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生活指南
本文写给已经在出租屋里生活、即将在出租屋生活、以及居住在出租屋中渴望生活的人,是我一点对于出租屋生活的个人实战偏见。
一、贪吃是第一生产力
1、关于吃饭 孤身在外的租房生活,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同一批入职的同事们都对食堂的相关事宜非常关心,接近午饭时间,办公室里长年昏昏欲睡的社畜们都显得兴致勃勃。不过大部分的集体食堂都没什么好期待的,就像历届的美国总统选举,可选的只有难吃和更难吃。如果你很幸运的住得近(但有时候最好别被你的领导同事们知道),近到可以回出租屋吃午饭,那么你就和我一样是头一等的幸运儿。如果你是居住在大城市被日常通勤kill time的白领,那么抱歉,自制便当和给食堂的菜洗油不是我的专长。 在厨具上,首先要有一只电饭锅,首选是能快速做好饭的电压力锅,一人食的话2.5-3升就很够了。在前一天晚上用买电饭锅附赠的小量杯量好米、豆类、莲子以及一切可以混搭在一起煮粥或煮汤的食材,洗干净放好水,预约第二天的煮饭时间,只要3分钟,就可以准备好第二天的热饭!如果你对粗粮类的碳水化合物情有独钟,在这些食材上放一只大小合适的不锈钢蒸架,把你喜欢的地瓜土豆放在上面。这个法子也适合做午饭,如果你在下面蒸的是米饭,那么架子上可以做蒸菜。 其次可以按个人需要添一只炒菜锅。如果有明火是最好的,其次是电磁炉或电陶炉,最糟糕的是电炒菜锅,火力太小且受热不均匀。我用的就是电炒菜锅(图方便),不过早上起来煎蛋吃足够了,条件的简陋无法抵挡我熊熊燃烧的食欲。除非你特别有闲情逸致,否则最好不要轻易购入专用性的锅,比如专门煎蛋或者专门做玉子烧的,如果使用率太低,搬家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你的仇人。准备一只炒菜和煮面都适用的锅。如果你用的是低功率的锅,记得不要准备太多费时间的食材,小口径电煮锅煮意大利面可以把你的早饭变成brunch,虽然意大利面尤其好吃,但出于时间上的考量,只能作为闲暇时的节庆食物,平时吃两分钟就能煮熟的荞麦面也不错。 食材方面,只要放进冰箱就不会轻易变质的食物是首选,哪怕只有鸡蛋和番茄,就能保证味道和营养。鸡蛋和番茄是接近完美的食物,容易煮熟、可以单独烹饪也可以丢下去和几乎所有其他食物混合烹饪,炒菜和煮汤都合适,甚至还很适合用来调味。对于口味比较清淡的人,我推荐我的私家纯天然调味配方:少量胡萝卜、菌菇(海鲜菇、杏鲍菇以及它们的亲朋好友们)冷油小火炒香,然后放入切成丁的番茄(不用担心番茄皮,它不影响整道菜的味道,到最后会趋近于脱落,如果你不喜欢它的口感,很容易就能把皮挑出来),炒到番茄出水变得半熟,就可以放你的主要食材啦。如果你为了增加营养或者风味,在最后快速敲下一只便宜又好吃的鸡蛋,在最后调味的时候放一点胡椒粉。试试看混合烹饪,不用费心搭配,就能收获多层次的味道,而且把两道菜做成一道也可以少洗一次锅和一只盘子。
如果你想尽量少洗碗,可以准备一只斗笠型的面碗(在淘宝搜索“日式面碗”,有很多便宜又好看的),把主食铺在下面,菜放在上面,就像有些学校食堂的摆盘方式,既节约空间,又可以让菜的味道渗透到饭里。大个头的斗笠碗用来装水果的视觉效果也很不错,容量足够的餐具基本上怎么使用都行。当然如果用来盛面是最恰如其分的。

如果经常做饭,囤积一点可以用来蒸煮的不用放冰箱的食品(大米、面条),以及不太占冰箱存储空间的食品(各种快熟类饺子之类,),如果抽屉还有空间,麦片、豆浆粉、方便面等快熟类食物一不留意就会填满空隙。攒一点心爱的小点心,但别太多,因为食品都有保质期,而且你喜欢吃的也深受出租屋里不请自来的小动物的喜爱。 食物最好都隐藏起来,放进橱子和抽屉里,但水果是例外,它们怕闷,而且太漂亮了,放在美丽容器里的水果就像闪闪发光的宝石,完全可以成为小住所里充满生活气息的装饰品。 2、饭以外的食物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吃零食是为了快乐。那些没有不会死、但有了更幸福的食物会立竿见影地将你的生活品质提高一大截。最常见的是世界三大饮料——咖啡、茶、可可,你一定见过那些沿街开设的咖啡厅或茶馆,它们是与生活融为一体,同时又带着一点形而上意味的事物。如果你是饮料爱好者并且有日常喝饮料的习惯,那么就放心大胆把喜爱的饮品和器具买回来吧,相信你已经活着很快就会成为行家。如果你喜欢饮品但还没养成自制的习惯,那么最好从“小样”入手。比如你是咖啡爱好者(咖啡因不耐的我可太羡慕你了),可以先试试挂耳咖啡和浓缩咖啡,不要一开始就买高难度的咖啡壶和咖啡机,以及一切价格高昂又占地方的东西。这些艺术类饮料——这是我随便发明的词,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需要循序渐进地练习,就像音乐评论家可能是个糟糕的演奏者一样,咖啡爱好者也有可能冲不出好咖啡。

身为饮茶爱好者的我在泡茶上或许有一点发言权。最好在实体店买茶具,为的是可以细心挑选,反复测验,把开水倒进茶壶里模拟泡茶,观察出水情况以及是否烫手。作为一个技术一般、懒惰且不讲究的人,最适合我的是一壶一杯形势的快客杯,一包茶大概喝两泡(现在的茶叶不像以前那样可以反复浸泡而没有涩味),所以又添加了一只玻璃公道杯,用来在我喝第一泡茶的时候装盛第二泡,以免茶叶浸泡太久发涩。

玻璃杯是最保险的器具材料,因为它和各种风格颜色的器具都可以搭配。至于其他一些可爱的小物件,例如茶巾,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足够喜欢,愿意给它百分制的一百分,那就把它带回家做你的同居对象吧,否则还是让它继续留在货架上。出租房的tips之一:成为生活专家的第一步,是成为极简主义者。关于这一点,时下有很多可供参考的案例资料,看让你高兴的就行了。 虽然我喜欢泡茶,但正式的泡茶讲究悠闲的心情以及确保悠闲心情的充裕时间,这两点在当代生活中太过奢侈了。在工作日早晨匆忙泡茶的确会应急生乱,破坏茶水的味道,我的选择是茶的超级平替:花茶。花茶其实就是花,因为没有研究过花茶的拼配,我总是泡单一花,常备的有茉莉花(非常香)、菊花(清凉降火)和玫瑰(韵味之王)。花茶比较不怕久浸,而且早上冲泡之后,放到晚上回来也照样能喝,在超市购物的时候顺手买上一点不占位置又轻盈的散装干花,就可以用热腾腾的香气装点每一天的清晨。如果你本来就有茶具(除非你是精心养护的紫砂壶),用原有的茶具来泡花茶就行了。 3、私人美食秘诀 · 吃当季的食物最开心!不仅能吃到食材最新鲜可口的味道,还很有时令感,比如春天的白菊花,夏天的莲藕,秋天的桂花、板栗、红柿子。 · 麦片可以中和大部分奇怪的味道,如果你买的豆浆粉、薏仁粉之类的难吃又舍不得扔,让无添加的纯麦片(我选的是桂格)来拯救它。 · 茶水可以给自制糖水赋予灵魂,我最近疯狂迷恋桂花乌龙,虽然品质一般,但将茶水冲入莲子汤之后可以创造出拥有神奇香味的秋季甜品。 · 有的时候可以发挥想象力!因为在泡玫瑰花和茉莉花之间纠结不已,干脆把它们放一起泡,结果产生了1+1大于2的效果。 · 如果你买的饼干太甜了,丢进热豆浆或者热牛奶里,它们会通过优势互补产生可口的风味。、 · 餐具不必多,但一定要好看!如果没有把握,最好先选择哑光质地的朴素餐具。“作物求可以入画”,那些你愿意把它们放进画里的餐具会成为你的好伙伴。
二、过有情趣的生活
1、在屋里 从原先的居所搬到出租屋是环境的一个大转变,做为初始动力也能够带动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还不容易被别人打扰(除非你和其他人共住一间房),这时候来调整日常生活、发展新爱好最合适不过了!在生活情趣上,可以从色声香味触入手,适合先做一点小测试,比如想要香香的房间,比起昂贵的香薰机和香插,一只小小的香水瓶或者价格亲民的香薰蜡烛是一个更适宜的开始,因为我们总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乐观浪漫的幻想,但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例如买了香薰机发现自己对添加了精油气雾轻微过敏等等扫兴的事情。我个人推荐香薰蜡烛,因为它不但有香味,还有温暖的火光,假如你不曾安静注视过夜晚的火光,恐怕就很难理解疯狂迷恋蜡烛的北欧人——我现在理解了!

假如你和我一样养谁谁死,插花也是很好的选择。只要有一只瘦高的小口径玻璃花瓶,单插一只花就可以明亮你的房间。花朵是自然的儿女,不管是放在茶席旁、和香薰蜡烛摆在一起还是放在空荡荡的桌面上,都和谐美丽。玫瑰一类的花能够自己变成干花,你可以从它新鲜娇嫩的样子欣赏到它变成枯山水的景致,不只是为了省事,这也是种美妙的体验。


亲手挑衅鲜切花就像亲手买菜一样,事情本身就充满幸福感。一周买一枝花费不了太多钱(放成干花甚至能永远不必再买画),如果你对新鲜的花情有独钟有希望花期长久,乒乓菊会是你的好朋友,五块钱一枝的乒乓菊(也有可能更便宜)随便可以放上一个月仍然饱满鲜亮,黄色的圆形花冠就像迷你太阳一样,不论晴雨都在室内燃起一团小小的火光。

至于一些增添生活舒适度的小物品:抱枕、靠垫、床上桌等等,先根据自己原本的生活习惯来安排,然后在精打细算深谋远虑后添置一点(别忘了这毕竟是出租屋,你还不是房主)。不过在出租屋里也要买质量好的(质感和舒适度永远的第一位),越用越喜欢的东西能为漂泊无定的生活建立一种私人的秩序。 2、出门吧 如果你的新家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那么城市探索作为休息日的个人活动是再惬意不过了!因为我不是个社交爱好者,所以无法为在新城市建立新的交际圈提供什么建议,但假如你缺少一个人玩的经历,超级推荐你尝试一下这种看似孤独但实则自由自主爽到不得了的活动!大众点评和小红书都是不错的出行帮手,大致定好路线,或者完全临时起意,找一个不错的天气就可以出门啦!了解城市风貌迅速而有趣的方式就是亲眼去看、亲自去走、亲口去吃,我将这个综合性活动称为城市探索。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充分体验,然后用照片、文字或者记忆去记录,那与在室内窝着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即便是只走一次的体验也不错,但更理想的情况是你遇见了会反复浏览的地方,或许是一座公园,或许是一段林荫道,或许是一家符合你口味的店铺。更好的是一家书店,或者有书的咖啡馆,在咖啡店里翻阅平时没听过名字甚至没接触过的领域的书,精神上的饱足与身体上的温暖汇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可以反复回忆,并在现实中不断重温的美好下午。


身为极简主义者,我在实体消费上是谨慎的,但作为一个名爱书人,我也认为应当用真金白银的消费来支持实体书店的生存。金钱总是最好的选票。我在西西弗书店并不买书,但会买一杯咖啡(用自己的杯子装),几十块钱的饮料并不便宜,但换取一个下午安静读书的体验还是相当值得的,我愿意掏腰包去支持我所喜爱的文化生态,而些被我所依赖的书店和咖啡馆也会成为我在公共领域中的“秘密基地”。不管在什么样的年纪,我们都不会厌倦秘密基地的游戏。 如果只是想探店慰劳自己的舌头,也不必太担心长胖的问题,乘着11路公交车(步行的老套说法)在移步换景的同时也很助于燃烧卡路里,如果吃多了就多走一走,边玩边减肥,让花钱买痛苦的健身馆对你无计可施。 三、如何成为环保主义者 又名“无痛环保”、“抠门者联盟”和“我在出租屋捡垃圾”。对刚入门的环保主义者来说,尽量做到两点就好了: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以及把可再利用的一次性物品用起来。一只漂亮又轻便的随行杯能以完成在外面买奶茶咖啡的需求,我买面包用的是食品环保袋,可以机洗,如果只用来装水果,翻个面擦一擦就行了。另一只能装汤水的环保袋更厉害,基本上没有什么不能喂给它吃的。

如果嫌食品袋麻烦,那超大的购物环保袋一定是必需品了,卷起来只有半个拳头大小的,不但能帮你把商品从超市带回家,出门在外不小心购物的时候也会成为你的好帮手,出门旅行买了伴手礼也不用担心怎么挤进行李箱了。 日常生活中用量比较大的是洗涤类用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一类用在自己身上的,以及洗洁精、洗衣粉之类用在物品和居所上的。我还没有厉害到能自制卫浴用品,但还是可以提供一点小建议:用固体类代替液体类,例如用肥皂代替洗手液,小黑皂替代洗面奶(而且它效果更好),固体类产品超级耐用,而液体类则90%都是水——我听见了钱被丢进水里的声音。在此贡献出我亲证有效的万能洗涤配方:香皂切碎,加一点小苏打,加温水,想要香味加两滴精油,摇晃均匀后就可以使用啦!配方来自b站小唯的公寓,是我目前见过最简单的配方,用来洗衣服、洗地板、洗锅碗瓢盆都很合适。如果害怕农药残留,小苏打(万能的小苏打)会是便宜环保的替代品。

我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艰苦朴素的老人家到了温饱无忧的年代还舍不得丢掉各种包装,家里的玻璃瓶罐、塑料袋和纸皮盒子比比皆是。不只是艰苦朴素,废物利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儿园手工课中的保留类节目,是用废品制作手工艺品,想当年家里也没留那么多废品,为了完成“啤酒瓶盖风铃”的高难度作业,我爸妈到处拜访那些喝瓶装啤酒的亲友。捡垃圾——我是说废物利用,是融入我们骨髓的文化本能,我初来乍到家徒四壁的出租屋,我眼中的垃圾也就应运成为放错位置的资源。各种一次性咖啡杯都很适合拿来装不太重的东西,铁罐子就更好用了,本坚果爱好者用它来装花生(坚果中最便宜的花生是广大贫苦人民的好朋友)。方正的铁罐,例如各种茶叶罐和装月饼的铁盒可以用来做桌面置物容器或者抽屉分隔,好看的盒子和罐子可以用来装心仪的小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抠门”的歪招,例如把洗衣服的水存在桶里留着冲厕所,用洗茶水烫水果之类的。总之,环保主义者也是多种多样的,当环保主义者也可以是快乐的,或者反过来,为了快乐去当环保主义者。
以上就是我对出租屋生活的一点浅见,希望住在出租屋里的都是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