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单|科技/宗教和隐喻的惊悚片
除了食物,我对马来西亚文化实在是太不了解了。但由于马来西亚华人众多,所以文化之间又有一种奇妙的共通。
比起《灵媒》,《南巫》其实温和的多,更像是文艺片,通过运用不同的意象和符号刻画了马来西亚华人的离散史,同时隐喻了华人社群在那个年代的不安感和不同族群之间高度紧绷的关系。降头和巫术,乍一听非常恐怖,然而对于敬畏神明又种族众多的马来人来说,实在是非常平常的词汇;加之的对白大多是国语和部分闽南语,观影体验会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也会勾起对马来西亚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更多好奇。
能把美国的种族问题和惊悚片放在一起并且讲了又恐怖又创新的故事的导演,真的很会拍。故事走向非常不落窠臼,每次反转都让人捏着把汗,结局又让人直冒冷汗。如果你喜欢《黑镜》,如果你好奇怎么用惊悚片的格式去表达导演对种族的观点,如果你对科技引发的伦理问题感兴趣,这两部影片推荐给你。
阿里·艾斯特 Ari Aster,这导演年纪不大但是真的很会拍。能把邪教拍的既清新脱俗,又如此片一样符合学院派恐怖片的格式。
科普:
1⃣️Cult Film是指那些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也可称为非主流电影或是实验电影、另类电影。这种电影通常难以获得小圈子外的大规模票房成功。它不是一种严格的电影类型,也不是一种电影风格。决定一部影片是否是cult电影的,是它的传播和接受状况,跟风格无关。
从“Cult”这个字来解析的话,可以翻译作“宗教崇拜的”或者“邪典的”,所以简单来说,如果你觉得这部电影符合你对邪门的定义,比如违反社会道德或者脑洞大到点亮你的后脑勺,那么都可以归类于“cult电影”。另外有种解析是,把cult film翻译成邪典电影,是不准确的,让人会联想血肉横飞令人生理不适等重口味低成本无法过审的电影。
知乎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87435/answer/15566381
2⃣️所罗门王72柱魔神
传说,《圣经》中古犹太王国伟大的贤王所罗门,不仅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治国功业,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恶魔召唤师。
他把自己召唤的咒文都写下来,称作《所罗门之钥》;然后又用里面的咒文召唤了72名大恶魔来签订契约、为己所用。
结果,后来巴比伦入侵,不小心将封印恶魔的瓶子打开,72魔神才来到世间。
被称为“所罗门之英灵”的这72名恶魔,有着一个更为著名的名字:所罗门王72柱魔神。不过,虽说是所罗门王72柱魔神,其实这一恶魔体系跟所罗门王没半点关系,它出自一本17世纪的恶魔学著作《所罗门之钥》(Lemegeton)。
是当时那些研究占星术、炼金术及卡巴拉的民间神秘学爱好者,假托所罗门王之名,创立了这一体系。
位列首位的“苍蝇王”巴尔(Baal)(《仪式》)、华劣克(Valac)(《招魂2》)、魔神阿蒙(Amon)(《恶魔人》)、三头恶魔阿加雷斯(Agares)、能望见过去未来的魔神瓦沙克(Vassago)、马身恶魔萨米基纳(Samigina)...当然,还有在[遗传厄运]中现身,72柱魔神中排名第9位的「女脸男身」恶魔派蒙(Paimon)。
很多恶魔的文化来源,都是其他文化的异教神。比如,蝇王巴尔的形象源于公元前1300年古国腓尼基的丰饶之神,他是“巴尔王子”,是掌管太阳、雷雨和丰收的支配者。在《圣经》里一写,他反而成了能够和撒旦本人匹敌的地狱之王和大魔神。
他们由神转为恶魔的过程,伴随的是基督教统治西方文明的过程。对美国恐怖片感兴趣的童鞋,此类科普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