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精神是承载人类社会的基石
从古至今,在人类历史中,互助精神和竞争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竞争精神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互助精神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两者互相交织才构成人类社会的精神内核。诚然,互助和竞争不分彼此,共同存在才能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可试想一下,不以互助为基础的竞争会是什么样?蝇营狗苟、不择手段的竞争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吗?人与人之间再无团结和交际,只剩竞争与利益,这样的社会正常吗?所以,我认为互助精神是比竞争精神更重要的人类精神,互助才是承载着人类社会平稳前进的精神基石。
我先讲几个历史上体现互助精神的故事。“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每个人从小就耳濡目染,东晋时期有一对名叫祖逖和刘琨的好友,他们心中都拥有卫国戍边的远大抱负,只奈何二人出身贫寒。二人为了实现愿望,便互相约定清晨听闻鸡鸣便起身学文习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二人都成为了东晋时期文武双全的名士,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资本论》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书籍,它的问世也处处显示着互助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是好朋友又是战友,在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期间,为了在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恩格斯不惜违心帮助自己父亲经商。他和马克思生活在同一城市,几乎每天通信,在革命事业上互相鼓励,促进。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遗稿,自资编辑出版《资本论》的第二、三卷,完成了战友未完成的事业。
这两则历史故事无不体现着互助对人的影响,相互鼓励进步的好友,好过为了同个目标互相争抢的对手。下面我来假设一下生活里的例子,各位带入角色思考一下:如果你跟你宿舍的舍友都在准备同一家公司的工作面试,如果两个人相互鼓励,相互打气加油,不考虑对方是否比我更优秀之类的问题,这种和谐氛围是否会让你感觉更舒适,更容易进入到备战状态中?又假如你和同事都在争抢一个进修名额,你这边打同事小报告,说他各方面都差劲,品行不端,同事那边也暗箱操作,不想让你得到这个名额,这样勾心斗角、互相诋毁的氛围又是否是大家想看到的?
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俄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最高精神领袖和理论家,曾在1902年出版了《互助:一个进化的因素》这本书,这就是新文化运动早期所推崇的《互助论》,书中就写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行为来源于动物社会,这种互助本能是不断发展进化的。”全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种内互助是进化的一个要素,而且是最重要的要素。种内竞争虽然是不可否认的存在。但是人类之间的互助才是人类这个群体如此强大的原因。人类个体即使到了今天,如脱离群体的互助,在面对自然时,所进化出的能力依然显得很渺小。在野外碰到老虎或者熊,只有逃命的份。面对寒冷和食物匮乏,并不比其他动物高明多少。
互助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互助论》所憧憬的正是人人合群互助、患难相扶,直到最终极的极致利他主义,共产主义的雏形也是来源于此。当然,我们不推崇极致利他主义,也不摒弃竞争,而是要辩证看待这二者的融合,我们应该倡导互助,同时平和竞争,将竞争仅视为促进我们进步的方式,而互助才是承载我们人类社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