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纪行4
出师不利
凡尔赛宫是今天唯一的一个目的地。按照前一晚查到的攻略,在家门口地铁站坐RER C线可以直达。RER全称叫做Réseau Express Régional,但人们都戏称它为Réseau Escargot Régional。除了慢,复杂的支线网络和近于原始的法语纸质时刻表也会劝退不少游客。它一共有七条支线,其中还包含环线,任意登上一班RER C都会把你随机带到一个远离市区30公里的荒郊野岭。如果在市中心上车只坐几站并不用担心它的终点站是哪里,因为这七条支线在市中心有十多站是重合的。但是凡尔赛宫是在第五个支线的终点。上车前还特意问了路人甲和路人乙,其中一个拍着胸脯说他有90%的概率可以保证这个车的终点是Versailles-Château/Rive-Gauche station,此处距离景点只有步行十分钟的路程。结果还是因为暑假线路检修,车子只慢慢悠悠开了一站就永远停在了Saint-Michel – Notre-Dame。无奈只好重新规划路线,先坐地铁到火车站Gare Montparnasse,然后再转乘line N,一番周折后在十一点到了凡尔赛小镇火车站Versailles chantier,步行20分钟才能到达宫殿大门。除了金碧辉煌的宫殿鎏金屋顶,两条300米的长龙让我震惊到不知所措,只好先排进去再说。一个景区工作的妹子的像是个刚蹒跚学步的小孩纸迈着尴尬的大步子,风风火火地沿着队伍向我们这边走来,一边走一边歇斯底里的向人群重复喊着几句听不懂的法语。不时有人抓住她问个不停,等了十分钟她才回答完所有问题来到我面前。原来这里是热门景区,因为游客过多在疫情期间只好实行限流,手段是要提前预约宫殿游览时间。这两条长龙对应不同游览时间的队伍。我仗着一张144小时的博物馆通票在手,之前进博物馆畅通无阻,可是这一次却碰了钉子。小姐姐指了指旁边第三条稍微短一些的队伍,告诉我必须先去售票厅预约参观时间。这条队伍看似短,排起来一点都不省力,一百米的队伍用了半个小时才移动到票房,结果被告知只有下午16点入场还有空缺,我可以先去逛逛花园。来到花园门口发现通票在这里不适用,让我对通票的满意度又一次下降。
刘姥姥进大观园
如果需要借用文学作品对我进入王宫花园的感受做一个高度概括的话,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是再合适不过了。前行数十步我就被眼前幽静树林包围着的花园一角吸引住了,仿佛无意间闯入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童话世界。站在阶梯顶部向花园望去,石子小径与草坪构成了繁复的图案,像一块精心设计的地毯,花盆里的袖珍植物被修剪成了锥体,球体,纺锤体等基本几何体的组合,颇像令人馋涎的雪糕。这些盆景像等待检阅的列兵一样横平竖直的排列着。草坪中心的圆形池塘像一面魔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下的列队。进花园排队时乌压压一片的游客此时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天地间只剩下我和这片奇异的花园。我肚子也有些饿了,就地坐了下来,吹着夏日习习的凉风,望着映阶的碧草啃起前一天在买好的小面包。早上所有的不顺利引发的怨气就在这不经意间消弭于无形,胸中充盈着无尽的惬意和畅快。在这里盘桓了半小时后,我才恍然记起等会还要参观宫殿,要抓紧时间把花园遍历一遍。


乡愁
王宫其实是坐落在一片丘陵的顶部,花园从王宫开始随着地势逐级下降,一直延伸到天边的树林里。以王宫正厅为所在轴线为分割线,整个花园南北对称分布。最高级是四个矩形花坛,相比于前两天看到的花园,这里的花坛最大特点是里面点缀了不少白色的雏菊和满天星,给绚丽到几近艳俗的红黄粉紫搭配的锦簇的花团增添了几分清新自然的气息,令人心生愉悦。再下一级一座巨型喷水池把花园劈成两半,我从南边一半开始对它进行探索。就像电影《闪灵》中度假山庄外的树篱迷宫一样(当然我一定不会想在冬天的夜里游览它),这里的花园也被整齐的树篱分割成不同的主题,每一个主题,抑或是喷水池抑或是果园都隐藏在树篱的深处,手捧地图在曲径通幽的迷宫中穿梭妙趣横生,就像是在做一个个寻宝任务,与一处音乐喷泉不期而遇则是任务最丰厚的奖励。我这次任务的报酬是镜湖边的音乐喷泉。这是一处开阔的湖面,几束水柱正随着亨德尔慷慨激昂的《The Coronation of King George II》的舞动着它妖娆的腰肢,我也走累了,正好坐在草地上欣赏一番。此情此景,突然让我想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遥远的下午,我们一家人在郊区一个长满青草的湖边垂钓,我爸在旁边专注地盯着浮漂,耐不住寂寞的我把放着鱼饵的抄网放入水中,等上小一分钟起网就能收获一大票宝贝,最多的是小鱼,小虾,有时会有蜗牛,最大的宝贝是一只大大的癞蛤蟆,我把它装进罐子养在家中的水缸里,表姐却对我为之惊叹的癞蛤蟆的矫健身姿熟视无睹,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厌恶,趁我不注意帮它们策划了一场成功的大逃亡则是后话了。我妈本来不喜欢出门,更不喜欢钓鱼,为了我不掉进水里也不得不跟我们踏上旅途。我还记着那次去钓鱼的路上我看到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举着旗帜在街上游行,因为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北约轰炸了,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如此声势浩大的示威。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开始厌恶同爸妈一起出门,更喜欢跟小伙伴们一起。到如今我孑然飘零,疫情让探亲变得遥遥无期,更别提再跟他们一起出行,哪怕是再去垂钓一次也求之不得。曾经承载我美好回忆的小鱼塘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的开发区。韩寒曾在一篇影评里写到中国人不配拥有乡愁,只需要一次次见证建党伟业。因为他的《三重门》,我只道他是偶尔耍些小聪明偶尔愤世嫉俗的文青,直到真正开始在外面闯荡后才越来越认同他的观点。



随想
镜湖旁边是国王花园,不同于王后果园里各式各样果树,国王的花园多是高大的乔木,几棵参天的大树已有三百年树龄。我也第一次见识到了卡尔维诺笔下的山毛榉,它是那样的漂亮整洁。粗壮挺拔的树干和绵延不绝的枝叉确实可以让柯西莫男爵在树上生活成为可能。探索到一半的时候我来到了阿波罗喷泉,喷泉中央有一尊金色雕像。阿波罗驾驶着他四匹马的战车从水中腾跃而起,充满了动态的美感,正是预示着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把法国封建社会带向鼎盛,用一个颇有网络小说格调的句子来给这个雕像起名字可以说是“金鳞岂是池中物”了。喷泉的背后是一个开阔的湖面,称为grand canal,一直延伸到天边。沉闷的午后湖面上水波不兴,平静的像一面镜子。湖面以规则的几何形状完美的镶嵌在草地中心,水面与草坪几乎等高,使湖水和草地都显得极不真实。湖中有人泛舟,却看不到一丝涟漪,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更给眼前的景色添加了一层虚幻的色彩,有点像一幅未完成的达利超现实主义画作。



值得一提的是星星果园,它与这个花园的基本格调非常不相称。整个花园的设计风格是精美,华丽,奢靡,星星果园几乎就是一片被遗弃的土地,因为这里除了及膝的杂草什么都没有。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动工修缮路易王朝就已经衰败了吧。如果这个猜测属实,那可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身为后世游客一日之内把它百年兴衰看饱。后面的water theater grove的喷泉布置竟然用塑料构造了很俗丽的造型。给审美带来的冲击不亚于刚欣赏完晋祠的泥塑,龙门的石雕,紧接着去看20世纪农村地区新修建的寺庙里充满童稚的神佛造像。如此敷衍的设计除了预示的王室的衰落,同时也预示着我们这个时代艺术的堕落。今天我所看到的最壮观的音乐喷泉要数海神喷泉(Neptune Fountain)。可惜我没有时间驻足欣赏,因为我预约的宫殿参观马上就要开始了。




楚门的世界
我提前20分钟去排队,队伍已经有200长了。有三个中国小姑娘排在我身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无意中听到她们在担心没有门票的事,原来巴黎的所有博物馆对26岁以下的民众免费开放,她们什么都没准备就来排队了,不禁感叹年轻真好。为了避免她们白排队,一向害怕跟陌生人搭讪的我主动提醒她们派一个小伙伴拿上证件去预约参观时间,其他人仍在队伍中等候,因为这条队伍已经是今天最后一个参观时间点。最后她们还是决定改天再来,真是奇怪的一群人。临行前我请她们帮我拍了在皇宫门口的照片。一直到16:30我才正式进入宫殿,此时距离闭馆只剩一个半小时,汹涌的人潮的拍打和裹挟让驻足欣赏的我很有负罪感和压迫感,在参观的中程,我成功沦落到人流的末尾,工作人员在队伍的最后以眼神和动作不断提醒我们抓紧时间,他们马上要闭馆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一个半小时内听完了讲解器中为每个重点展品/展厅的介绍。宫殿内部的装饰风格是极尽繁复奢华的巴洛克风格和日臻完善的粉色少女洛可可风。同中国的皇帝一样,他们一边享受着全天下的财富和无上的权力,一边活成了一个符号,牺牲作为人应有的自由和隐私。身为一国之君要为天下人垂范,皇后也要母仪天下。于是在这个禁锢人性的皇宫中生活的国王和王后在生物意义上虽为夫妻却不能同眠共枕(至少不能相拥而眠,在彼此的温存中迎接第一缕曙光)。他们有各自极具象征性的国王卧房和皇后卧房,各有一张装饰精美的卧榻,两个房间相隔甚远。正如明朝皇帝要每天早朝,出席祭扫经筵等一系列繁杂冗长的仪式一样,励精图治的路易十四令他的卧房以接待室和议会室为两翼,且与会见重要访客和举办典礼的镜廊只有一墙之隔。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布局之下,国王怎能睡得安稳。试想一大早醒来刚一开卧室门,自己的幕僚,大臣们正在外面正襟危坐地恭候一位蓬头垢面的国王,简直成何体统,而卧房本身又十分逼仄,甚至盥洗室都没有,显然不适合用于梳洗打扮。以正常人起居习惯的逻辑分析,这里的布局无论如何都显得十分别扭。最终答案在皇后的寝宫中得到揭晓,原来国王和王后的卧室设计根本就是用来让人参观的。每天早上王后起床梳洗更衣都要在宫廷内贵族女士的注目下完成,以彰显她的尊贵身份,同时作为其他贵族的表率。国王也要在房间中举行起床礼,早朝觐见,晚朝觐见和问安礼。将他们房间一分为二的奇怪栏杆正是用来分割观众的。国王卧室墙上从高处垂下的帘子后应该存在暗门,这样无论是国王是与王后“幽会”行周公之礼还是提前梳妆打扮为之后的表演作准备,都可以从容地通过暗门出入房间。如此看来他们的卧房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剧场了,栏杆前是观众席,床上是舞台,暗门联通的区域则是后台。难怪国王后来也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经常出门打猎并在森林深处修建了私人行宫。还有一点有趣的地方是除了国王王后的卧室,闻名遐迩的镜廊,其他的房间都各有一个主题,有战争厅展示路易十四的丰功伟绩,也有和平厅,展示了路易十五创造和平的油画。还有行星主题的展厅,以罗马神话对应主神的油画装饰天花板。事实上此次参观我只浏览的王宫的精华部分,只占全部房间的三分之一。如果能全部游览一遍或许可以对对当时的王宫生活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