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建筑从万科到婚礼策划,疫情之后的涅槃重生
以下文章来源于建走偏锋,作者袁媛,对照组老鹰

嘉宾寄语:梦想是我们青春的热血!我们去创业不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只是想去努力成为自己心中想成为的样子。
袁媛
#BG
2006-2011本科:厦门大学—建筑学
2011-2014硕士:天津大学—建筑学,建筑历史理论方向
#工作/兼职经历
本科:厦门大学学生会主席
2014-2018:北京万科,设计管理
2018-2019:北京大型婚礼公司学习两年,工资很低,参与了很多明星的婚礼活动。
2019至今:山归来婚礼策划工作室
唠嗑
大家想要离开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看到十年后的自己,并不是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学生社团与活动策划
当年报志愿的时候是父母选的,建筑设计在当时是一份普遍认为比较安稳、有品位、又能赚钱的工作。那时候,建筑可比肩现在的互联网,至少是白银时代。而我从小也一直在父母设定的道路上走着。
然而我的性格,就是耐不住寂寞,对不住电脑,又开朗外向。厦门大学的氛围比较自由,有很多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那时喜欢上了策划。活动对于我来说不单是一个晚上的狂欢,好的活动策划可以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参与者增进了解,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跟我的专业不同,建筑设计是建立一个空间;而活动策划是,通过打造环境与氛围,直击参与者的内心,产生情感的互动,或喜悦或感伤,但都是策划师通过对参与者进行一系列的情感策划之后达到的结果。我比较感性,相较于建筑理性的思维模式,更喜欢需要情感融入的策划。
进过学生会的人知道,通常在社团里是需要写策划案、策划活动、联系各类合作方的。而我从大一加入社团开始,就喜欢策划各类活动,一路甚至冲到了学生会主席。从各类晚会,到写策划案,拉赞助,算成本,甚至吃不上饭睡不着觉我都不觉得累,看到活动举办得很好,参与者享受其中,我就特别有成就感,那种满足感后来经过多年确认,只有活动策划才能带给我。
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喜欢做活动策划,对建筑设计没有太大的热情,就动起了转专业的念头。但厦门大学没有活动策划专业,同类型的只有新闻系。当然,在父母的强烈抗议下不了了之,但这个愿望,成为了我的初心,指引着我走到了现在。
拉赞助
我对活动策划的热爱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纵使它通过各种方式虐我千百遍,但我对它的炙热一直保持到现在。很多朋友常常会问我为何如此着迷,至今无解。
做活动策划的时候根本没有充足的经费,必须去拉赞助。大学前两年我们在漳州特别美的一片海岛上,资源有些匮乏,漳州这边没有合适的企业,我就每天早上七点半坐船去厦门岛内的写字楼,挨家挨户的敲门,亮明身份,但大概率都会被赶出来。可我完全不难过也不害怕,反而浑身都是劲,一家不行就进50家,总有一家愿意倾听我的方案,每天都热血沸腾的。
在那几年里,我进步得特别快。
在所有人都以为我会直接去北京或上海工作的时候,我却选择了保研,到天津大学继续攻读建筑硕士。和活动策划有关的娱乐圈、文艺圈,大部分的核心是在北京,这方面的机会多一些,所以我想这么大跨度的转行,还是得来北京。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北京机会多,只有先养活自己才有转方向的可能。此时厦大的建筑学本科在北京没有更多的选择,无法落户。那时我虽然没有天分,但成绩也能保研,所以曲线救国,进入了天津大学建筑学。
“在万科经历的那四年”
大学期间听过几次万科的宣讲,读过王石的故事,这是一个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企业,它愿意给员工一个自由、公平的平台,他它可以承载很多人的梦想,如果必须从建筑往文艺行业过渡,我想或许万科是一种选择。甲方接触的类型更多元,我可以在甲方里获得更多的机会。
万科工作的强度很高,每个人同时管理四五个项目,晚上十一二点打车回家是家常便饭,这四年里我的生活里只有工作,但是也是这四年让我得到了飞速的成长,获得了很多,一直受益至今。
虽然我是设计部的,但领导依然会给我机会,让我参与各种活动的策划,这是万科的优点,愿意给予年轻人很多尝试的可能。从部门活动、年会,到产品发布会,大大小小一手操办,越来越多的同事知道我喜欢活动策划,因为活动办得好合作得舒服,每次有活动都会拉上我一起来,我做得特别开心。




图:万科办活动的图
我同时也在做设计管理的工作,活动策划会牺牲我所剩无几的休息时间,只能熬夜和休息日做。但就好像大学时期一样,这一点也不累,做活动的时候真的太快乐了,我就像个一台发电机,甚至活动策划是能够支撑我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激情的动力,它们能让我瞬间满血复活,让我充满能量。
万科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梦想的尝试与坚定,几年高压的工作让我慢慢摘掉了玻璃心。在困境里坚持下去,在逆境中扭转局面,这是万科教会我的,让我能够在九死一生的创业环境里活到现在。疫情期间倒下了很多的公司,但我们走过来了,我们就不会再被打倒。
唠嗑
如果未来你想走甲方的路,社团经历和学生会经历会有一定的加分。有的人性格天生外向,适合吃这碗饭。
有的老师至今还认为去地产公司是对建筑学的一种背叛。但后来和我共事的人里有很多乙方跳槽来的人,是认为乙方的话语权和价值感太弱,反而在甲方能够实现自己的情怀,自己的专业性在乙方公司也得到了锻炼。
如果甲方的水平不够高,决策会出问题。此时乙方团队只能接收到对接人的信息决策,就会非常痛苦,做一些无价值又辛苦的工作。我想也许乙方团队的很多痛苦是从这里来的吧。
艰难却勇敢的决定
在万科的第四年,我终于做出了那个等待已久的决定:转行!投身活动策划。当时受到了身边,除了我爱人、挚友以外的所有人的反对。父亲因接受不了这场迟来的叛逆跟我半年没有说话。纵使我对万科深情厚意,但依然没有办法违背埋藏在心底这么多年的声音。我注定是要做活动的,如果不去我会后悔,对人生还有其他期待,我想看看会发光的自己。
于是在我当时负责的最后一个项目的示范区,成功顺利开放的第二天,我向领导提出了辞职。
辞职的时候,领导问了一个问题:“你将要去做的事情对社会会有什么贡献?而你刚做完伫立在城市中心150m高的双子塔将伫立在这个城市70年,去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而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可能只是一天甚至一个晚上,值得你放弃多年的专业学习跟工作经验去奔赴么?会后悔么?”
当下我的心中没有答案,后来创业的过程中时常会想起老领导的这个问题,现在有了一个答案,但可能仍然不是最终的答案,因为创业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去创业不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只是想去努力的成为自己心中想成为样子。如果不离开,我可能依然会非常努力,在未来的几十年会设计出更多的高楼,但那是别人眼中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而不是我想成为的样子。婚礼礼仪虽然短暂,但对每个人的情感意义是无法量化的,我们能够参与到两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为他们创造美好的记忆,以及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产生正向的影响,对我们的意义很大,也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但可能在成人的世界里,这件事并不优秀,但我们又该如何评判优秀呢?”
是的,我最终决定转行到婚礼策划的行业。




图 / 婚礼情感浓烈的照片
唠嗑
为什么选择从婚礼策划开始呢?
婚礼充满了人情味跟快乐的氛围,由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爱情,友情,亲情,甚至是自我成长的一 次里程碑。需要策划师做很多情感的探索,抵达对方的内心,去感受并激发他们的真实想法与需求,然后再用美学的方式将情感呈现出来。
婚礼策划师首先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个暂时的空间,之后还需要策划流程、环节等人与人互动的部分,婚礼策划是一项既有空间设计,又饱含了很高情感浓度的工作,所以即是我们能干的也是我们想干的。
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
离开万科之后,我进入了北京Top级的婚庆公司,参与了很多大型的婚礼与明星的活动,虽然月工资到手也就3k+吧(是的你没看错,转行会有一段艰难重启的过渡期)。但那段时间的学习异常珍贵又快乐,每时每刻都在做我喜欢的事情,没有压力,没心没肺。

图 / 和金晨的合影
人生就像是个圆,2019年的时候我的老东家万科有个示范区,领导想给示范区做一些附加功能,在售楼处不卖房的时候,能赋予这个设计师用心的建筑更多的价值,不希望建筑被滞留在那空置着。所以找到了我,想把示范区推入婚礼市场。我原本没想这么早创业,机缘巧合下说干就干。


图 / 弗农小镇照片
我们的第一场作品“线”,在北京立刻就火了,我们三个建筑师,用的就是建筑设计的手法,把空间环境、新人的成长与性格进行了大融合。这场作品让我们19年底有了两百多个咨询量。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是一场非常好的开局。


图 / 线,点击上图可跳转链接查看
然后,疫情开始了,没有人想到会这么严重。
我们的第二年是有预定婚礼的,即使封闭了,大家也都是延期而没有取消。从三月,四月,其他城市陆续解封之后,五月的北京依然没有放开,我们感到了恐慌。
后来五月中旬终于放开了活动,六月初我们赶紧开始婚礼材料的加工生产。北京的一个高端小区联系到我们,有一个顶层的会所希望我们做包装,想要对外营业为明星做私宴或生日PARTY。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们以为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六月十日,新发地疫情。我们每隔一小时刷新一次新闻,看着病例一次一次增加。活动全线停止,政府文件一天比一天严格。婚礼预定的新人从三月四月等到了六月重新封锁。没有希望了,大家都崩溃了。
那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日子,北京全面禁止聚众活动,我们的时间停止了。全世界都在向前,只有我们停滞不前。机会的错失是不可挽回的,每天没有事情干,在家里躺着,看不到未来。
不要停下来
如果日子还是这样下去,也许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我会去找工作,再找找类似的活动公司入职。
正好有位许久不联系的地产猎头朋友找到我,说最近字节跳动有个商业设计管理的职位,要不要去试试。我动摇了,我不确定是不是就要这样放弃。
此时我的状态到了一个低点,但就是这个时候又出现了转机,有个疫情专题的采访出现,做类似婚礼策划师实习体验跟拍,想要去描写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依然有一群人在坚定的逆流而上。起初我以为是骗子,这么多优秀的婚礼团队,为何会选择渺小的我们。我的伙伴把我从泥潭里拉出来,说这样不行,你必须做点什么,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也感谢当时这篇采访负责人的坚定。
就好像过去一样,工作流程重新启动了。我们再次忙了起来,即使只是为了一场实际体验的采访。我忽然又感受到了那种做活动的充实和激动。

点击图片可跳转链接查看
再等一等,一切总会好起来。
九月份解封了。在这之后,因为之前积压封锁的缘故,加上牛年,2021年的婚礼市场还算不错。这也许是一个好的结果,然而疫情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它并没有达到我最开始的设想。如果没有停滞,也许我们已经有了19年底计划的门店,从爆火的婚礼作品到明星宴会,我们的知名度会更高,这条路会更顺利更广阔。
逆境后的涅槃重生
逆境之中不要停下来,让自己想办法动起来,不要思考太多,尤其是在半夜十一二点这种想多了容易人生无望的时候。
我的同伴拉着颓废痛苦的我重新开始工作,让我离开那个绝望的泥潭。我的丈夫一如既往的,在我一万次因吃饭问题想要放弃的时候,坚定的让我留下来。他曾说:“这座城市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也承载了许多的遗憾与无奈,但我希望你是幸运的,我想送你一个30岁的生日礼物,没有后顾之忧的去追寻你的梦想吧,其他事情让我来。”功勋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的。我不能因为挫折放弃了我的初心,放弃这么多人共同的努力和期望。


图 / 我跟丈夫的结婚照
事业重新开始之后也会出现冷却期,如今的流量流逝太快了,如果没有趁热度顺势而上,人们很快就会忘记你。2021年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小型精致的婚礼团队,新的婚礼风格又开始流行。
所以我们几乎重启,依然处于从0到1的状态,我们原本的人设已经不是很鲜明了,租下来的实体店也刚刚装修完。婚礼是山归来工作室的起点,风险和投入都比较低,以此为契机,我们渐渐寻找更多的机会类型。
唠嗑
创业公司如何才能存活下去?
顺应时代发展去转换跑道,只有时代需要的,才会获得外界更多的支撑。所以我们也拓展了业务,涉及了公司的年会,产品发布会,商务私宴,满月宴生日PA,甚至宠物活动,总之跟美学相关的事情,我们都想尝试。创业没有终点,项目会跟着时间转变,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与热血。
每段经历都不是毫无意义的。
每个人都是非常多面的,放在合适的环境下就会发光,勉强放在不合适的位置,也许因为个人能力强做得还不错,但是会变成灰扑扑的。大家想要离开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看到十年后的自己,并不是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另外转行要趁早,计划的再周全,也不如直接的行动,年轻的时候容错率要高一些。
专业合不合适,还是需要时间去磨合着看。每段经历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我在万科学到了很多,身在其中还不知,出来之后发现有多宝贵。设计项目的每次落地都非常复杂,采购成本营销工程,利益的纠葛与矛盾的对抗,与其他行业相比,复杂程度都不是一种维度的。在建筑这个庞大的行业机器里,你能融会贯通学到复杂问题的处理方式,转换赛道的时候,都会点进技能里。
最大的问题,解决温饱。如果你想换赛道,考虑一下这个赛道的薪资是否能够抵得起你的梦想。
内心要勇敢。曾经在大公司,有平台的保护,生活压力会小一点。比如以前的我吃饭买衣服不需要看价格,进入婚礼行业之后,我终于意识到了钱的重要性,开始省吃俭用,可能会被认为混得比以前差了,但他可能不知道我刚办了一场多么了不起的活动。这是内心真实的满足,勇敢强大一点,这个过渡期并不难熬。当然也期待未来面包的到来(哈哈)。
不要害怕未知和突变。我曾经希望一切按照我预想的进行,但是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疫情来了,你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写文运营推广,就是没有粉丝来看。不可能事事顺心,一切按照规划走,每件事的发生都是有很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不会被你个人的努力所左右。所以我不再焦虑,豁然开朗。希望屏幕前的你,也能早早去追逐自己心中所爱。
配图/口述:袁媛
整理/编辑:袁媛,对照组老鹰
审核/校对:小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