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 你真可爱
一、
根据牛津大学两位教授在《雇佣的未来》论文研究“未来10年会消失的职业”中,“小学教师”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消失的职业。理由是儿童还没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必定是需要人带领的。想起有一位喜欢在网上学习知识的学生说,所有领域都在配合时代进步,只有课堂教育还是教师讲授学生吸收。我遂问他认为现在或者未来的课堂教学和学习应该如何呢?他说人工智能吧,也许以后就不再需要教师了。
作为人的教师能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我倒觉得这问题仿佛也在问演员、作家、画家会不会被取代。教师和那些职业一样,是需要创造力的。然而最重要的是,ta需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意义和理由。
那天马来老师问了班上同学一个问题,得到的答案都不准确。再问一位粉嫩小脸的女孩。她想了一下,回答出正确答案,老师马上说:“pandai~!”(中文:聪明),只见那女孩甜甜地笑了好一会儿,脸上满是被称赞后的欣喜,粉红小肉脸红通通的,真是可爱死了。我被这甜甜的笑容感染了一天美好。
二、
我永远都能在妈妈的书架上发现好书,于是九月大半时间都如饥如渴地阅读起三毛来。遇见三毛是晚了,曾经有人在我烫卷发没护理好一头散乱头发的时候说过我气质像三毛(三毛的头发散乱是她气质的来源?)。然而那时候我没兴趣知道她去的那些地方,撒哈拉、中美、南美洲。背着个相机和药物就走了,也不知道那些没开化的地方有什么好看的。结果多年后自己去了一次中国西南地区的大山里,就再也回不去了,越是那样的地方越是人情烟火浓厚得化不开,每一步、每个笑容都是故事。朝雾夕阳,沙土飞扬,每个人脸上都沾着脏兮兮的尘土,在这片土地充满生命力地活着。
原来麦子就是如此,沉甸甸地落在土里,被雨水击打被阳光唤醒,不知不觉承载了生命的重量。糠秕轻柔而自由,飘荡流浪,无牵无挂但也无人纪念。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特别明艳活泼,尽管老是有羊从屋顶掉进家里,家具还是用棺木做的,虽然苏拉威邻居老来借东西不还,但这都不能夺取她的快乐和自由。荷西也和她一样奇奇怪怪,太阳快下山了还拉着三毛去挖化石,结果自己掉进泥淖差点被淹死,三毛差点被强X。这样惊心动魄,可三毛却得了个宝似的接受了那个完整的骆驼头骨当结婚礼物。荷西让三毛等他大学毕业,三毛一点也没等,他自己一毕业便奔着人家去了;三毛想去沙漠,荷西便在撒哈拉找了个事儿就搬过去生活了。爱情真是奇奇怪怪的东西。
然而,荷西婚后六年便意外过世。在那之后的文章,总感觉三毛蒙上了一层纱,我或者书中的人从此看不清她,面容模糊,深邃而飘零。我当然非常喜欢她,骨子里也好希望能有她那么善良有趣的灵魂,但这样的灵魂必是经历过千疮百孔,在生死间来回拉扯的。她生命里与感情牵扯的人都骤然离去,于是她也只能离开一个又一个的地方,寻找能容纳她灵魂的故乡。
我想我是羡慕三毛的,天高云阔的野生活当然是特别向往,但我没什么出息,又比想象中软弱,所以还是继续储藏自己吧。或许哪天,祂也愿意把我扔到荒山野岭去刺激一番。在这之前,先努力和世俗情欲搏斗不让它们捆绑了自己才是。
四、
这么说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渐渐冷淡又世俗。对身边的人不认识祂这件事不再感到担忧挂心是征兆之一,说明我的信仰有点太舒服了。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幸福,也真的很常情绪起伏。可能是这个月比较得空,得空的时候就容易想多。工作忙起来谁还管那些鸡毛蒜皮的事,看来我还是太得空了吧。
道了个歉,内心却有点不安。想着自己是不是藉着道歉的名义硬是指出对方的错来,变相地指责对方呢?诡诈的心是肯定做得出来的。只求她,我和她,我们……
五、
祂眷顾卑微的人。每次在放弃的边缘,就会忽然有个小温暖临到。
什么?你说你就是那个小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