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章”第八讲 | “香”字印章
“香”字印章,近现代作品。直径1.9厘米,高8.4厘米。
通体金黄色,边刻行书古诗文若干首,颇有和谐之美。

印文单一一个“香”字,简单明了。作者根据材料而构思创意,印章外形,颇似一段待焚烧香棒,并且材料中夹杂着许多斑点,更加逼近真实。

边刻作者选用四首唐代诗歌,有王翰《凉州词》一首、王之涣《凉州词》一首、还有贺知章的《咏柳》和《回乡偶书》,四首诗一气呵成,笔画线条流畅。


焚香文化在中国古代除了在宗教祈祷、供奉和祭祀祖先活动中广泛使用,日常生活中也有好多拥趸。

古人消夏,就非常重视嗅觉感受。焚香能让人心旷神怡,免遭酷暑折磨。
“香”的读音与“祥”相近,人们通过香气可以把个人夙愿传达给天地鬼神,所以熏香不仅可以祛除物理环境的污秽蚊虫,也可以驱除精神世界的邪祟。
林清玄在其《沉香三盏》中写道:“焚香是最奇怪的,不论何时,只要看到一炷香,心灵就有了安定的力量。相信那香不只是一缕烟,而是在遥远的地方,一个神借着那那一缕烟,聆听了我们的声音。”
近年,焚香馆与汉服馆、古琴馆、国画馆等等一样,在社会上星星点点复苏起来,这是国学文化复兴的一种民间尝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