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菜
煮菜是我的消遣。至少目前来说是一件纯粹而快乐的事。
晚饭后清点冰箱食材。两根胡萝卜、一颗土豆、半块豆腐、三颗洋葱、半袋鸡肉、半袋瘦肉、半盒香菇、一袋虾仁。决定了,明天就煮鸡肉咖喱。散步完了在花坛树荫下乘凉,同时在手机上买第二天的菜。
买点西兰花,白煮或者炒虾仁都不错。
鸡蛋来一打,蒸蛋炒蛋煎蛋白煮蛋煮蛋汤,食物届的万金油,和谁都好搭。
生菜两颗,多吃绿叶蔬菜,一天一斤最好。
当然水果也多多益善。
烧菜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左右。如果烧多几个菜,必须要有大局观。耗时最久的菜式先做,比如炖肉或者是炖汤,掐好点提前开火,以便最后所有菜一齐上桌。
正式开工。总方针为见缝插针,多线并行。举个例子,一会儿要是焯水,先把水烧上。等水开的几分钟,洗待会儿过水的菜,切肉腌肉。焯水时候,把葱姜小料切了。一般习惯先给蒸菜备菜,蒸碗上锅了,就来准备接下来炒菜的食材。切切剁剁,分碗分装。
炒菜也不闲着,这边加了水需要焖会儿,那边就顺手把砧板碗筷洗了,台面擦干。一边做菜一边收拾,菜做好了,厨房也整理得差不多。若要是留下一个战壕,等到吃罢饭洗碗再收拾,冷却凝结的油污会让人绝望。
穿插花样,不吃重复的菜品也是值得思考和计划的事。但往往一份食材够做几顿,那么今天炒着吃,明天是不是可以蒸着吃?食物摄入要丰富多样,今天吃了猪肉,明天就换成鱼,后天是鸡。家里的冰箱很小,和他人共用,因此也要考虑在不重复的前提下,避免单次囤入过多的食材。还有量的问题,煮一桌丰富的菜,若不想剩菜或者浪费,就要严格控制食材的量,同时少盐少油,降低下饭菜的比例,最佳状态是刚刚好吃完,又不会摄入过多的热量。
小怪癖是,做饭不喜欢有人打下手。如果有个帮手,等水开的时间里,主动帮忙把菜洗了、蒜拍了,那我这会儿干什么去?也许可以准备别的,但推演下去,定有一段时间闲下来,满当当的计划平白缺了一块,节奏一下就乱了。还是自力更生地好,心里有杆儿秤,切多细,切多少,切多久,怎么分配,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皆在掌控之中。
我很享受这充实专注的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