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讲了三个次第:首先默而识之,我不光自己要学,还要反复地去习,反复地去用,这个时候才能变成我的,才能记在心上;其次,学而不厌,我们还要不停地去学习,增加新的知识,一生都要志于学,让自己乐在其中。那么再接下来就要帮助他人了,要去亲民,要去教化他人。想要教化他人,我们还得舍弃掉自己的情绪,舍弃掉自己的私欲,我们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没有我的概念,不会因为别人恶语相向就不去帮助和教化他人;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误解,别人的非议,就停止教化他人;也不会因为别人听不懂,别人学得不明白,别人比较愚笨,就不教了,这都是倦怠的体现。这句话也在讲内在仁的体现。如果一个人内在没有仁,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