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前任的要求和需求——挽回本可以更简单
恋爱时候痛苦、分手时候悲伤、挽回时候困难重重,这些问题是恋爱的老大难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避免或者弱化它。 但我们通常混淆了对方的需求和要求,忽略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解决的关键(需求),反而在对方提出的一些衍生事项(要求)上纠缠不清。 单纯解决表象问题,满足对方的要求,没有实际意义,连治标都做不到,更无法消除根本矛盾。 一、“要求”和“需求”不同 需求和要求,如果放在作文里,可能完全没有区别。 但在恋爱这个复杂的系统里,它们之间的差异,比相邻色号的口红间的差异大几百倍。  需求:基于三观、原生家庭、性格习惯、人生规划等重大、原则性因素,导致的“待满足状态”,通常比较抽象、含糊,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但它基本上都是底线要求,它一定要被满足。否则很可能造成自我毁灭、攻击他人的现象。 要求:基于需求产生的期待,甚至带有强迫意味。 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具体期待、命令。有很强的迷惑性、浅层性。但它不是非满足不可。通常问题能被解决,是因为彼此降低了要求。 两者最好都能顾及到,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可以只顾及需求,忽略他的要求。 两者还容易处于“隐性”的状态,自己不愿意不明说,想要等对方自己醒悟。加大了我们分辨的难度,举个例子给你们: “我饿了想吃饭”,然后想要吃“砂锅”,想要吃“XX区XX街道XX店的三鲜砂锅”。 这种情况下,吃饭是需求,它的特征是: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没有说“先忍忍,过两天发了工资了再吃饭”。 而想吃砂锅,则是要求(自我要求)。只是具体、细节的延伸期待,即使换做米线也一样可以,换做别的店也无伤大雅。 需求和要求很可能非常相似,对自己而言发现两者的差异,最多让自己减少选择、犹豫和思考的时间,提高效率,其他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在恋爱、社交过程中就不同了,自己弄不清,容易苛责对方或者陷入低位,如果我们弄不清对方的需求(真正期待的),就不知道怎么沟通交往,惹对方生气,让关系层级不断下降。 两者的根本不同在于“需求,一般不会带来直接冲突”。 这是我们弄混两者的关键点,我们经常会把对方的要求当做是需求来看,继而很可能诱发对抗性情绪,相互认为对方很麻烦,产生“我们不合适”的念头。 如果你们分手、吵架了,产生了强烈的冲突,那很可能是要求发生了碰撞。 最近,让我印象深刻的求助是这样的: 男生很优秀且主动提了分手,女生有点任性又有点自卑,但舍不得他,一直在找他聊天,他都没有回。她甚至愿意接受做朋友,只要他不离开自己的世界。 他们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且一直在用要求相互攻击,在错误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男生的需求是:避免伤害,让自己保持舒服的生活环境(无论有没有对象)。 男生的要求是:分手、不再联系,远离自己讨厌的前任。 女生的需求是:让自己从对方身上获得情绪价值、情感认同和共鸣。 女生的要求是:复合,或者做朋友,很好的朋友。 他们的直接矛盾点就在于:一个想复合,一个不想,也是大多数情侣分手后的基本操作。 接下来一般是被分手的一方痛苦、悲伤、否定感情,跟自己说“我们不合适”“我喜欢单身”“失去的恋情,挽回不了了”。 如果你一路看下来就会明白,哪里有什么“不合适”“喜欢单身”“挽回不了”,只是没有找对方法。 如果这样都能挽回的感情(强迫对方答应要求),那也没什么价值了。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彼此的需求,你会发现两者竟然有达成共识的基础。 男生没有为难挽回者,没有强迫她做事,也没有歧视和攻击她。只是单纯的想要“自保”,仅此而已。 这个是底线,如果女生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即使他还爱着她,身体也会本能的强迫自己远离她,让亲密关系质量和稳定性下降。 女生的需求也很合理,这种需求既是源于本能的渴望,也是情侣在亲密关系中的常态(互相满足)。 当事人挽回效率低,主要是方法不对。再加上后期的自暴自弃,如果没有外力加入,一般结局是自己放弃挽回,顺便增加了其他情侣分手后挽回的难度。 这也是让事态恶化的主要原因。 二、自己的表现加剧了困境 需求和要求可以统称为“期待”,但让期待失望的是具体的回应(表现)。 需求+要求≠问题 它们只是正常的思维和言行,也是正常的沟通模式。它们并不直接带来问题,只能让问题更加尖锐,气氛比较凝重。 在他们没有得到“负面回应”之前,心情一般都很好,是我们的行为加剧了这种矛盾。 很多想要挽回前男友的女生,我们看完她们发给我的内容,觉得她们的处境还挺乐观的,男生并没有决绝的分手,他们的基础也很好,缺的只是一点方法和转变。 但结果,一般都让我比较头疼。好几个都不听劝,自己擅自行动。 “不行,我得给他打电话、发消息,不然他忘了我了”“三天了还没哄我,之前早就哄好几遍了,我要赶快联系他”。 抱着这样看似合理的信念不断骚扰对方,本来按理说前任冷静一些日子,以她们的情况来说,慢慢就会复合。 其中一对复合成功的情侣,他们就这样浪费了3个月,男生经历了多次痛苦,反复给她扣分不愿意复合,后来花了半年多才走回一起。 热回应不行,冷回应也不行。 没有回应也是一种回应。我不建议你们分手、闹矛盾后长时间不联系,哪怕是挽回男生,也要适当的表示自己的态度。 恋爱时候的冷处理,是一种“无形的回应”,面对对方的言行,用沉默表明自己的反对。换做是你的伴侣跟你冷战(冷处理),你是不是宁愿对方说点什么,哪怕是吵架也不愿意这样冷着? 你可能还会好奇“我分手后都没有跟他沟通过几次,但他还是不满意我。” 因为你漏掉了“情绪”。 都说谈情说爱、郎情妾意,没有情绪怎么能算是一个好的亲密关系? 只是当我们的情绪(情感需求)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用行动来“补位”,比如联系对方、求复合、请吃饭、送礼物。 但这依然是在用回避来处理问题,热恋的时候不考虑彼此的问题就算了,分手了还没有用心找,什么时候解决? 这种补位的思路就会让你变得糟糕,即使不说话,他也能通过朋友圈动态、头像、签名等渠道,有意无意的发现你的状态。 前任主动提分手不是绝境,但他发现你分手之后很久很久没有改变,这时候才是绝境。 我们可以不想着“补位”,他不回复,说明情绪没到位,还在生气或没心情。那我们先关注其他的点,比如之前的矛盾(要求和需求),现在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了嘛?如果没有,那不是在重蹈覆辙么? 我们要挖掘对方的需求,包容冷静地处理对方的要求,如果一点都做不到,那还是先别着急复联。 三、解决“需求”和“要求” 情侣相处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无论在热恋还是复联时候都普遍适用: 彼此发自内心的提出需求,在沟通中持续性地“交叉满足”对方。 如果想要更高质量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加上“舒服地”这样的良性关键词。但这个原则有几个要点,如果不复合很可能即使和好,也是假性亲密。 从我们的立场来说,对方的需求一定要是真心的。分手时候很多烟雾弹,比如说“不合适”“累了”,其实哪有这回事,只是需求没有被满足,又没兴趣跟你说而已。 之前对方为我们做出的努力可以很少,但一定要是真心的(对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除外),这样我们的挽回才有意义,否则就可能陷入“挽回渣男”的窘境,求助我的朋友里有极少数是这样的。 挽回者的前任,我一看就知道对她不坏好意,挽回者一直在讨好,前任则是在向下兼容,只是想玩玩。分手前,挽回者通常付出了很多,分手只是因为新鲜感过去了,前任对挽回者没兴趣了。 我支持有挽回意愿的人勇敢挽回,但绝不支持低位挽回、报复性挽回,更不支持“往火坑里跳”的行为。 同样自己的需求也要是真心的,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确定自己喜不喜欢对方,那现在还不适合挽回,成功的几率也渺茫。 你和前任复合,可能只是你的一个“要求”,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比如事业、游戏、其他异性。 我们的付出要真心,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勉强”。只要我们的努力带有勉强的色彩,下意识否定、认为不值得,一般对方都能感觉出来。 一般主动提分手的人,都比被分手的要略强一丢丢。 一个不想复合,一个心不甘情不愿地挽回,彼此进行着不咸不淡的沟通,平时有一搭没一搭的自我提升。 反正我是没有看到过这样模式挽回成功的。 1 尊重的需求 前任的需求,当然要被满足,这是任何一种社会关系能健康发展的基础。 但有时候我们一时来不及调整自己的内心,思维还转不过弯来。我们可以“先同意”,表示我们对他想法的支持和对他的肯定。 因为很多时候伴侣跟我们提出看似“无理取闹”的要求,并不奢望我们跟他想的一样,只希望我们赞同他,他就可以放心把我们看做是一类人,把我们放进“可深入沟通”的圈子。 比如男生可能跟你说一些历史、社会的话题,你不感兴趣很正常,他也不需要你懂。他只是希望你能“随声附和”(确实如此、你说的对、有道理),他就很满足了。 你也知道,感情本来就没有道理可言。 你就这么讨厌给他一点肯定和关心嘛,只是因为它是虚假的、是“假话”,你就不愿意说? 那很多男生要委屈死了,说了不知道多少这样的话。 如果你实在介意,可以说其他方面,比如字好看、很有逻辑和内涵、眼光很独特、很有古人“先天之之忧而忧”的胸怀。 毕竟“中国式沟通”的原则之一就是:只看对方的情绪,不太在意对方的说话内容。 比如恋爱时候,前任跟你说“你是大傻子!”你一般不会生气;如果分手了,你提的分手,即使对方夸你是仙女,你都可能觉得他很讨厌。 这不是讨好,反而是一种荣誉资格,其他人想说还没有这个机会。 挽回时候如果他不主动找你,你也可以用这个模式来回应他的动态啊! 恋爱里不能有谎言,但可以有“互相吹捧”的空间,尤其是他人缘一般的情况下。 “说相声要捧哏干嘛,不就是在没人搭理你的时候负责搭理你一声嘛”,你不可以是他的捧哏么? 需求,无论多么复杂,我们只要先满足他“获得尊重”的自由(需求),我们就已经成功一小部分了。相反,他在你这处处受罪(作闹、控制欲等),想被夸一句都得不到,一点自由没有,怎么能有信心和你走下去。 尊重是方方面面的,从聊天就能展现你的尊重。 2 补偿 需要的目的是寻求满足,如果一时没有得到,我们其实也是可以接受补偿的。 比如你喝不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可能就想要喝入秋之后第一杯咖啡、果汁之类的,给自己找补一下。 补偿也是针对需求而言的,要求在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不攻自破了。 · 定期补偿 比如每隔一段时间之后给对方一点小福利,感谢这段他“受苦”的补偿。如果分手了且没有进入友谊区,那我们可以以节日礼物、请他帮忙等作为理由。 定期会带来一个好处——慢慢产生惰性,习惯这个行为。 不知道你们在家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就是不喜欢把换下来的鞋子放到门外或者地上,都是放在鞋架上固定的位置。 其实按理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这就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如果不做就觉得哪里不舒服。 · 交换补偿 如果单方面的补偿你觉得有点不习惯,或者你们已经进入了友谊区,已经熟到没有客套的必要,那你们可以尝试交换补偿。 比如你感觉他经常参加活动不带你,他感觉你经常买零食不带着他,你们可以相互为对方付出。让他带你参加他经常去的活动,你也给他买点零食,保证大致均衡即可,彼此都不会陷入讨好、低位。 交换看起来是零和游戏,但实际上彼此都尝试了对方的生活,在慢慢“渗透”进对方的世界。 亲密感和信任在不断恢复和提升。 你学会了嘛? 感情,无论何时何地,它的主基调都是“互助共享”,问题也总是“可以被解决”的。 你可以以这个为标准,判断你现在的关系状态、提升进展。 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很难受、很憋屈,沟通或者自我提升一直进展缓慢,或者做起来很吃力,那你们很可能找错了方向。 需要学的东西永远在那,永远有他的价值,我也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