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与菜头的一次见面 | 20211005
去菜头家吃饭,菜头的酒总是最先斟给我的,然后对我倾一下杯子,示意一饮而尽。
我喜欢来菜头家,因为不用说太多话,这里的环境也很安静,甚至可以听得见厨房水龙头滴水的声音。我们也不必寒暄,来了之后就落座,颇有股古代文人结交的风格。
有时菜头会尽一尽地主之谊,给民宿的朋友介绍这周边的游玩地,聊一聊彼此的情况。然而他从来不会把话锋转向我,他知道我不爱也不擅长表面的交流与寒暄。倒是偶尔碰到一些有情绪困扰的朋友,他会介绍给我。
去年这时候,菜头还在装修房子,赶工期开张。奈何负责刷漆的工人,老婆早产,家里打电话来让赶紧回去。本来人手不够,菜头终不忍,放了他几天假,同时让工头赶紧找人来补,这期间的工期只好自己顶上。我是第一个接到了他的求助电话。
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投缘,好像很微妙。有些人你共处一室三年,可能也只能到客气开玩笑的程度,而与有些人的亲近,仿佛从第一面开始就注定。
菜头的客人走后,他也许久没说话。有时我觉得菜头的话比我还少。
我小口呡着杯里的酒,看着窗外的景色,突然想聊天了:
“那天我看了一节心理公开课,讲到与创伤人群的相处。其间有句话我觉得特别深刻——要先扑灭自己身上的火。”
他的目光也从窗外转向我道: “救人先救己,心理层面上?”
“差不多。就是自己的问题,包括人格,创伤与情绪等等,要先处理好才能有力量帮助别人,不然很容易卷进别人的情绪漩涡。就我来说,至少我一直无法很好地接纳与倾听所有来访者的困处。有些听着你觉得像是在逗你玩似的,特别不像一回事。这时你作为心理咨询师,其实不该有批判的,然而我呢,只觉得对方太过脆弱。那一刻我是无法共情的。”
“可能需要时间。”
“又是个当下无解的问题。”
这些年问题不断地出现,但是被解决的却没几个。想想,觉得人的困境,可能终其一生都是如此,总是问题比办法多。一下失了说下去的兴致。碰下杯,一饮而尽,就算结束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