,从一个“阻燃性”员工蜕变成了“自燃型”员工,既能保留自我的真实,又能很好地处理与外界的关系。
不要把自己活成一个工具,我希望我的日常生活里能更多涉及人的成分,去回归生命情感的力量,而不是简单地朝着功利性的目标迈进。
先出世而后再入世,出世是为了安顿好我们的心,心安顿好了再回到这个世界中生活,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把出世和入世加以统一。
他者贡献
再来谈一下做人。
作为一名程序员,长期深居简出,很少与人交往,在社交能力上一直很难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我的能力越来越强,责任也越来越大。未来不单单是完成手上的事情,我要去思考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这离不开与人打交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希望未来自己在勤恳做事之外,也要关注与人交往,这是比做事更难的学问。我希望自己能成长为「内方外圆」的人,内心的原则不能随便放弃,但是与人交往又不能太锋芒毕露,棱角分明,能够照顾到别人的感受,让彼此感到舒服。
另外,《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他者贡献」,即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书中把「他者贡献」比作人生指针,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我对「他者贡献」的理解是一种利他心理,能够给他人创造出价值,也是我自身价值的体现。人生的意义,不取决与你得到了什么,而取决于你能带给别人带来什么,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施与者,当领悟了这一层,我相信这能带给我的日常生活带来全新的改变。
努力生活
聊一下当下和未来。
我觉得此刻的自己还不完美,还有非常多的上升空间,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的责任上,都需要我去倾注更多的心血,减少个人享乐。
不完美是常态,给了我奋斗的理由和努力的方向,人生才有了盼头。
朱光潜先生在距今大概100年前的文章《无言之美》里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potentiality)才大。这种可能而未能的状况就是无言之美。」
当前的种种不完美,也给了我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一下子就到达了理想状态,我想人生也会显得乏味,这种不完美的状态,正是让生活怀有憧憬的根源。
古诗十九首里的《行行重行行》有一句话: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意思是因为思念你以至于我都老了,一年又要结束了,你却还没有回来。我不想再说这些了,只愿你我多多保重,努力给自己添顿饭吧。
不祝飞黄腾达,但祝好好吃饭,「努力加餐饭」,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很让人动容。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在为了未来努力打拼,即便再苦再累也要好好吃饭,这是我们披荆斩棘的路上所能享有的一丝小确幸。
在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面临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无论经历多少挫折,认清生活真相后,也依然要保有一份勇气,去照顾好自己,热爱生活,向阳而生。
还有很多路要走,27岁,努力加餐饭。
2021.09.09
往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