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一无所成

这篇文章是在深夜中一气呵成的
没想到想说的话那么多
多到会间歇而短暂的陷入沉默
1
之前中午吃饭时,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年过40的男士,他因为错过一通深夜来电,失去了自己的母亲。父母年龄大了,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不想耽误他工作于是自己照顾老伴,但那天夜里,母亲摔倒了扭了腰没爬起来,父亲一遍一遍的打电话,可是一直没接通。
男人为什么没接电话?是应酬喝多了回家倒头就睡,忘了给手机充电。
任谁看到这里,都会忍不住心痛吧。
尤其是步入中年的我们。
我强忍着一直打转的眼泪,脑子里开始计算:我31了,父母都50多了,我奶奶70多了,爷爷、姥爷、姥姥都相继离开多年了,那么,我爸妈还有多少年?
写着写着,突然失声痛哭。
2
不是因为父母那掰着指头来回就能数的过来的年头,我悲伤的是,父母养育了我30多年了,我做了让他们幸福的事儿了吗?他们能安享天伦之乐吗?
深入骨髓的亲情,不管是隐忍不表还是事无巨细,都被这句“子欲养而亲不待”瞬间瓦解。
我没做过父母,不懂也不知道,对老人而言,什么是开心的、安定的、幸福的?他们嘴上说的真的是心里想的吗?
是儿女们有了好的归宿?
是抱上了大孙子/孙女?
是孩子们孝顺不愁吃不愁穿?
是儿女取得了成就和地位?
还是儿女安好就够了?
……

我好怕,他们会不会等的太久,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尤其是看到身边的朋友亲人都有了“俗世”的幸福时,不是羡慕嫉妒,真的,一点没有,只是怒自己,为什么不行?为什么没有?
3
表姐最近在忙结婚的事儿,对于结婚,我也被催过,曾经那句“绝不将就”,似乎在父母的期待里越来越摇摆,让我开始变得不再像自己,变的一提到这件事就如鲠在喉,甚至害怕回家……
一位出来打拼快20年的女朋友和男友交往3年,情投意合,可男方父母却百般挑剔,学历、家庭等等不一而足,男方对她很坚定,可也绝口不提婚姻;女方被家里催的如临大敌,又怕又痛,怎么办?
最后也只能无奈地说:就先这样吧,顺其自然。
记得去年春节回家,爸妈问询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我哑口失笑,只说再等等。
逼得紧了,大年的日子,和父母大吵一架,几日无言。
他们一定是为你好的,他们认为如果相爱,又是不错的对象,为什么还要拖?拖着拖着最后黄了怎么办?
他们心疼自己的孩子啊!
可从“现代”长大的男女们,又有多少无奈痛苦茫然委屈,能对父母说得出口?

现代婚姻,最幸不过“两情相悦,即刻领证”。时间和速度成了化解与老一辈关系的解药,天长地久什么的,都是后话,先结了再说。
过去“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辈子怎么着都能过,挑来挑去、狗熊掰棒子,不可取啊。
而孩子们的时代,“得一人心”“择一人老”却越来越难。
这是无解也无法跨越的两代鸿沟。
4
既然婚姻不行,那我们来谈事业——
“全剧终”
……

多年好友要离开打拼了十几年的北京去深圳创业,换一个城市重新开始,只因为梦想。我们纷纷祝福,没心肺的说等着抱她大腿,组团去她大别墅玩个天昏地暗。
到了深圳后微信给我们报平安。
一位朋友说:“真羡慕你,不用工作,可以休整。”
朋友急了:“什么叫不用工作?我们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啊,是死是活还知道!一点退路都没有,你知道有多难吗?”
我们都陷入了沉默。
大家都理解这位朋友的意思是羡慕她可以暂时喘口气,羡慕她还有孤注一掷的勇气,羡慕她敢于打破安稳的生活。
我们不敢做的,她去做了。
曾经说着天不怕地不怕的热血少年,去哪儿?
再也不敢裸辞,再也不敢和领导质疑,再也不敢说话大声,再也不敢有话直说,再也不敢提出想法,开始看人脸色,开始小心翼翼,开始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开始背着壳过活。
但我并不想说,仅仅因为成年人的无奈,就要妥协就要放弃就要将就一生。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人成为了那个让我们羡艳惊呼够不到的人。
5
还记得那句广为流传的鸡汤吗?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不足以拼天赋!”
所以,我们努力就行了?令人难过的是,NO。
有一次姐妹聚会,闲聊中我提到一个朋友,她是大学老师,之前有段时间出了意外只能呆在家养病,但她性格里的不服输,不愿意就这么“废”下去,她说她特别想看看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趁年轻多折腾折腾,于是就开始大量阅读大量写稿。
偶然间,我看到一篇关于介绍她的文章:这位姑娘一边在大学里教书育人、一边月出多篇稿件,还在一边被人邀请讲写作课,她还说,正计划写一本书……
当我说完这个硕士姑娘的故事,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家纷纷感慨:
“真挺厉害的”
“她还有俩孩子,怎么挤的出那么多时间的”
“我可做不到靠写稿每个月能挣那么多钱”
“她真的太努力了”
……
我看着大家逐渐陷入沉默的表情,悠悠的说了句:她这样的辛苦和努力,可能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其实问问咱们自己,会愿意像她这样拼这样付出吗?也许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想……
在过去,“努力”是一块向上的敲门砖,现在呢?“努力”似乎变成了冲破藩篱的门槛,门槛的这边是逼自己一把,另一边是无能为力、再也做不到……
努力有多辛苦?看郎朗、看高考状元、看创业者、看马化腾王健林、看科比、看张震……
拿着不高不低的死工资,有点闲时间能吃得饱,甚至还能有点闲钱小爱好,过着平凡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我们似乎也在害怕、恐慌、畏惧“努力”会让我们不再有惬意安稳的生活。
那种周末不用随时加班、那种深夜不用被领导连环call,那种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那种必须随叫随到哪怕你在照顾病床上的父母……
6
《后会无期》刚上映那段时间,我们都为平凡之路这首歌着迷,你看,我们最终追寻的都是平凡啊!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歌里的平凡和我们的平凡是一样的吗?唱的多了,感觉好像确实不太一样,但也细说不出什么。
可,
我们何尝没翻过山跨过海?只是没那么高,没那么宽罢了;
我们何尝没有努力血拼过?只是行到中年,认清了,释然了。
你看着过去那个天不怕地不怕、认为什么事都能做成的小鬼,拍着他的肩告诉他,别停,按你的路走;
你朝着现在这个有敬畏又胆怯、总是思来想去犹豫不决的中年人笑了笑,你告诉他,前半生走完了,后半生你想怎么过?
尾声
“我看到你的眼睛里还有小星星哦!”同事对我说的这句话,是我半年来听到的最动人的一句话。
可鸡血好打,行动趔趄。
于是,也只有父母们才会张开臂弯,说:“你若安好,我们便好。”

|那些短暂的游离
一次吃工作餐,我发呆了好久,
扭头看了看96年的小姑娘,我问她:
“你这个年纪,曾经有过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