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诗翻译*:《香寺》(Chùa Hương) 阮弱法(Nguyễn Nhược Pháp)
香寺(Chùa Hương) 当初,一个小女孩的记事文 今天去香寺, 露气暗了花池。 我和妈妈和老师醒来*, 编着头发照镜子。 小头巾,高鸡尾*, 胸衣的花色是桃梅; 绫子裙,新纱衣, 拿起绦帽手一挥*。 妈妈笑着:“老师看! 这穿弓鞋的小憨憨, 多么美丽多么傻! 什么时候嫁人穿红衫?” 虽然我才十五岁, 求访的人就有一堆。 亏媒婆净说好话传远声, 夸我像满月像溪水。 不过我从不去想嫁给谁, 因为老师告诉那说媒 我年纪太小不晓事, (等一个才子配我的美)。 我和妈妈一块走, 我们坐上一架小竹兜, 老师骑马跟后头, 通红的腰带长悠悠。 妈妈老师上渡船, 河边的小船轻轻颤。 我瞧着河水津津地流, 人们扬起参差的帆。 梦的远还想的近, 人这一世几多知音? 竹骨船像箭步离了岸, 我看见一个文人在旁近。 那人的话音不寻常, 相貌看着蛮非常。 高长的腰身,大额头, 问谁不会向他望。 他就坐在我们身边, 妈妈向他问话观色察言: “先生,上庙会呀? 船上人多,挤呐老天!” 他答:“是,船上人多!” 然后瞅向苍茫云波, 碧山渺渺又暗暗, 一片仿佛的光若微火。 这水流浑浊的大河。 他念着诗歌吟哦, 老师赞叹:“好!极好!” 我听了有一点错愕。 船行着。将从浊埠经过。 下船的人影错落, 我羞着,不敢向他们说: “南无阿弥陀佛!” 萦绕的水流嘹亮大声, 水岸边,青山峰, 弯弯的桥儿窄又长, 景色好比画里的濛濛。 碗山,鸡山,糯米山后, 到底坐了多少的老猴。 我们来到伏象小山, 好长的水路走了又走。 寺庙藏在树林里边。 (我的船啊走了一天) 登上寺门我才发现 百来个乞儿连连绵绵。 我走一步,他跟一步。 我不敢走了心发怵, 不笑话他们我只是怕, 命数艰难难享福。 妈妈老师进祭殿, 沉香散灰乌烟烟。 神香灰火像星星落, 人潮一边深完一边浅。 真的很挤路也不通。 我们拜完这神行匆匆, 归返的路上他们说: “明天再去香积洞。” 他的两颊正酡红, 这小子的叫喊像大钟*, 举起了诗囊和酒匏: “明天我去香积洞!” 夜深了唉我很开心! 沉香的气味凉沁。 我躺着听数梆子声, 然后是鸟鸣来自树林。 我做梦,我爱人生! 梦真多...不写,我熄灯! 不然有朝一日谁翻见, 准会笑我傻愣愣! 我还没清醒梦还浓, 山云参杂微红。 老师妈妈和我将要 带着金香去洞中。 云路崎岖石踢踏, 朱的紫的黄的爬藤花。 扭到了脚困疲乏, 呵护照顾我的是他。 妈妈说:“路难走, 倒不如干脆求一求, 大慈大悲观世音, 让我们有了精气快快走!” 我吗?我不求, 看这条路蛮好走。 他的想法和我一样。 (这就叫心合意投)。 这时经过解冤寺, 看到一堵横墙白如纸。 他伸出的手是疾笔, 草就一章连环诗。 老师啧啧赞叹:“好! 字有精神龙马跑。” (我还记得这篇诗, 因此不需要在这抄。) 噢!终于来到洞殿中! 青光青影大深洞。 石乳的吊顶有锦绣, 玉染香沉落叮咚。 我高兴极了很满足: “呀,洞里的路好恐怖!” 老师说了声:“快动身! 傍晚要踏上回家的路。” 骤然听到心碎裂, 谁看到这场面不哽咽! 一生所有的快乐, 快乐的时光风吹屑。 风刮得脸颊起红潮, 我听见衣襟在飘摇。 我要寻他呼出的气! 郎啊,你还安好? 从这到那是天空的路*, 我要倚靠肩膀笑得幸福。 相爱,要一直相爱! 郎啊,去,我去走这路! 金色的烟香袅袅升爬, 梦惘里醉了睡下。 我乞求天佛还有观音, 何不把我就嫁给他。 记事文到此结束。我相信他们两个成了亲,因为如果不是婚姻,女孩会写下更多。婚姻呢就是这么一回事。 1934.8
*“老师”:女孩的爸爸是老师,因此女孩这么称呼他。 *“高鸡尾”:一种女性发式,,类似马尾辫。 *“绦帽”:一种棕榈编成的女式宽边笠帽,帽的两侧有绦带。 *“小子”:带有亲昵意味的贬称。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子就是前面乘船的诗人,女孩恋慕他。 *“天空的路”:香积洞中有两条小道,一条称“天堂路”,一条称“阴府路”。
阮弱法(Nguyễn Nhược Pháp,1914-1938),越南三十年代的诗人,小说家。阮弱法的父亲阮文永(Nguyễn Văn Vĩnh)是近代越南重要的活动家、报人、翻译家,曾任《东洋杂志》主编大力推广国语字,将拉封丹的寓言诗译成了越南语,两次拒绝政府授予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阮弱法的母亲是一位善使手枪的新潮妇女,阮文永的婚外情人,在儿子两岁时,她开枪自杀,因为无法接受阮文永寻找新的情人。阮弱法名字的缘起,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法国,法国国力大受削弱,阮文永为儿子取名“弱法”以为纪念。阮弱法生于河内,在母亲死后,被父亲的正妻接到家中,过上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生活。他身量矮小,长相英俊,敏感而热烈,健谈幽默,是一家人的开心果,设计过各种游戏,还成立了一个家庭马戏团,为兄弟姐妹们写戏排戏。阮弱法有法语的天赋,十四岁时,他考上河内最优秀的阿尔贝·萨罗高中,经过六年学习,又考上了东洋大学的法律系。进入1930年代后,阮文永屡受殖民政府打击,财产被没收,家境衰落,阮弱法在念书之余也到报社工作,补贴家用。当时河内城里有所谓四大美人,其中之一,永远穿着一身黑衣的富商之女杜氏屏(Đỗ Thị Bính)迷倒了阮弱法。每天课程和工作结束,阮弱法会骑着一辆没有铃铛,链条作响的自行车,脸上挂着有些歪的笑容,来到杜氏屏的家附近,远远看着,饿了的时候吃一碗两分钱的牛肉河粉,直到深夜。他从来没有机会与杜氏屏单独约会。阮弱法从十八岁开始写诗,写小说,也用法语写文艺评论,与日后成为考古学家的诗人范辉通(Phạm Huy Thông)、不写爱情的愤怒诗人阮伟(Nguyễn Vỹ)成为好友,他的身边渐渐有了一小圈拥趸,认为他是越南最杰出的诗人。1935年,阮弱法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当初》(Ngày xưa),印数极少。1936年,阮弱法的父亲为了还债,前往老挝淘金,病死在邦亨河上的一条独木舟,这对阮弱法是很重的打击。接下来的两年,他的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相继去世,他十分悲伤,感染了肺结核。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写了三封感谢与告别的信,终年二十三岁。
《香寺》这首诗出自《当初》这本只有十首诗的薄薄诗集。所谓的“香寺”,是河内美德县的一片胜迹群,包括香积洞和数十座寺观,每年正月初六到二月十八是香寺庙会,大批香客乘着小船前来,朝拜观音菩萨、林宫圣母等诸神。1934年香寺庙会,时年十九岁的阮弱法和朋友阮伟、两个女同学来此游玩。在攀登一段石阶时,阮弱法和阮伟发现一位年迈的母亲和十五六岁的女儿,女孩专心地念着观音长长的佛号。女孩发现诗人久久注视自己,怔住了,阮弱法问她,“怎么看到我们就不念佛号了”,害羞的女孩几乎要哭泣,吓得诗人连忙安慰,没有留意两位女同学已经走远。这天晚上,诗人们和两母女就住在香寺中。阮弱法对这段经历念念不忘,几个月后写成一首长诗,诗中的小女孩带着些杜氏屏的痕迹,而那位诗人自然也有阮弱法自己。《香寺》与另一首叙事诗《山精水精》(Sơn Tinh,Thủy Tinh)是诗人最著名的作品,尤其《香寺》,有音乐家陈文溪(Trần Văn Khê)、忠德(Trung Đức )各改编成曲,传唱至今。阮弱法的诗歌没有一丝当时常见的法国象征派影响下冗余抽象的诗风,明快机敏,多温柔的讽刺,在新诗诗人中相当独特。怀清(Hoài Thanh)曾在《越南诗人》(Thi nhân Việt Nam) 中这样评价:“不可能不喜欢他,他用几个词就能鲜活旧时光,不是那种历史学家沉沉的旧时光,也不是范辉通式宏伟的旧时光,而是一个色泽明亮,形象有趣的时代......即使站在美少女面前,他也忍不住咯咯坏笑着嘲讽;即使不嘲讽,他也会因为有情而欢笑。他有一双老人的眼睛,和一颗孩子的心。”


*越诗翻译,不定期更新。本人对越南语只有极初步的了解,在翻译中须借助翻译软件和臆想,与原诗有很大的差异。对诗人的介绍大部分来自于网络。
-
Har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2-06 18:52:01
-
蕘牧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01 16:22:24
-
白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01 15:36:37
-
孟明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01 15:17:12
-
牛奶泼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01 14:45:32
-
过河卒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01 14:37:26
-
铅心明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30 15:26:39
-
美洲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30 15:21:34
-
陳若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30 14:31:29
-
叶也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30 13:52:32
-
FABL1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30 13:11:37
-
波士頓派浣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30 13: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