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数字人文相关思考
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Digital Humanities : Knowledage and Critique in a Digital Age)
导语
数字人文必须能够为计算的主流地位和后屏幕时代的到来这一历史性变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现在数字人文几乎等同于某种进行人文研究的数字方式。
人文学科对计算机的使用不仅节约了学者的精力和时间,更提高了研究的质量、深度和广度。
数字人文引发了任何在人文学科领域利用工具和技术进行实践的重要问题。
我们能否参与到体现人文学科特定理论规范的数字环境设计中
数字人文迫切需要进行深刻反思,更需要加强其方法的理论性研究,从而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可以也应该在掌握人文规范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打造新的人文工具和方法,要将人文研究从对技术效果的关注转向具有人文气息的技术生产理论。
数据可视化为阅读或操作文本及其他人文学术作品带来了一种迥然不同的体验,因此需要回答”计算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眼界及其意义的问题。
数字人文的黑暗面是指还有一些地方我们没有看到、发现,被滥用和掩饰。
计算具有压缩的作用,能够生成扁平化的喻体,而且计算视觉语言的空间性趋向常常会使这种可能性最大化,即将时间从一种历时性体验转换为共时性体验,而且输出的结果往往是离散的。
领域问题都是有历史背景的,这些历史背景和领域差异都有可能获得现实性关注,如果采用新的数字方法研究旧的历史档案,那么档案的复杂性和物质性问题也会迁移到其数字形态上重新浮现,现在已经导致了大量知识的消失、 湮灭 甚至Google化。
确保人文学者能够领导技术系统的规范设计。
软件研究者提出了将计算和数字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使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来阅读算法,将代码和软件作为文本进行近距离接触、理解软件,还有批判性地检查算法的可供性、内部结构,以及政治经济问题。

应对由技术引起的规模问题-大规模小规模的方式之一是利用显宏镜
显宏镜提供一个完整的视野,帮助我们综合集成了各种相关元素,发现各种隐藏的模式、趋势和异常,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无数的细节。显宏镜没有将事物放大或者缩小,而是让我们能够观察到那些由于过于巨大、迟缓或者复杂而难以被人眼发现或大脑察觉和理解的东西。
何谓人? 如何理解人类的思维和保持理性的能力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