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这世间再无乔一成
最近在看《乔家的儿女》,这一家倒霉孩子真让人揪心。
谁还没被乔祖望气到直掐人中呢!
妻子生孩子毫不关心,妻子因难产而死,转身就把婴儿托给了小姨子,从此也不过问。
对其他四个孩子也是冷漠无情,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对孩子不管不顾,自己吃肉孩子喝汤,没尽过一点父亲的责任。

而大哥乔一成,不得已成为家里唯一的“长辈”。
他照顾弟弟妹妹起居,监督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业,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很累。
弟弟妹妹缺失的父爱母爱,可以从他这里得到一些弥补,但是乔一成的人生,却永远缺失了一环。

他羡慕表哥的白球鞋,要求乔祖望给他买,但他其实没明白,自己想要的不是物质上的白球鞋,而是白球鞋背后的父爱。

乔祖望作了一辈子,这一辈子都没有和子女和解。
在乔祖望死后,乔一成独自去吃了一顿小笼包。
去吃了一顿,父亲二十年前许诺,但是欠了他二十年的小笼包。

乔祖望可能没有想过,自己随便的一句话,会让一个孩子惦记二十年。
就像他可能永远没有想过,他给五个儿女的伤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甚至可能延伸到下一代。
拥有幸福的原生家庭是所有人的渴望,但是大部分人的结局都是失望。
好在原生家庭并非无“药”可医,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
家庭治疗就是其中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虽然在国内还没有流行,但是在国外已经承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在剧里,乔一成一直是想靠他一个人,改变这个家。
结果他累垮了自己,家里却似乎没有改变分毫。
他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以为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扭转整个家庭的结局。
但是只有一个人愿意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治疗认为,一个家庭的问题,应该一整个家庭一起承担。
在讲家庭治疗最经典的一本书——《热锅上的家庭》里,作者写道,
家庭犹如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家人之间的作用力此消彼长,每个人都在使劲,每个人都有份。
只有让全家人一起找到问题的来源,一起尝试改变,才能不让每个人的努力白费。

《热锅上的家庭》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家庭进行家庭治疗的全过程,其中有一次面谈,就是解决父子关系的。
这个家庭的爸爸沉迷工作,对家庭很是疏远,妈妈丧偶式育儿地抚养着三个孩子,让家里的儿子丹看不过眼。
在他的心里,爸爸除了工作一事无成,于是试图成为家里的男子汉,想要替代爸爸的角色。
就像乔一成试图做的那样。
自认为是一家之主的丹对父亲做的所有事情都嗤之以鼻,对他做的事都抱着嘲讽的态度,这种态度甚至延伸到了对待外人的身上。
我们猜不到父子两人关系缓解的方法——打架。
当然不是那种气急败坏的暴力打架,而是一场力量的角逐。
而在这场打斗之前,这位11岁的孩子真的坚信自己的中年父亲打不赢自己。
这场身体接触,帮助他的心理不再在大人和孩子之间摇摆,找回了自己应该在的位置。

乔一成和丹的遭遇,有相通之处,都是在小小年纪,扮演了不该自己扮演的角色。
但是丹有一个愿意帮助他改变的家庭,而乔一成只有自己。
他被逼着成熟,被逼着长大,被逼着承担不该他承担的责任。
这都是不负责任的父母所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不能揠苗助长,更何况人呢?
家庭条件的落后造成了他的自卑,“家人条件”的落后让他过于渴望自己的生活,这也为他的第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奠定了基础,就像《热锅上的家庭》里说的:
如果有任何一个离婚的种子是事先埋下的,那很可能就是在个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之前,便一头栽进婚姻这件事。

当然,这个家庭的现状也不是这两个人所造成的,其实每个人都有份,每个人都在出力,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
大家对大哥的过度依赖,对老头的过度放任,都是在为两个人的关系和这个家的问题填柴。
这个家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向着各个小家蔓延。

乔祖望在弥留之际,问乔一成,两个人还能不能和解?
乔一成一句“晚了”,说哭了多少同样饱受原生家庭之苦的人呢?

所以,希望大家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珍惜时间,同时能够给彼此一个机会,一个一起面对的机会,一个一起沟通的机会,一个一起改变的机会。
不要像乔祖望一样,明明心里惦记着一成,却给彼此都留下了遗憾。

后浪生活教室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关税战改变世界:普通人如何在秩序裂缝中重构财富心理 (3人喜欢)
- 书单丨牛马复工自我关爱指南 (10人喜欢)
- 是新的一年了!用扔东西的方式打扫生活吧 (7人喜欢)
- 什么样的年夜饭,让国宴名厨都赞不绝口? (1人喜欢)
- 焦虑的反义词不是“不焦虑”,而是“具体”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