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彩塑!给你一个不曾见过的秋日苏州
苏州,自古温柔富贵乡,自古广纳千金、饱藏诗书。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由此而生。

苏州园林素以『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著称,但情趣在此,远比任何营造技巧重要。
因为园林实在『中看不中用』,却以叠石疏泉、繁花盛木自营一片城中山林,为园主人提供一处免去尘世喧嚣的幽栖之地。
故近代造园理论研究大师童寯先生说:风景画家必为园林之最佳设计师。

但苏州绝不只有园林。『天下罗汉两堂半』,苏州就占去一堂半。罗汉绝对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绝笔,以传神的姿态,拟富有人情味的禅意人生。

而罗汉最好的时期在宋辽时代,苏州保圣寺和紫金庵的罗汉正是南北宋时期的传世之作,是目前中国现存的顶级罗汉彩塑。
01
拙政园:苏州园林之首
常见的说法是,如果只能看一个苏州园林,看拙政园就够了。
明正德初年,官场失意的御史王献臣还乡,建造了这座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的园林。共有78亩,为苏州现存古园之最。

这是一座难得兼具至味野趣与无尽风雅的园林。
全园以水为主,点缀有花圃、竹丛、果林,建筑物反倒显得稀疏错落。加上面积之大,多见隙地,特有其它园林少见的自然野趣。
而园中共有堂、楼、亭、轩等三十一景,凡有命名者,必有典故出处,相当风雅。


02
留园:人与山水的亲密距离
同列『中国四大名园』,若拙政园属大家闺秀,留园则是小家碧玉——虽然空间小,但规划相当精巧,建筑分布疏密有致、富于韵律,毫无局促感。

更为难得的是,留园内外空间关系的亲密感,容易让人错意:『我』是园中主人,可尽享这一片山水。
比如欲得湖山真意,干脆取消建筑物上面湖的一整片墙;若建筑各方向着不同的露天空间,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引室外景致为立体画入室内,妙不可言。


位于留园东部的冠云峰也是一大特色,堪称江南园林中的湖石之最。
这块高5.7米的庭院置石,充分体现了太湖石“冠云峰瘦、漏、透、皱”的特点,瞬间将远逸的山水画意境搬进了小小庭院内,拥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03
网师园:小而美的典范
网师园占地仅半亩,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却也可能是与水最亲密的一座。园中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
她也是一座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共有四进,轿厅、客厅、书屋,主厅等建筑沿中轴线依次展开,布局紧凑精妙,堪称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中的代表作。

04
紫金庵:中国最美小庙
山中幽绝处,当以此居先。这说的便是紫金庵了。
紫金庵,又名“金庵寺”,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位于洞庭东山西卯坞内。早前的东山其实是个佛岛,以前岛上有许多寺庙,后来大多都被毁掉了,所幸紫金庵依旧坚强且安静地存在着。

小小的庵堂里供奉着16尊泥塑彩绘,相传为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的作品。两位大师终其一生,作品却只有两处,除了紫金庵罗汉,另一处是杭州净慈寺的五百罗汉,可惜毁于明初,未能传世。

紫金庵罗汉塑像最主要特点是传神,是体现宋代雕塑艺术写实与传神特点的优秀作品。
邱庚熙在所撰《净因堂碑记》中对紫金庵罗汉塑像给出这样的评价:“精神超忽,呼之欲活”。

05
轩辕宫:古人传道留其间
木结构古建筑留存不易,江南地区存留的木构建本就稀缺,而保存下来的中早期木构建更是罕见。
轩辕宫大殿,建于元至元四年,便是属于江南的代表性木构建之一。

大殿坐落于山坡之上,面朝太湖,气宇轩昂。殿内的彩绘构图简练,云龙体态雄浑,体现了早期苏式彩绘的风格特征。

轩辕宫里三件宝,皆为明代之物。
一为文徽明的《东西两山图》,二为明代阁老王鏊的《洞庭两山赋》,三为阴亭。阴亭,极为罕见,是稀有的古石刻,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的墓葬形式。

06
甪直保圣寺:半堂极品罗汉
天下罗汉两堂半,吴中独占一堂半。前面紫金庵已经占去一堂,剩下的半堂就是这甪直保圣寺了。

保圣寺大雄宝殿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古物馆,百平米左右,没有窗子,也没有任何光源,这里陈列着九尊塑壁罗汉,由于年久失修,已然破败不堪,但就是这九尊罗汉,足以撑起保圣寺“江南四大名寺”的地位。

这些罗汉或在石壁前对坐谈禅,或在山洞中泰然打坐,或在波涛中俯身下视,或嗔或喜,或呆或怒,有着看不尽的表情,说不完的故事。
不愧为梁思成、顾颉刚、大村西崖等众多学者眼中的国之瑰宝。
-END-
编辑整理丨艺旅文化 飞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