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话
查看话题 >余秀华:她远远大于她的诗
关注时间长一点的豆友,估计都知道我很喜欢余秀华。
这份喜欢,自然是从她的诗开始的。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在月光里静默的麦子
它们之间轻微的摩擦
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
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今年45岁、已经离婚六年的她,继续写诗,偶尔酗酒,同时热烈地追求爱,但她爱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天地万物,人,只是她所爱事物的其中一件而已。
余秀华的父母其实很爱她,小时候找遍了湖北的医院想治好她的病,可惜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父亲甚至在近40年后,一提到这件事就抹眼泪,这是他一生的心病。余秀华因为不能走路,8岁才被背着去上小学。19岁那年,父母以他们觉得“为她好”的方式,做主把她嫁给了31岁的尹世平。尹世平是主动入赘的“上门女婿”,婚后住在余秀华家的房子里,几乎没有出过钱。他觉得自己一个正常人,不嫌弃她残疾已经够好了,能跟她结婚就是恩赐。他说她不好看,不会叫床,下雨天从不给她送伞。平心而论,在农村,他确实还算尽到了一个丈夫的本分,可惜他遇到的是万里挑一的余秀华。
当她成名之后,终于有底气跟尹世平离婚,回来的出租车上,拿了她15万的尹世平喜笑颜开,两个人肆无忌惮地开起了玩笑,下车回村里、经过一片坑坑洼洼的小路时,余秀华走不稳,让尹世平扶她一把,于是两个几乎大打出手的人又牵起了手。
余秀华没读多少书,也没去过什么地方,一切思考的基础都来自她所在的小小横店村,所以别说贫瘠的泥地了,她的才华简直是从一片被炸毁的废墟中顽强挤出来的,诗是她的保护罩,写诗能带给她精神力量。一个人用自身的才华拯救了自己,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啊。
顺便提一句:在纪录片里,导演夸她有才华,能干,也很能挣钱,可是她母亲摇摇头说,她这个(写诗的)能力,我不佩服,如果一个人家庭和睦,儿女长大成人,我就佩服。
我的天,女儿拥有这么耀眼的才华,还挣钱给家里盖了新房子,母亲却还是对她离婚的事耿耿于怀(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担心她老了没人照顾),这真是父母那一代人的悲哀,也是余秀华的悲哀。
她说“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我的诗歌只是为了取悦我自己
与你无关
请原谅
我以暴制暴
以恶制恶
请原谅
我不愿接受
那些无耻的同情
这个世界上
我只相信我的兔子
相信它们的白
相信它们没有悲伤的死亡
做不做诗人
我都得吃饭睡觉
被欺负就会叫
我不得不相信
哪怕做一个泼妇
也比那些虚伪的人强”
人生给了她一个过于残破的杯子,她的情感根本盛放不下,溢了出来。
而她整个人远远大于她的诗歌。
比如读者见面会时,她要求不提前看读者提问,全部现场即兴作答,接受采访也是如此,她的答案往往既有出人意料的幽默,又有发人深省的智慧。

在一次早已约好的采访中,她因为失恋酗酒而宿醉,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的绝望和痛苦。这种坦荡而热烈的对爱情的追求,不是简单的“恋爱脑”能概括的,一个过于饱满丰盈的灵魂,却困在一具残缺的躯体中,她的情欲就是她生命力的象征,她的恋爱不止是恋爱,还有着对正常人生的渴求。
而且她并不缺乏理智,作为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村妇女,她对“女权”“性别歧视”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说明只要想拎,是拎得很清的。

这个采访最后,余秀华牵了年轻记者许研敏的手,我感觉她的心思又活络了,不过她很快又爽朗地说了一句“别说了,你又不喜欢我!”许研敏连忙说:“我喜欢余老师。”
这显然不是同一个喜欢。
任何一个长得不错、能理解她的男性,都可能成为她的调情对象。她甚至在活动现场跟主持人开小黄腔。
在余秀华诗歌研讨会上,坐在身边的诗人沉河为她说了几句话,最后说“今天很荣幸跟主角坐在一起”,余秀华立刻接上“今天跟你坐在一起我很幸福”,沉河笑着回了一句“别打情骂俏!”看得我会心一笑:沉河真的好懂她。
拍纪录片的时候,她也对导演范俭产生过好感,还给他读了一首诗。
从这点上,她可真是个辣妹!估计也经常面临着像北野武面对女粉丝一样的困境:别赞美我了,我只想跟你谈恋爱而已啊。
她的爱看似漫天雪花飘飘洒洒,可是一旦真的动了心,就如同雪崩一样。采访中的酗酒,就是因为爱了一个人六年而不可得。
她迷恋爱情,但也知道爱的危险。

她身上集齐了“天真与通透”这两种极难调和与并存的特质。
人生真是不公啊,就因为出生时差的那几十秒,就被永久分配到残疾人的行列。说她骂人快狠准 ,其实她只是把这些年遇到的恶意反弹回去而已,那些肮脏的东西,从未进入她百毒不侵的内心。

她很清楚自己被攻击的原因,她就是不低头,不给这些人下脚的机会。
我似乎明白了这么多年我苦苦寻找的是什么,是“平等”,是对那些冒犯了正常人说:不!但是这个“不”说出来非常辛苦,还要面对说出来之后的不识抬举的欺压。……我们活着好像在与正常人抢饭碗,我们有思想好像在和正常人抢脑袋。
我也希望自己是美丽的,不,是个正常人就很好,那样谁还会取笑我的外表?他们敢吗?说到底,还是正常人的优越感。但是这点优越感除了用在残疾人面前还有什么用呢?我倒不是追求一种平等,因为根本不存在,但是我不想在像李傻逼这样的人面前低头,因为他们不配!但是怎么办呢,可能这老头死的时候还会想:真幸福啊,我是个正常人!
想来也是,就身体而言,就分正常人和残疾人两类,不在这里体现身体的优越感又能在什么地方体现呢?哪怕史铁生,张海迪,甚至霍金,他们没有像我这样天天在网络上玩儿,如果他们一样玩,一样骂个人,他们所受到的欺压不会比我少:在正常人看来,残疾人再强大,也是他们的附属国。
我不愿意交和我一样的残疾朋友,自己也想不明白。我受不了他们的期期艾艾,等人怜悯的样子。我受不了他们接受了一点点别人牙缝里掉下来的残渣就感恩戴德的样子;我也受不了他们一旦出名就成为励志对象的样子。说到底,没有一个人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当然我也为失去的利益哭过,不是哭再没有了利益,而是他们的利用。
强烈推荐大家关注她的公众号,产量和质量都很高,常常看到充满灵光、触动人心的句子,比如最近的:
只有诗歌和我互不掩饰
不会担心被谁剥夺自由和尊严
——这干净的宿命
我们面对面,沉默为深渊
我感谢这怀抱里幽蓝的火焰
在风雨里保持不熄的庄严
她的公众号简直是个奇特的景观:中文世界里一流的、美且纯净的诗歌,间或夹杂一些简单粗暴无脑的广告。
她对广告的解释是:有没有效果我可不管!在发布时间过后,她就立刻把广告一篇篇删掉。
我曾经在老钱的手机里听到她发的数条语音,发音非常困难,甚至口中的气流都是扭曲的,可以想象那副“佶屈聱牙”(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但感觉字面莫名贴合)的样子。但最近的访谈节目里,她的穿着举止、语速和发音已经好了很多,整个人的状态也松活了。
我一度觉得她缺爱,为此操碎了心:谁能理解她、接受她而又配得起她的才华?我想象了一堆人,可是觉得都不合适。
现在,我想明白了: 所有的爱在追求中就已经完成了它本身。余秀华与她的诗浑然一体,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她并不缺爱,她爱的是对爱情的想象,而这些在写下的瞬间,就已经在体内完成。 如果没有残疾,会不会有今天的余秀华?谁也不知道。人心和宇宙,哪一个更大?她就是一座富矿,蕴含着无穷的宝藏,还有很多很多待开采的部分。
胡铁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拥有稳定能量核心的人,胜过一千块水晶 (32人喜欢)
- 《初步举证》:这一切并不寻常 (12人喜欢)
- 为什么唱歌这件事忽然变得如此重要 (128人喜欢)
- 新年伊始,两次哭泣 (22人喜欢)
- 2024年,我记住了这些女性的名字 (50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