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庆“不扎堆”度假提案
查看话题 >在伊犁河边看了15次落日,终于等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维吾尔族婚礼。
我想,能自由自在看落日的人大概还是幸福的吧,毕竟对很多来说,光是想到看落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
对伊犁河的痴迷,开始于一次偶然在路上看过的落日——那个时候,咸鸡蛋黄一样的太阳正往地平线下沉,空中的几朵云被照出了金边,遥远处的天色变橙、变粉、变紫……直到和夜色融为一体,这绝对是我见过的晚霞中最梦幻的一场。

于是,在伊宁住下以后,伊犁河就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开心时会去、难过时会去、想家时也会去,我在这里期待欣赏一场更完美的落日,也在这里期待偶遇一场当地人的婚礼,当我看到第15次落日的时候,期待中的婚礼终于轰轰烈烈来了,盛装出席的男男女女在广场上跳啊唱啊,少数民族的婚礼,永远都不会让人失望。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数场意料之外的免费文艺演出,虽然看客廖廖,但能歌善舞的人们只要往舞台上一站,就自成迷人旋律。


1/ 在伊犁,绕不开伊犁河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也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古称亦列水、伊丽水,历史上,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等都生活在伊犁河流域。

河流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主流特克斯河在上游和巩乃斯河、喀什河汇合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伊犁河,后继续西流进入哈萨克斯坦,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从河源至入湖口,全长1236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河长442公里。 伊犁河虽然不是新疆最长的河流,但是这里的水量居新疆众河之首。



在伊犁的旅行过程中,我无数次沿着伊犁河顺流而下或者逆流而上,和它真正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却不多,要说有,不过也就三种——一是在奶蓝色的夏塔河边捡过石头;二是在开阔的特克斯河边看过天马浴河;三是在伊犁河河边看过无数次日落。
如今,看伊犁河落日已经成了我在伊宁生活的一部分。
2/ 伊犁之美,最美不过伊犁河落日。
说到伊犁河落日,就不得不提伊犁河大桥,这里被伊宁人公认为是看落日的最佳去处。



在伊宁,一共有两座伊犁河大桥:
老的伊犁河大桥,当地人习惯叫伊犁河一桥或者老大桥。最早建于1959年,虽然当时的桥还只是一座木桥,但它也算是结束了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市区之间只能船渡才能往来的交通局限;这座木桥直到1975年才改造成了现在的大桥——全长300.84米,宽8.5m。一桥的南岸是游乐园,北岸是伊犁河旅游风景区,这座桥是市民看落日的首选地。夏天的傍晚,看落日的人、散步的人、跳广场舞的人、卖冷饮的人、卖玩具、过路的人……都聚集在这座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潮,直到午夜12点才渐渐散去。
新的伊犁河大桥,当地人习惯叫伊犁河二桥或者新大桥。2004年动工,2007年建成,全长1608米、宽25.5米,相比一桥的繁华和热闹,这座桥因为景观相对一般,且人行道也比较窄,平时往来的行人并不多,主要发挥着交通作用(伊宁前往察布查尔县的506公交走的就是这座桥)。但个人其实也很喜欢这座桥的安静,从这里拍烟囱和落日的角度特别好。偶尔也会在这里碰到专业的摄影师在桥中央架着长枪短炮等待落日。



一桥和二桥相距3.5公里,可以沿着伊犁河北岸的伊犁河旅游风景区实现往来。
其实伊犁河上还有第三座大桥——可克达拉大桥,在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境内,2016年5月开建,2019年10月31日投入使用,桥梁全长2527米,可克达拉大桥使可克达拉市域两岸从此告别了隔河相望,结束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成立以来伊犁河两岸团场60多年不能直接通行的历史。

刚来伊宁的时候,觉得去伊犁河看落日很方便,毕竟打车才十几分钟;住久了就觉得这六公里的路程也好远,因为骑车少说也得半小时左右,不过这里依然是我在伊宁最常打卡的地方。
从6月份到现在,我已经在伊犁河边收集十五次日落,我感觉自己就像伊犁河落日的一个狂热爱慕者,从伊宁的夏天一直追到伊宁的秋天,甚至会一直持续到冬天、春天……
虽然,看落日这件事好像向来就带着一种感伤的情绪,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小王子有在他的星球一天看了44次日落的苦闷经历……但放到现实里,我想,能自由自在看落日的人大概还是幸福的吧,毕竟对很多来说,光是想到看落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





在这15次的奔赴之中,看过阴天的落日,沉闷灰白的天空总是会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从乌云缝里给我漏出一丝希望霞光来;看过万里无云的落日,平平无奇的太阳沉下去以后,震撼人心的色彩大片或许才会开始上演;看过有一些云点缀的落日,太阳在云和云之间消失又出现,太阳消失的时候,云镀上了金边,太阳出现的时候,云又染上了粉色、黄色、橙色……反正是很温柔的颜色……
在看落日的奔赴之间,季节从夏天来到了秋天,落日的时间也从23:00提早到了20:30,伊犁河一桥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早已经被行人寥寥的寂寞给取代,但伊犁河的落日还是当初的落日,天空还是会燃烧、云朵还是那么温柔,远处的烟囱总是在落日的时间冒着白烟,偶尔飞机划破天际,偶尔鸽子在头顶盘旋,那静止的摩天轮就像一座灯塔,在梦幻的天色背景下编制着各种美妙的童话。


我有点看透了落日的规律,却始终摸不透伊犁河的水,它总是不是太急,就是太缓,急的时候好像要把岸边的快艇都给冲走了,缓的时候河中央就变成了阻断河流的沙洲。不过幸好,伊犁河的水流急缓,就像海水的涨落,缓缓急急,它自有分寸。
3/ 在伊犁河边,邂逅一场维吾尔族婚礼和免费的文艺演出。
对伊宁人来说,伊犁河不仅是一条景观的河,更是一条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记忆的生活之河。
一直都听说,伊宁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都有婚礼当天要来伊犁河边唱歌跳舞的习俗——(少数民族传统的婚礼应该是会举办三天,现在城市里也开始浓缩成一天了)婚礼当天早上,新郎到新娘家接受阿訇的祝福和证婚,中午在女方家宴客,傍晚新郎把新娘从家中接出来后,迎亲和送亲的年轻人会先到伊犁河风景区的广场上唱歌跳舞庆祝(民族舞和交际舞是基调),一直跳到天黑才离开前往新郎家,这样的形式也算是让伊犁河见证了新人的婚姻。

这样的婚礼,有人来一次就碰上了,而我从夏天等到秋天,直到看了15场日落,才终于等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维吾尔族婚礼。
这是一场年轻人的婚礼,现场被布置成了极简的欧式,没有老人和孩子参与,男男女女都是盛装出席,女士们身穿礼服,个个颜值出众、身材婀娜;男士们统一白衬衫,看起来也甚是绅士精神,大有一种高颜值男女派对的阵势。他们在广场上又唱又跳,一会儿是维族舞一会儿是交际舞,一直嗨到天黑才离开。
跳舞的过程中,大家其实很少说话,只是伴着音乐偶尔会发出一些起哄的呼喊。这个的场合,大概舞蹈就是最好的交流和表达吧。新娘全程都是一种很温婉的神态,偶尔会跟新郎耳语,在她身上我好像看到了一种岁月静好的从容和幸福。
朋友们都说,这完全看不出来是在新疆,好像是来自欧洲的某场婚礼。



在等待这场婚礼的漫长日子里,我还在伊犁河边的音广场上发现了每天都有的免费文艺演出。因为表演非常正规,最初我还误以为是国庆彩排,后面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这是伊宁的常规演出,从五月份开始会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每天20:00开始21:30结束。
因为每天的表演都是由不同的乡镇或者单位提供,节目的风格和内容可谓千差万别。前一天来,感受到的可能是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风情,而第二天再来,可能就变成了大叔大妈们拯救地球的画风。因为没有节目预告,每次来看演出就像是在抽盲盒,喜不喜欢不重要,碰运气的本身已经成了一种乐趣……


国庆一过,伊宁的最低温就要接近零度了,我想离伊宁下雪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吧,那个时候,伊犁河的河面一定会结冰,河边的树一定会变成雾凇,那个时候的伊犁河,一定会更美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