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沉香,许你半盏人间烟火

关于缘分,一直认为会有许多种遇见的方式。而这种不远千里,一眼万年的相遇,惊艳了茶氏五年的时光,也温柔了那些诗和远方的岁月。
——岁月沉香,许你半盏人间烟火








有时,活色生香,是对秋天最美的期许。
就似,秋天是可以生出很美的诗词和画面那般。
五年前的白露,二十四节气里不可缺的节气,茶氏与秋天如约而至。

仲秋九月中,白露后的秋天,更加高远。
白露后的周末,茶氏五周年非遗文创茶会,在东盟商务区进行。
一曲琴箫合一的《笑傲江湖》快意了这五年的友谊,邕州琴馆馆长覃小玲与陶益龙窑窑主陆善益的古琴与洞箫,从茶氏的第一年到如今五年,琴箫依然悠扬。

牧内:耕耘、修炼个人内心的量变过程;立心:心智达慧的质变目标和精神状态。
牧内立心,缘分在茶氏三周年的白露开始,牧内立心的创始人卢敏带来壮族非遗礼物百色的“麽乜”延伸文创作品【万物有灵——城市疗愈天然人工蓝染抱枕系列】。

关于原创图案纹样,卢敏解释了其中的含义。
见自我——单个如同人怀万物有灵之心(万字符),常在城墙内困惑,心所望之。
见天地——重叠如进入自然界中寻求星辰日月之能量,而仍需时间齿轮度化方可升华,休内求外。
见众生——同和相互见(现),菱形如有感应传递,在互动中找到平衡,互显生活。
见时空——混沌非东西南北,是四季指针,与时间同在,归源延伸生命。

亦师亦友,与国乐琴行.邕州琴馆馆长覃小玲的友谊从泛舟池塘的那一曲古琴《高山流水》开始,琴馆从15平发展到如今1000平,分享一个广西人做出来的古筝品牌——溱湶古筝的故事。

陶益龙窑·龙门柴窑窑主陆善益,有情怀,坚持坭兴陶古法烧制技艺,在普遍使用现代窑口的今天,仍坚持烧制传统龙窑柴烧器皿,只为一半天赐,一半遇见的美。


锦绣陶缘|茶氏文创坭兴陶与惹古桑珠藏香文化空间联合发布坭兴陶文创香炉《鼓韵幽香》《骆越铜钟》。
而后关于艺术如何融入市场,非遗文创坭兴陶贴近日常生活,锦绣陶缘|茶氏文创坭兴陶营销总监康丽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刚好的相遇,归来耕读之务观山居。
参与了暑期贵州之行的国风少年们则纷纷讲述了七天耕读山居的收获与感受,也改变了许多,与家人的沟通变多了、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变少了。
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我认知,学习书法、古琴、围棋、诗画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包粽子、耕地、抓鱼等乡村劳作生活,短短一周时光让这群广西少年们印象深刻,整个行程充满了新鲜和趣味。

从源头发掘广府文化的根,去寻找广西古文化的符号,这也是广西非遗文创未来应努力的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肖君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博物馆的研学经验,鼓励孩子们要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学会提出问题,进而在求证思考的过程中慢慢成长。


随后,参加暑期贵州耕读山居行的学生家长廖恬睿妈妈分享了孩子回来后的成长与变化,孩子更愿意与家长交流内心的困惑,也学会思考更多问题,变得有责任感。
廖恬睿妈妈非常认可暑期耕读活动的开展,她支持孩子多走出去体会不同地域的人文与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亲子之间感情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深入体会琴棋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举杯,一个果,一杯酒,一生情。
来宾缘脉源果酒带来山泉清香的洞藏果酒品鉴,80后创业青年团队结合当地丰富资源,做广西特色非遗果酒品牌,带动村民种植扶贫致富,壮乡果酒,壮家山歌,每一味都充满了人间温暖。


互动交流讨论环节,对于城镇化时代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去传承,当地博物馆在传播民族文化时应该担任什么角色,如何让青少年们对本土民族文化感兴趣,民族非遗文化的创新与传播等问题,众人纷纷各抒己见。



相遇总是美好的,从茶氏到钰见,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
从中秋文创市集《无我茶会》的人人泡茶、敬茶、品茶直至一味同心的共茗秋意到夜晚的中秋琴箫、禅舞、太极、茶与香道,以及果酒的品鉴,呈现了中秋的花好月圆之美好。


五年前,从北京归来,期许着能于此生根发芽遇知音,闲时赋诗作词烹酒煮茶、忙时与诗和远方在路上。感恩这五年的婉约时光,有风雨亦有惊艳。

不写离殇,只道浅笑安然。
那些遇见的人,一起携手走过的风景,甚至那些一起奔跑的火热,的的确确的成了一道行走的壮乡风景。
遇见,皆欢喜;
余生,多欢乐。
茶氏新浪直播回放
#茶氏五周年#
今年中秋,遇见一杯中国茶
在这里钰见美好
锦绣陶缘|茶氏文创坭兴陶
惹古桑珠藏香文化空间
靖西壮锦厂
牧内立心
务观山居
钰见茶空间
陶益龙窑
森林花苑
卢韵茶行
缘脉源果酒
蔬咖轻食
北流静茗斋茶生活馆
邕州琴馆
晨曦茶生活
- end -
图文 | 茶氏文创(caz-si)
策划推广 | 茶氏文创
文创+非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