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嗅觉可能是均衡饮食的关键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活动信息】第十一届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2021年9月22日—10月10日,第十一届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在中国科技馆线上线下全面开启。中国科技馆内的四座特效影院将集中上映来自中国、美国等18个国家的39部优秀影片,快来一起看看吧!
当你路过街角的面包店,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被店铺门前飘荡着的甜味所吸引。不仅仅是你:人类根据鼻子做出决定的事实已经让Cinnabon和Panera Bread(潘娜拉面包店)等品牌的面包店使他们的餐厅充盈着烘焙的香味,从而使得销售额大幅飙升。
但据一项新研究表明,你在路过面包店之前吃的食物可能会影响你停下来享用甜点的可能性,而这不仅仅是因为你吃饱了。西北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人们对气味的敏感度会因为先前吃过的食物而降低。因此,如果你在路过这家店之前吃过同事给的烘焙零食,那么你不太可能会光顾那家散发着甜味的面包店。
这项名为“嗅觉感知决策受动机状态偏见影响”的研究发表在PLOS Biology杂志上。
嗅觉控制我们的进食,反之亦然
该研究发现,刚吃过肉桂面包或比萨的参与者不太可能感知到“食物相关”的气味,但不会感影响不相关的气味。随后,该发现得到了大脑扫描结果的证实,扫描显示大脑处理气味部分的活动以类似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这些发现说明正如气味调节我们吃的东西一样,我们吃的东西也会反过来调节我们的嗅觉。
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助理教授,本研究的资深和通讯作者Thorsten Kahnt说,食物摄入和嗅觉系统之间的反馈可能有着有利的进化意义。
“试想我们的祖先在森林中漫游寻找食物,他们发现并吃掉浆果,然后对浆果的气味不再那么敏感。”Kahnt说,“但也许他们对蘑菇的气味仍然很敏感,所以理论上这有利于食物和营养摄入的多样性。”
Kahnt说,虽然我们在日常决策中没有看到狩猎采集者适应的表现,但我们的鼻子、我们所寻找的东西以及我们用鼻子可以检测到的物体之间的联系仍然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假如鼻子工作不正常,那么反馈回路可能会影响,从而导致饮食紊乱和肥胖等问题。这种联系甚至可能与睡眠中断有关,这是Kahnt实验室正在研究的另一个与嗅觉系统相关联的话题。
通过脑成像,行为测试和无创脑刺激,Kahnt实验室研究嗅觉如何引导学习和食欲行为,特别是它与肥胖、成瘾和痴呆等精神疾病的关联。在过去的研究中,该团队发现睡眠不足参与者的大脑对气味的反应发生了变化。他们接下来想知道食物摄入是否以及如何改变我们感知食物气味的能力。根据Kahnt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Laura Shanahan的说法,关于气味感知如何因不同因素而变化的研究很少。“有一些关于气味愉悦度的研究。”Shanahan说道,“但我们的研究重点是你在不同状态下对这些气味的敏感程度。”
比萨和松木;肉桂和雪松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该团队开发了一项新方法即向参与者提供一种混合了食物和非食物气味的气体(“披萨和松木”或“肉桂面包和雪松”——这些气味“配对良好”并且彼此不同)。从纯食物气味到纯非食物气味,每种混合气体中食物和非食物气味的比例各不相同。在混合气体被提供后,参与者被问及是食物气味还是非食物气味占主导地位。
参与者在MRI扫描仪内完成了该任务两次:首先是在饥饿情况下完成。随后,在他们吃了与两种气味中的一种相匹配的食物后完成。
在MRI扫描仪中进行实验的第一部分的同时,我正在另一个房间准备食物。”Shanahan说,“我们希望所有的食物都是新鲜的,现成的,热的,因为我们希望参与者尽可能多吃,直到他们吃饱为止。”
随后,研究团队对两部分实验分别计算了中混合气体中需要多少食物气味,参与者才认为食物气味占主导。他们发现,当参与者饥饿时,他们将食物气味视为主导需要的食物气味比例较低,例如,在饥饿条件下需要的肉桂面包气味比例为50%,但在饱餐肉桂面包后该比例为80%。”
通过脑成像,该团队为这一假设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MRI的脑部扫描显示,饭后大脑处理气味的部分也发生了类似变化。与对非食物气味的反应相比,大脑对与食物气味的反应变得不那么“像食物”。
将发现应用于未来的睡眠剥夺研究
该研究的发现将使Kahnt实验室能够进一步探究更复杂的课题。Kahnt说,随着对气味和食物摄入之间的反馈循环的理解更加完善,他希望将该方法完整应用在睡眠剥夺研究上,看看睡眠不足是否会以某种方式损害这个循环。他补充说,利用脑成像,关于适应性如何影响大脑中的感觉和决策回路还有更多可研究的问题。“饭后,嗅觉皮层不再将食物气味以食物的形式呈现,因此这种适应似乎在整个过程中相对较早地发生。”Kahnt说,“我们正在研究这些信息是如何改变的,以及大脑的其他部分如何使用改变后的信息来做出关于食物摄入的决定。”
翻译:王东岳
审校:王嘉钰
引进来源: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