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传-走向世界的日本生产方式
这是一本系统的讲述了丰田的历史与丰田生产方式的书。
个人感觉看完前言与第一张基本上算看了一半了。因为后面很多内容都是讲述一些细节的。当然,如果是真正的企业家,可能会对后面的详细描述更感兴趣。
这本书除了讲述丰田企业的创建历史,还写了丰田的发展。要了解丰田的发展,必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包括二战的战败,以及驻日盟军总司令部,朝鲜战争和冷战等知识。书的一半用来解释当时的背景,一半用来说明当时丰田是如何采取措施,从一个小县城的中小企业一步步变成跨国集团的。企业变大不只是因为商品符合市场消费者需求,还因为企业的生产方式。作者在序中说: 日本的产品有上千种走向世界,但只有一种产品生产方式走向世界,那就是丰田生产方式。
丰田的创始人丰田佐吉是做纺织机起家的,是一位工程师,善于改良器械。当时英国的蒸汽纺织机是主流,但是他并没有照搬机器用于生产,而是引入之后进行了多次改造。当英国通过大批量生产而减少成本时,丰田佐吉则通过对蒸汽纺织机的改良,通过减少次品从而实现减少成本。后来他的儿子丰田喜一郎从大学工程系毕业之后,加入了父亲的企业,一起继续改良蒸汽纺织机,并成功了。成功是指他和父亲一起不断改良后,把最终的蒸汽纺织机的专利卖给了英国最大的纺织公司。丰田汽车刚起步时以及后面临濒临破产的危机时,都是依靠丰田纺织度过难关的。
收到专利款没多久,丰田佐吉去世了。丰田喜一郎着手开始创建汽车企业。当时包括日产都倾向于与福特等外资企业合资生产汽车。但是丰田喜一郎偏要另起门户,自己开发,自己制造汽车。为此他还专门买了辆雪佛兰,拆掉所有零件,自己画图,自己研究。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书中有两位最主要的人物,一位是丰田喜一郎:创建汽车企业,并提出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理念。另一位是大野耐一:具体实施Just In Time的主要人物,可以说是他带着一帮得力助手,把Just In Time成功落实到丰田生产现场的(日本国内工厂与海外工厂)。具体步骤包括安灯,消除7个无用功,看板等等。这些步骤,按照书里的话就是:如何在不增加费用,并且不需要员工加班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以达成降低成本的目标。5章以后就是翻来覆去的说明Just In Time 在实施时受到的阻碍,现场员工的不配合,如何克服困难落实下去等等。
书里讲的丰田生产方式是将人的效率提高到极致,必要的时间,必要的数量,必要的零件。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很难,而且不光要靠丰田内部的执行,还需要各个供应商的配合才能实现。所以丰田也派人到合作企业实施起来。现在这种摸鱼文化盛行的年代,去掉无用功,实现效率提高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而且现在的企业只要一做大就会牵扯政治利益,人际关系。不像丰田初始的元老们那样,一心一意为公司。所以现在越来越多自由职业者,一心一意为自己。
整本书已经被我翻烂了。有些疑问点还去问了问在日本待过的朋友。他说日本的出租车是丰田的皇冠。怪不得日本出租车费很贵。后来我在网上一找资料,竟然发现香港的出租车也是皇冠。瞬间觉得上海的大众出租车好亲民。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要去掉生活里的无用功,想法里的无用功,从而减少焦虑,增加自信。健康快乐的活下去~
-
要跳舞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3-31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