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曲好听

老歌曲好听:
小时候就看过老电影《英雄儿女》,现在想来还是十分震撼,如喊着向我开炮的勇士王成,还有悲壮雄浑的歌曲,现在依稀记得“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早期红色经典的歌曲都很荡气回肠,铿锵有力,无论是听还是唱都能让人热血沸腾,有种恨自己不是剧中人的感觉。像《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就很豪迈,大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老电影的歌曲就是这么高亢。
后来,歌曲渐渐褪色,由完全的气壮山河,变成了一点点哀怨,即使这样,也不失其英雄本身,军人血性。如《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听来虽然有些伤感,这些伤感中又能起伏跌宕,抑扬顿挫,一股“怒发冲冠”或“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视死如归精神。上个世纪很多影视作品的音乐都很大侠、很有霸气,那种英气侠情,那种意气风发,那种潇洒令人至今难忘。像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就很男子汉,像林子祥的歌曲《真的汉子》,像黄日华版《华山论剑》主题曲,像万梓良版《凤舞九天》主题曲,像港剧《霍元甲》主题曲等听了都很让人热血沸腾,立即被唤起一腔热血。
这几天听了一首《最可爱的人》,和老电影的主题曲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听不出那种叱咤风云,逐鹿中原的感觉。现在名人创作的歌华而不实,一点气魄也没有,萎靡不振,歌词和谱曲都是一塌糊涂,他们的艺术就只剩下了躯壳,还不如那些网络上唱古风歌曲的人。军歌千万不能唱得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应该唱的像“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可惜近些年来,被敌对势力收买的一些人一直在蠢蠢欲动,或研发游戏,或掏空财政,或诋毁华夏文明。就说娱乐圈里的变节者,他们把审美角度异化成娘炮,目的是要让国民集体娘化,把我们的子孙弱化、妖化,一旦外族入侵,则国无可用之兵,民无敢死之士,危机无异于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