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及其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的主题是“想象”。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一课后,附上了三首有关牛郎织女的诗词,它们分别是: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李商隐《七夕》:“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做年年一度来。”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年级的学生,客观来说,很难理解这一系列的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深沉的悲哀,少男少女的懵懂的情愫或许多少能知晓一点儿“两情”,然而他们能暗暗倾慕的对象,总不过同班或者隔壁班。讲解、背诵、默写,暗自惊叹李商隐意象安排的用心:形单影只便会忧郁而死的青鸾、永远成双出现凤凰。我一直有点不明白“争将”在此处该作何理解,是他替牛郎织女遗憾并同情他们吗?“你们何苦将自己的命运折腾到这般境地,世上之别无期,天上之聚又仅一年一次。”我这样跟孩子们简单的解释。
期末,孩子们需要整日背诵、默写教材中的出现的课外古诗词。他们背诵的过程中,我也反复在心底吟诵这些古老而经典的作品。渐渐地,我觉得自己的解释有点说不通,查文献,我手里之后一套中华书局刘学锴、余恕诚先生整理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上课之前我就翻过,对这首诗并没有过多解释。失去了高校数据库的我只能徒手走上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原始道路。
有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争将”,“争”,做“如何”讲,“争将”,“如何将”,“如何能将世上永无再会之期的有情人,换取一个能在天上一年一度相会的结局?”他哪里是在替牛郎织女遗憾,他是在同情自己。他想要见的人,后会无期,当七夕到来,天上的有情人可以“鸾扇斜分凤幄开”,他只能望着银河与星辰,油然生出一种不可能的企盼——我可以做些什么,我可以牺牲一些什么,最后也可以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心中所爱相见一次?
这不禁使人再一次想到李商隐那首曾使我一见几乎为之泪下的《暮春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清人程梦星云:“‘身在情长在’一语最为凄惋,盖谓此身一日不死,则此情一日不断也。”清人姚培谦云:“有情不若无情也。”清人冯浩又云:“调古情深。”
天若有情天亦老。俗世茫茫,飞蓬仓皇。有缘之会、无期之别,最后成为庸人梦醒或者酒醉时的若有所思,成为诗人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的句子里一颗颗疼痛发光的朱砂痣。
-
🐰 InJu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6 19:17:00
徵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点读书随笔 (2人喜欢)
- 又到冬天了 (4人喜欢)
- 珍贵的记忆——孩子写给我们的一封家书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