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极致,孤独成瘾
生而为人,每个生命都不过是一场独角戏。
别人再好,关我什么事。
我再不好,关别人什么事。
孤独是一本书,只有留白独处时才会深入的阅读。
孤独是一张画,只有气定神闲时才会从容的泼墨。
导读:孤独到骨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人生的高度可以用孤独来沉淀。
在这世界上没有谁可以陪伴我们一辈子,但我们总是期望有人可以依赖,做事可以有人和我们一起,例如:输了比赛可以有朋友陪我们一起扛,成功了可以有人与我们分享喜悦。
但当你越长大就会越明白,原来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个人由稚嫩变得成熟的必经过程。
孤独并不可怕,它让你直面自己,看清自己的人生底色,最终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的风雨。

孤独是一种心境。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孤独不是孤僻,孤僻是一种性格,而孤独却是一种状态。
性格孤僻的人对生活缺乏热情,不喜与人交往,经常不合群,爱独来独往,很难融入社会,但孤独却截然不同,喜孤独的人大多偏静一点。
他们对这个喧闹的世界和社会的名利场兴趣不大,对比向外,他们更喜欢与自己相处及对话,独处的时候,他们读书、写字、品茶、抚琴、听曲……
一切都遵循内心,自有一番别致乐趣。
有时候,孤独是避开生活中那些所谓人情世故的选择,学会享受个人独处的时光并自得其乐,这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事情。
忍受孤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一个习惯了在纷繁世界中来回穿梭的人,就更难了,没有强大的意志力与坚韧的毅力是办不到的。
此外,孤独还是人们发现自我,不断逼近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的一种方式,它让人们明白自己心底深处的想法,帮助辨析前进方向。

孤独,其实是一种宁静的享受
常言道:向外容易向内难。
当我们以旁观者身份去看别人的时候,很轻易便把他人的长处与不足看清楚了,同样的,对待他人的事情也能更理性和客观。
但当自己身陷囹圄时,往往容易掉进自我怀疑的黑洞,不自信的感觉瞬间蔓延,被冲动支配着情绪,难以冷静地思考对策。
孤独不失为修身养性的一种绝佳方式,但开始享受孤独带来的平和宁静心境之前,你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远离大众娱乐的考验。

孤独,如果是被动的选择,那便离不开焦躁,此时,你的孤独只是外在,内心却一片喧嚣。
孤独必须要是自发性的主动选择才有意义,这时的孤独是看破红尘之后的淡然,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悠然,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超然。
孤独为什么会带来平和宁静的心境?
孤独的时间久了,我们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变多了,于是乎,对自我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渐渐地,你将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追求。
经常习惯于剖析自我的人,能更友好和谐地与这个世界相处,他的内心始终保有一份平和,能以平常心对待成败得失,共情能力也较强,更善于包容他人。

孤独让你强大,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生而为人,每个生命都不过是一场独角戏。
一本书,一杯茶,在书中品味人生,在光阴中静享孤独,淡泊而宁静。
如果你善于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那些孤独的人大都拥有更丰盈的内心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孤独的人,他明白世上没有永恒的东西,大多事物都有一个期限,就像人类的存在,会经历生老病死,因而他更珍惜时间,懂得应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悔的自己,为心中的理想奉献一生。
在职场里,孤独的人大多默默做事,他让自己彻底投入工作,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反复钻研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每一次工作都认真对待并及时进行总结,对尚有欠缺的方面努力改进,对做得好的部分继续保持。
不得不说,少言多做的人更容易受到领导的青睐,因为很多时候别人很少记得你说过什么,但你做出来了,成就了好的结果,别人大多印象深刻。
领导更是一样,其个人的行程表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了,哪还有功夫去听你未见实物的纸上谈兵和夸夸其谈呢?
领导看得更多的是结果,你把工作项目做好了,领导自然会论功行赏。

孤独的人,他的自立能力更强。常言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如果一个人他能把自我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也能活出一个世界,那大概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他了。
正是孤独成就了他的无畏,孤独让他学会凡事靠自己,更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变得更强。
人生里的辛酸与痛楚,能与人道之的无一二,不是不想说,而是自己已经“消化”了,回过头来看,都是小事,便也不值得一说了,这便是孤独的强者的生活态度。
文/老夏分析师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