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的真诚
李诞的这本书比之前很期待的《笑场》好看多了,虽然我有时也会觉得自己过于严肃,是否为此才会觉得严肃的才是好东西?但是对于李诞,我认为严肃才是他认真的东西,但凡有一点点反讽自嘲戏谑,那很大程度上掺杂了需要面对别人的掩饰,严肃认真是一种他不希望展示的,但更多自我的东西。
李诞的工作手册,能让人感受到无论什么工作,背后都有认真的考虑。尤其是脱口秀这样一个还不成熟小众的领域,本身就是一边成长一边摸索一边突破。李诞对于这种突破的边界,什么时候才算是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给出了一个答案,就是当大多数从业者都认可的时候。这种给行业定标准再等待被突破的心情,是骄傲的?还是忐忑的?至少应该是兴奋的?
书中对于脱口秀本身的探讨,综合了其它人的说法,脱口秀本质上是一种表演,是对于一种情境的还原。它是经过训练的表演,写稿过程就是训练过程,要写逐字稿,同时在想象表演时的情境。最精彩的篇章是:眼神看哪这种问题,都应该放在你的情境是面对谁,眼神就看哪,也许是情境中的另外一个人,也许是观众。这一段非常精彩,李诞把握住了最本质的东西,让这种最本质的东西引导你,就不会照本宣科。
看脱口秀大会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说这个演员技术不错,什么是脱口秀的技术?李诞说脱口秀最重要的是还原当时的情境,要还原首先得有敏锐的观察,然后能够将它描述表演出来。跟相声比较,相声可以说一些夸张的故事,而脱口秀的特点是要观察现实,提炼出大家共同的情绪。所以对于现实的观察能力,提炼思考的能力,描述能力,表演能力,这些可能就称之为脱口秀的技术。
前三个,我认为是创作的部分,跟其它的创作有相似之处,比如要写逐字稿,不要靠灵感而要每天写,几个段子需要有串联,有节奏。等等。
在表演能力这一段,包含了李诞对于表演心态的思考,脱口秀的表演是一种自我暴露,保护自己的方式是暴露的只是情绪,为什么情绪是保护自己的方式?要想让别人觉得你是自己人,就要有共鸣,共鸣的是什么?不是共同经历,而是那种情绪。要共鸣情绪,如果你觉得自我暴露太危险,你可以修改任何元素,唯一保留的就是那种情绪,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自己。这种思考完全是李诞个人的哲学,同时对读者(我)也会很有启发。
书中展现出来的李诞的思考,能感觉到,都是在摸索过程中挣扎过的,遇到的某些很具体的问题,这种具体我指的是很精神层面的具体。比如如何平衡自我暴露与安全感,他就想到了以情绪为突破口这个方式;比如他给脱口秀定标准这件事,如何才能得到认可而且不显得很狂妄,那需要有一个理由有一个原则,就是因为没有人提,而他提这个标准,是大多数从业者默契形成的,同时是可以被打破修改的。虽然大多数时候他写的很笃定,但其中泄露出来的挣扎,就是大家常说的李诞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