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雅致 悠然随心--书法家刘清郃

蔡邕的《笔论》开篇有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书法是舒散怀抱之后的一种心灵表达,是有感而发,是有话要说。是或铿锵激昂或婉约温存的一种情绪,是当下的一阵骤雨劲风,此情过后,觅之聊不可循。书法作品的珍贵正在于此。

前几日与几位朋友论道,说到时代的进步,字节跳动就带来财源滚滚的幸福生活,看似是一种丰富,但是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永远不止于这种物质的充盈,能在思想立论方面有所感受,能够完整传承,更可贵有所创新的话,才是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家都是熟读圣贤书的人,颇有同感。
席间一位书法家刘清郃先生,温文尔雅,不多言语,眼睛里总是透着智慧,偶有表达,思维严谨缜密,言辞律己甚严,待人也宽,偶尔开怀,并不大笑,未见其作,料想也必是一位有内涵有修养的艺术家。

大家兴之所至,开笔研墨,作诗配画,一时翰墨飘香。虽没有丝竹山泉,曲水流觞,也是雅集一场。刘清郃先生现场写了一幅隶书书法,正是“曲尽其妙”,笔道老辣浑厚,结体轻盈灵动,与现场气氛相应和,真是妙不可言。聊到深夜,以茶当酒。

后来知道,原来刘清郃先生幼年好书,临习隶书多年,扎根传统,借鉴古法名帖,从历代碑帖中汲取精华,可贵的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体会古人书写情趣之后,并不纠于完全一样,这就使他的书法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生动的鲜活的气息,把他本人的气质糅合进去,“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每一个字,每一笔都带着性情和内涵。如是,每一个字都可爱,可参,可师,可敬。

书者技也,其人是也。书法,终将归于寻道悟道的表象,一个人的修为内涵阅历才是真正的推动力,手不释卷的刘先生自然是了然了这一点。听闻现在刘清郃先生已经很有成绩,现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专委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现代管理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际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佛教艺术书画院院士、圣美艺术网执行主编、北京秦人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九州文博书画院副院长,等等职位。

当我们说到刘先生的成绩,他也是浅浅一笑,一笑了之。
未来可期的,当是这样的书者。
文/艺术评论家陈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