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水货、山寨货…你买酒的时候,认清这几个“货色”了吗?

作为一个葡萄酒爱好者的你,买酒喝酒多了以后,肯定遇到过有一位“酒友”,突然在某一天悄悄告诉你:“我手上有一批货,你最喜欢的那款XXX,比市场价便宜!要不要?最后一点库存了。”
这时候,你是选择买,还是不买呢?(富隆酒业)
面对这种“来历不明”的酒,千万要三思而后行。今天,就让我们来仔细分辨一下,它都有可能是些什么“货色”。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虽是真品,但无保障
“水货”一词的由来,和早期走私者的行为有关。他们为了逃避关税或其他原因,将国外船运过来的商品,用塑料袋密封好后投入约定的浅海中,再由同伙从沿海坐小船到该地点将货物取走。
演变到了今天,“水货”也就成了走私物品及非正常渠道销售产品的统称。而在葡萄酒行业内,水货有一个非常容易辨认的特征:“没有中文背标”。▲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因为凡是经由正规渠道从海关进口的葡萄酒,是一定要贴中文背标的。而水货却是一路“逃票”进入国内市场,没有经过检验,自然就没有中文背标。
既然水货本就是正品,那为什么不能买呢?因为它的品质缺乏保障。
在一路逃票的过程中,谁也不知道这批葡萄酒都经历了些什么——可能曾经混在其他货品里一起运输,可能经历过剧烈的颠簸或曝晒,酒质早已遭到破坏。在当下防疫的大环境中,它甚至可能没有进行过消毒检疫就流入了市场。(富隆酒业)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品质不稳定,抱大腿很坚定
很多人会误以为,“山寨酒”就是假酒。其实并非如此,从葡萄酒的概念来说,山寨酒确实是真的葡萄酒。但是呢,东西是真的,并不代表它的品质就一定好。
山寨酒最大的毛病就在于“爱蹭”。(富隆酒业)
例如,你肯定见过直接写着“Lafei”和“奔富酒园”的葡萄酒。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你是不是马上就会想到“拉菲”和“奔富”?你是不是会觉得,它们说不定就是这两个品牌旗下的产品?真相却是,毫无关系。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又或者,一瓶葡萄酒的包装上全是法文,而且还有一些非常熟悉的单词,如“chateau”、“AOC”等,背标上甚至还写着“原酒进口”。你会不会下意识觉得,这就是一款来自法国AOC级别产区的酒?但其实仔细一看,你会发现生产商的地址写着“山东烟台”。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创意”也层出不穷,就和“康帅傅”一样,让人防不胜防。而且,从商家如此想方设法“抱大腿”的行为,就不难看出,这些酒的品质再好也有限。便宜可能是真便宜,但就别指望着能喝到媲美“大腿”的品质了。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用造假的一半心思酿酒,已经是大师了
和真正的假酒相比,水货和山寨货的手段都是小儿科。而造假最厉害的,就是名庄酒和老年份酒。这类假酒,大致可以分成三种:
1、真瓶真酒假年份
也就是把同一个酒庄的新年份酒款“换标/做旧”,冒充老年份酒。尤其是一些名庄,它们的历史上会有几个经典年份的酒款,特别受欢迎,价格也居高不下。(富隆酒业)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2、真瓶真标灌假酒
即回收喝完的空瓶,灌入不知名的酒液,冒充名庄酒。这类假酒,外观上已经很难判断真伪,唯一的漏洞,就只有可能出现在他们重新封瓶使用的酒帽上。
3、假瓶假标灌假酒
全套造假且能够以假乱真的假酒,背后一定有一整条完善的产业链。我们早前报道过的西施佳雅造假案就是如此,连酒标和包装用纸的重量,都和真的完全一样。别说普通消费者了,就连专家,也未必能鉴别。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当我们了解完这三种“来历不明”的酒之后,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法商家的手段太多,一名普通消费者,基本上是无法自行分辨真假优劣的。
因此,为了买到真正可以放心的葡萄酒,购买渠道就变得很重要。有着正规进口渠道、良好的运输和仓储条件和专业侍酒、售后服务的进口商,就是很好的选择。(富隆酒业)
或许,你会觉得“正品”的价格比水货之类的贵,但质量有保障、喝得安心、放心、开心,不是更重要吗?
本文由富隆酒业美酒学院编辑富隆酒业,胜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