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 2021年9月·第71期(转自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由全国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单位联合发布,致力于推荐最优秀的人文社科图书。我们每月发出一期书单,这是我们的第71期书单。盼望热爱人文社科书籍的读者,持续关注我们。愿人文社科好书的养分,滋润我们的心灵,繁盛我们的思想。 感谢本期书单评审团(音序):蔡辉 韩秀记 刘玉海 苏琦 王鸿
恭喜我社出版的《宦官》入选。

《宦官:侧近政治的构造》

宦官的权力从哪里来?宦官为何常常左右中国的历史?日本著名汉学家三田村泰助提出“侧近政治”的概念来观察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他认为,宦官是“皇帝的影子”,是“君主的代理”,宦官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互为表里,或者说是君主政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荣获日本每日出版文化赏,畅销半个世纪,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经典之作。
《本真性的黑话:评德意志意识形态》

阿多尔诺在本书里从语言方面入手,重点批判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本质。从语言面相学的角度揭示,风靡一时的海德格尔哲学不过是虚假的“词句革命”,所谓“本真的存在”不过是江湖黑帮的切口。本书是《否定的辩证法》的“前传”。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尔诺文集,经典作品,《本真性的黑话》是首次翻译出版。
《长江文明》

人类文明是江河的赠礼。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也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印证。本书提纲契领、面面俱到,从时间、空间、自然、文化多个维度讲述,同时又简明、易读、丰富、权威,是史学名家面向大众推出的文化读本,一书通晓长江文明分支及内核。
《瓷器中国》

瓷器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满足了社会生活的需要,积聚了时代与民族的精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工艺、文化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成为外国语汇里中国的代名词。《瓷器中国》一书用权威、通俗的语言,配以大量图片,讲述了中国瓷器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怀。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萨弗兰斯基描绘了席勒的一生,讲述了席勒如何(与歌德一起)在1790~1805年的十多年间成为德意志精神生活中的那颗位居核心的恒星。所有人都登上了舞台:诺瓦利斯、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兄弟、费希特、青年黑格尔、蒂克、布伦塔诺。这部关于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平、著作与时代的书,或许正可以开启一场“席勒复兴”。
《东欧:草原边疆1500—1800》

1500—1800年,东欧迎来新的变化。千百万开拓者在血泪中把草原开垦成耕地,近代东欧的边疆,在诸强的权谋与冲突中悄然划定。本书描述“草原边疆”转变为近代国家的历史过程,书写东欧治乱交替的三百年。俄罗斯帝国如何崛起,近代东欧如何形成,甚至19世纪至今的东欧局势等问题,或许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启发。
《凡尔登战役:荣耀的代价,1916》

1916年2月21日,枪炮声在默兹河右岸响起,“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拉开帷幕。战役持续了10月之久,在这片土地上造成了大战中每平方英尺最高的伤亡数量,达到70万之多。士兵们一度以为,在最后一个德国人和最后一个法国人杀死对方之前,战役永远不会结束。
《符号里的中国》

本书选取传世文献、考古发掘和民间信仰中最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如龙、凤、鸿蒙、祝融、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三星堆“太阳—神鸟—神人—神树”等,分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四辑,对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作了细致的考辨,辅以300幅彩图,将文化中国的来龙去脉与核心精神娓娓道来。
《公司简史》

公司是什么?公司从哪里来?公司的未来会怎样?从公元前三千年发端于两河流域的商业文明起,“公司”从前身到雏形,再到逐渐成熟,直至席卷全球,借用亨利·亚当斯的一句话, 公司也显露出了一种“浓缩”社会变迁的能力。只有了解公司这样的事物,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过往四个世纪的文明演进,以及我们当下的处境。
《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

在美国的精英大学里,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超常的努力,冲出破败、暴力、无序又匮乏的“废弃”故土和社区中学,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无关性别、肤色和地域,因为出身穷苦,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寒门子弟。
《饥饿、富裕与道德》

在不牺牲具有同等道德重要性的东西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具有提供帮助的能力却不作为,这是否就是不道德的?著名伦理学家彼得·辛格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依靠强有力的哲学论证,挑战人们对极端贫穷的固有态度。辛格主张,对于处于贫困中的人们,无论距离远近,我们都负有相同的道德义务。
《教化:古希腊文化的理想》

本书的论述都在古典教化概念的统摄之下,第一卷从对古代希腊文化的探讨开始,描述了希腊文化的奠基、生长和危机。后面两卷,转向对柏拉图时代的古典希腊文化的研究。该书建立了理解西方古典传统的新方法,为人们重新看待古典传统做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后世所理解的希腊的“教化”概念。
《爵士乐编年史》

本书从19世纪爵士的起源讲起,按时间顺序,分阶段、按专题介绍了爵士乐的兴起、发展、传播、兴衰的过程,近距离观察了爵士与古典、流行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及爵士的风格、流派、重要人物及乐队、影响后世的作品及音乐厂牌的故事等。书中收录了近350幅图片,搭配翔实的文字解说,将爵士的历史鲜活呈现。
《伦敦日记:苏联驻伦敦大使二战回忆》

苏联驻英大使伊万·迈斯基于1932—1943年在伦敦写下一批珍贵日记,经加布里埃尔·戈罗德茨基谨严选编、作注而成书。日记中记述苏联在英的外交活动,见证了众多二战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窥见苏联外交政策之制定、英国对参战态度之转变、战时诸人之心态等等,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美国的反智传统》

在本书中,霍夫施塔特以“反智”为切入口,综述美国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和商业历史,或回顾学者政客的唇枪舌剑,或罗列扎实可信的数据材料,在严肃批评中信手夹入三五行诙谐的掌故,于紧凑叙述后顺带跟上一两句辛辣的讽刺;须微观时,则描摹政坛商界之怪状,须宏观时,则鞭辟信仰思想之腠理。
《欧洲悲剧:欧元如何一步步将欧洲推入深渊》

本书以时间为序,以欧盟、欧元为轴心,描述了二战后直到2017年欧洲近70年来的发展。政治上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经济上从各国单一货币到欧元的诞生,串联起一出欧洲社会的理性与冲动、繁荣与危机、憧憬与幻灭的大戏。全书依循时间顺序以“九幕剧”形式,将欧元/欧洲危机的全景毫无遗漏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莎士比亚:欲望之火》

法兰西学院院士勒内·基拉尔以其独创的摹仿欲望理论,在这部开创性力作中对莎士比亚几乎所有的戏剧和诗歌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揭示了莎士比亚早已发现摹仿欲望这一人类冲突的根源,并深入剖析莎士比亚如何痴迷于摹仿,以及如何在处理欲望的过程中变得日益老练、含蓄和复杂,进而以一生的作品透彻地阐释了人类欲望的本质。
《苏格兰民族:一部近代史》

1707年,两个自中世纪以来保持着独立地位的王国——苏格兰与英格兰签订《联合条约》,统一的不列颠王国就此诞生。迪瓦恩梳理了苏格兰民族从苏英合并到今天苏格兰独立大讨论之间的史诗历程,这是一部关于苏格兰三百年来近现代历史的杰出著作。对于苏格兰这个正走向历史性十字路口的古老民族而言,本书的主题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

阿克塞尔·霍耐特开创的承认理论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影响。在本书中,霍耐特通过重构黑格尔“为承认而斗争”这一早期思想,丰富并完善了当代正义理论,展现出承认范式在具体社会情境中卓有成效的解释力,及其与社会学、政治哲学,以及精神分析等诸多学科的当代相关性。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本书是继女性问题之后,上野千鹤子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作者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和思考,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规划方案。她在分析了老后居家看护医疗状况以及多位临终者的实际案例后,主张即使没有亲友,或是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也能选择一个人居家养老临终,有尊严并安心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忠诚与反叛》

本书是日本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生前编纂的最后一部著作。丸山精心选取了八篇文章,关注从幕末到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期,面对日本被迫卷入国际社会、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日本的各种认识主体在思想上是如何认识、如何应对的。本书兼具战后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又充分展现学术研究者的缜密分析能力,是“最具丸山真男特色的著作”。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对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进行了细致独到的分析。作者提出,中国开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其建筑师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30年代因日本入侵所形成的权力结构,也恰好成为蒋介石留给毛泽东的政治遗产。
《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学术》

历史虽然是逝去的往昔,但却无时不影响着现在。说历史,谈文化,思考当下学术。著名历史学者罗志田先生尝试把一些学院的见解“普及”到文化报刊的非学院读者范围,在公众和社会的学术兴趣日趋增强之时,把日新月异的学院研究以“可读”的方式表述出来。
本期书单编辑特别推荐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

对所有热爱阅读的人来说,《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既是一份理想藏书的清单,也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世界小说编年史。这份书单向读者提供了1001部涵盖各种风格的伟大作品的基本资料,配以图片,并由相关专家撰写了简明的批判性见解。它将带领读者进入文学的广阔世界,发现有史以来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小说。
联合推广媒体
澎湃新闻·翻书党 社会科学报 文汇读书周报
当当读书汇 上游新闻 世界历史放映室
独立文艺 非虚构与写作 藏书阁读书会
西安读书会 以明读书会 高见书单
北大博雅讲坛APP 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
青年史学家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今日头条 讯飞书城 人文学术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清明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相关阅读书目 (4人喜欢)
- 她们的作品,她们的声音 (5人喜欢)
- 从词情到闺言: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传统与新章——方秀洁教授访谈录(转载自文艺研究) (3人喜欢)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025新书预告,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那本 (6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