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
在找合适的形容词这件事情上,我是认真的。
总是听到很多人用帅来形容男人或者男生,我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女人或者女生,突然在一次偶遇的公园景致中想到了《带着老爸去留学》里的演员名:林飒的名字里的飒,觉得颇为合适。
英姿飒爽中的飒正好是形容像穆桂英这类女英雄的形容词,但就一个美字来形容女性的精气神,未来太过陈词滥调了。虽然戏曲里唱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但是就生理特性和性别心理来说,有些事情女性是真的不如男。不过,今天的重点不在这里,而在寻找合适的形容词。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开始对文字和语词开始有点兴趣,有时间,就当像别人遛狗一样的兴致偶尔而为之。期间获得的乐趣以及启迪不亚于看一篇《劝学》之类的文章。意外之间翻看中学时期的语文笔记才知道,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科任老师基本上都教过,只是当年太调皮,课堂上光顾着开小差了。
对此类不会沉迷的兴趣,我会坚持的,因为不至于让我玩物丧志。可是这样不能赚钱又不是很大众化的兴趣对于我们有什么用呢?这也是我想深究的,因为我的孩子已经在我的肚子里28周了,我希望我能培养他创造快乐和制造浪漫的性格,这样,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至少他还会有兴致去在任何情绪中保有自我,不至于迷失人生方向。
曾经看过一篇公众号文章,说是耶鲁大学的校长统计过很多企业高管基本上都是是学文科的。当然,这对于一个名校的教育者来说,肯定有一点深虑未来和王婆卖瓜的成分,但是细想也在理。如果一定要比较俗烂的成功程度来说,真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高管都是企业内赚得的资金收入最多的,但是收货肯定是最多的。为什么说在理?我的理解只有两点:
其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这种软实力的内容,需要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来支撑,就像西游取经团队里的唐僧,方向般的信仰必须是建立在强大的人格和精神力量基础上的,衍伸出来的信念才会让团队成员信服,让人脉资源稳固,让社会资源为之所用。
其二,企业是需要盈利的,但是从经济学来说这种“利”的范畴已经在企业家精神中强调过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利”,而这期间模糊的界限真的不是科技手段和技术可以通过什么研究来约定俗成的,它甚至需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中国人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这其中的奥秘真的很值得玩味。
到了我的小孩初中的时候,我的这个账号可能就会给他/她或者交给他/她管理,让我们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希望他成为很帅的或者她成为很飒的人,至少有爱和幸福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