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本真与非本真
今天偶然看到了RTHK的哲学午夜谈的节目。
里面四个嘉宾讲了一些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谈论的问题。我一下子看进去了,被迷住了。我很容易被知识迷住,特别是一些很复杂和唯美的知识。
最初认识海德格尔是从老大那里听说的。老大说海德格尔和孔子是不同时代的思想共鸣。我觉得这个论断很新奇。
RTHK的嘉宾都是一些哲学博士生,我平时都遇不到这些人,以为他们都绝种了。但RTHK邀请的这些人让我觉得香港还是有很喜欢社科的人在的。我也是喜欢社科的人,只不过我的能力和执行力有限,以至于心向往之,却脑不能至。
我一直想好好地系统地学习社科。但目前看来,我永远都是想法多过行动。这个就先不说了。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探索,竟然最后变成了指导人理想生存状态的探讨。这就很有意思。人,是根据将来的自己,来界定周围事物的意义的。人认识到死亡,更加是对自己的时间有深刻的感受。人如果没有意识,只是根据别人的话去规划未来的话,那人就是物,人就是非本真。只有当人知道时间有限,未来应该由自己去规划的时候,那么这个人才是本真。这才是存在。
那么,回顾我自己的27年人生,我活出了本真吗?部分吧。我理想中的自己,是拥有良好思维能力和中英双语能力,知识储备比较丰富,同时身体比较健康,人际交往大方,然后有自己专门的投资事业的一个人。我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因为我不需要很多钱,然后我已经赚到了自己的本金。
那么,周围的东西在未来的我的目标下,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良好思维,我在锻炼中。身体健康,我明显没有在锻炼(我老板倒是很认真地在锻炼),那个椅子对于我来说,就是很好的锻炼物件。人际交往,认识有意义的朋友,这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开心。至于知识储备,则是平时那些书籍和那些朋友给你带来了很多不同的视角和观点的碰撞。
本真的生活,就是认清了自己的目标,在时间的维度里,给身边的事物赋予意义。
这么说,海德格尔,还是有点接地气的。
我还是真正去读一下海德格尔的书吧,免得被那些CUHK的博士生给带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