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公派传播学博士申请经验分享
申请季的序幕早已拉开,而你是不是仍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下手准备?别慌,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篇干货文,和大家聊聊套磁,聊聊面试,也聊聊CSC的申请。
一领航员情况说明
主攻方向:新闻传播学,新媒体方向
本科:广播电视学专业(211大学)
硕士:哲学专业(C9高校)
博士:鹿特丹大学(全称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简称EUR,世界排名60-80),传播学专业(世界排名40-70)
奖学金:CSC奖学金(对方学校免除学费,CSC资助在读期间的食宿和其它生活费)
技能介绍:在择校选导师方面能给予有效、准确的建议;对留学申请的关键点和时间节点有了很好的把握;了解申请院校希望申请人具有的素质,能给出优秀的文书服务。
二套磁及网申
我一般会先通过学院官网寻找意向导师,然后进入其个人主页,在写套磁信时,我会努力把本人的科研经历和研究兴趣与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而不是用同一封套磁信发给不同导师。在套磁信中,我会附上个人简历和写好的研究计划。 一般情况下,套磁结果可以分为四种: a. 不回复;b. 官方措辞式回复,鼓励申请;c. 直接拒绝,理由是招生名额满了、或钱不够、或自己即将退休/离职;d. 积极回复,并安排面试。 个人认为,加拿大、香港的学校委员会意见很重要,申请者必须通过录取委员会的材料审核。因此,委员会决定制下的博士申请,个人的背景(外语、科研经历、论文、本硕学历、绩点)需要十分出彩。此外,由于委员会决定制,有的导师可能不会给你十分确定的回复,或者干脆不回复邮件。
至于欧陆的这边的博士申请,学生申请CSC的会比较多。CSC官网会列出合作学校名单,甚至会挂出部分合作学校当年招收CSC学生的项目。 在CSC官网,我发现德国的某所top100的综合性大学和鹿特丹大学的传播学项目有意招收CSC学生,于是我很快联系这两所学校的导师,并在邮件中表示我会申请CSC奖学金。 我依然记得,鹿特丹的导师在我发出邮件的第16天(荷兰的寒假结束后)回复我说,对我研究计划很感兴趣,打算安排面试来增加双方的了解。
三面试经验 得到面试机会的我十分兴奋,因为我知道,只有导师在看完你简历和研究计划后,对你的硬件条件和研究课题是基本满意和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安排一次面试。于是我认真把自己的英文研究计划重新看了一次,设想导师会提的问题,并思考怎么回答。 我和导师的英文面试用Skype进行,持续了四十分钟。面试问题有很多,比如:自我介绍?选题缘起?为什么用这些研究方法?数据的采集是否可行?等等 注意:如果导师在面试结束时主动提到博士毕业要求、就读期间的事项等,那么恭喜你,导师基本上决定要你了。与委员会决定制的学校相比,导师决定制下的学校里,导师拥有很大的招生自主权。 个人认为导师给我面试机会的主要原因还是我和两位导师的研究方法比较吻合(80%-90%的吻合度),其次是我的研究计划写得还行,面试表现也还可以,再者是我个人背景还行。 导师面试我的当天,我感觉到他俩对我的面试是满意的,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日子就走鹿特丹大学的网申流程和安心等待导师的书面免学费Offer了。 鹿特丹大学针对CSC申请有专门的时间安排和程序,具体见官网。当然,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联系该校的中国办公室负责人和导师,他们会尽力解决你的疑惑。

四 CSC申请 在那一年的4月10号左右,我终于收到了导师的正式邀请信了。在忙完毕业论文初稿后(大概4月20号),我就匆忙地申请CSC了。 个人认为,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最好至少预留15天以上的时间申请CSC(8天左右写中文研修计划--因为中文研究计划有自己的要求,并不是直接翻译英文版本就可以的,另外7天准备导师简历、单位意见函、填写系统等其它事项)。 CSC申请系统上填写的内容和上传的材料是CSC评审专家决定是否资助你的唯一依据,因此大家一定不能马虎。CSC系统填写完并提交后,就只能静静等待评审结果了,通常等待时间长达两个月以上。 母校初审了我的材料并递交给CSC后,我等待了三个月左右(那一年的7月初)才得知录取结果,幸亏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我认为自己通过CSC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本硕学历和绩点还行、科研经历勉强可以、鹿特丹大学的世界排名及人文社科专业不错、导师比较厉害(在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担任要职,国际知名、成果比较多)、中文研修计划写得还行、材料准备充分,运气加成……

而CSC官网也说明了专家评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申请人综合素质。包括申请人的专业基础、学习成绩、经历及能力、综合表现、国际交流能力(含外语水平)和发展潜力等。
2. 国外拟留学单位在所选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及国际认可度。
3.国外导师的学术背景、领域内影响力、对往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指导情况、同期指导的学生数量等。
4.拟留学专业是否属于国家战略急需;是否为国外拟留学单位的优势或特色学科等。
5.出国留学必要性和学习计划的可行性。
6.所在单位的推荐意见及申请材料的准备情况等。
材料审核和专家评审等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未通过,均不会被录取。 以上六点摘自CSC官网,因此申请者可以努力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提升自己,提高申请CSC的成功率。 五时间表 最后,我给大家提供自己的申请时间表以作参考。 第一年
8
月-10月 复习雅思并考试,找导师,写研究计划,套磁;
11月-12月 修改研究计划,继续套磁;
第二年
1月-2月收到面试邀请并接受面试,准备公证材料、网申;
2月中旬--4月中下旬专心写毕业论文,收到录取通知书;
4月下旬 申请CSC;
5月-6月 毕业论文修改、答辩;
7月初 CSC结果公布。
在荷兰读博的日子里,回想那申请博士的历程,我真的十分感谢为我准备推荐信的三位老师、为我提供建议和咨询的博士师兄师姐们、以及互相鼓励的同学朋友。没有他(她)们的帮助和建议,我的申请之路可能更艰难,甚至没有勇气申请出国读博和CSC。 想通过CSC奖学金出国读博的同学可以多浏览CSC官网,多比较不同合作学校的资助名额和重点资助专业,以及多了解CSC的申请流程、评审原则。 同时,及早准备各种材料(本硕成绩单、本硕学历学位证、雅思成绩、套磁信、英文研究计划、学术简历等),多联系导师并顺利拿下免学费Offer,才能进行下一步--申请CSC奖学金。 当然,申博之路坎坷,如果你想要帮助 ,欢迎来博士星球找我指导哟~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