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日常①|最后一天的早市
今早得知一个消息,因为疫情的关系,楼下早市明天开始提前闭市,今早是最后一天。
于是我比平时早起半个小时,打算吃完饭去早市逛逛,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就是觉得最后一天的早市这样的日子是督促我多出门溜达溜达的绝佳借口。
早市平时八点半散市,我七点半到达,很多蔬菜摊子已经空了,这在以往不常见。
人流也比平时多,拍了两张照片,分别是在坡上和坡底拍的。


有一个常去的摊位只剩下孤零零的香菜,老板吆喝着一块五一把(大意),他说得那个量词我没记住,总之是把剩下的香菜堆成几个上尖的垛。
跑题一句,我觉得东北卖东西有个量词很有意思,叫“一收”,我没细查过这个词的严谨意思,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是指用“簸箕”撮一下子装下的东西,或者指摊上剩下的所有打包。经常能在街边用小推车卖当地果子的摊位上见到这个词,用纸壳子展示的价格总是低到不可思议。
我买了一袋子口蘑,八块钱。实物很多,以前在学校附近超市买菜的时候,口蘑都是装在塑料盒里,十块钱一盒大概只有我买的这些二分之一那么多。

整个早市只有这一个长长的摊位是专门卖蘑菇的,常见的蘑菇大大小小长长短短都有,至少七八种,也可能是早市里唯一卖鲜藕的摊子。是我到早市的必去打卡位之一。

还去买了蛋堡,三块钱一个,五块钱两个。是我在早市最喜欢的早点。有蛋有肉,调味重口,口感香软滑嫩。

等蛋堡熟的时候和老板聊天,得知闭市的通知是紧急下达的,平时他们的摊子能开到十一月底,现在才九月底。
他们的摊位费交了六七千,其他的顾客纷纷打抱不平,建议他们一起去找城管把钱要回来一些。
早市很能让人感觉到人间烟火气,而且东北的早市仿佛自带“社交牛逼症”的buff,谁和谁都能唠起来,只要聊天的声音被别人听见,那就是一个公共话题。
中午我妈回家之后说,早市后来都抢疯了。我和我爸的出门时间不算晚(我俩各自出门,自己买自己的),我妈认识的一个人去买菜时啥都无了。
还有信儿说要封城了,有亲戚坐车路过哈市没下车,到了大庆之后也不让家人上班,因为没有功夫一一排查你到底下没下车。
感觉这个氛围好像回到一年前,希望一切安好。
© 本文版权归 Carole每天崭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