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

这位主持人太难了。
为了拍这部纪录片,她咬牙爬上四川凉山州通往悬崖村的2600多级钢梯,太累了就说给我30秒休息一下;在云南怒江采访村医的时候,体验了过江溜索,吓得花容失色。坐着三蹦蹦走悬崖路,去看溜索运货,爬陡峭的山路一直连呼,队长,小心!对于从香港到内地采访的她来说,曾经闭塞的山村,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城市里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对于村庄却是奢侈品。
《无穷之路》是香港TVB出品扶贫纪录片,我印象里的香港是纸醉金迷的大都市,它面积不大,人口稠密,从市井到半山都充满了传奇故事,它贡献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喜欢的武侠剧和时装剧,到现在TVB式微,我仍是它的粉丝。它那么时髦,看起来和扶贫工作不搭界。这可能是我的偏见。

TVB拍摄扶贫纪录片,给了我不同的视角。主持人操着夹生的普通话,深入四川、云南、广西等地,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精准扶贫的复杂度,以及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比如悬崖村,从前出入就靠藤梯,危险是一方面,耗时还很长,村民进出不便,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网络,其他的还能克服,水是必须有的,只能去邻村担水,去晚了就没有了。下山买农作物,山下的人还会趁人之危,把价格压得很低,他认为不可能无功而返,背回山上,只能低价贱卖。老人腿脚不便,不能去医院看病;孩子普遍上学晚,大一点家长才放心他们上上下下。2016年,政府出资,村民出力,排除万难修了出入悬崖村的钢梯,接通了水电和网络,村民第一次可以坐在家里看电视,学会了上网短视频,与外界交流。那一刻,生活裂开一条缝,投射进来外面世界的光芒。后来政府组织易地搬迁,市价四五十万的房子,村民出一万就可以了,政府还送家具给他们,实现了藤梯变钢梯,钢梯变楼梯的跃迁。住了很久,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房子。纪录片不光关注了政府的扶贫措施,还关注了村民搬下来后的生计问题,只有解决了就业和温饱,移民搬迁才能稳定和长久。




我以前不知道陈乐儿,但我现在记住了她的名字,她的采访平易近人,普通话夹生也不影响她跟人交流,跟小朋友说话时会弯腰蹲下,跟大学生见面,会伸手搭他的肩膀。还会一边切菜,一边访问学厨师的女学生。当城市里孩子在躺平与内卷之间摇摆,学区房、996或是双减,随便哪个话题都能引爆网络,而对村里的孩子来说,教育还是稀缺资源。尽管有九年义务教育,但读完小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的情况也是有的。在没受教育之前,女孩子的出路就是嫁人。受过教育后,她会发现可以有别的选择,比如开个小饭店。这也是教育应有的意义。我也时常告诉女儿要好好学习,考大学只是一个目标,好好学习更大的意义是,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我也是教育的受惠者,我父亲通过受教育,从村里走进县城,成为公职人员。我也是通过受教育,从县城走到北京,给我女儿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当地宣传部门的支持,如果你因为有政府部门的支持,认为这就是一部政绩宣传片,那我觉得这也是偏见。政府确实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去修路大桥、发展教育、改善百姓的生活,政府做得好的地方,就应该表扬,它值得掌声。而纪录片实在关注的是人文,是个体。我以前从县城到州府,短短200公里,需要坐八小时的中巴车,而现在,贵州在2015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200公里路程,时间缩短到了两个小时。政府的努力,老百姓是实实在在受惠的。
除了人物的访谈,这部纪录片有些镜头拍出了风光大片,祖国的河山真的壮丽辽阔。目前视频更新到了第五集,听说后续还会有丁真出镜,我也期待后续有贵州的镜头。

水秧王朝珍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
- 法律需要不断进化
- 走上街头就不要回去了
- 《初步举证》碎碎念 (1人喜欢)
- 四刷《哪吒2》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