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经常跑高速的汽车寿命会更长?到底是真是假?
相信有的车主都有过类似这样的疑问:汽车长时间跑高速对车况来说是好是坏?其中有些观点表示经常跑高速汽车寿命会更长,但有的车主又认为经常跑高速磨损不应该更大吗?在这里小编先说下结论:如果一辆汽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跑高速,那么这辆车的寿命相对其他车要长得多,至于说为什么今天就来具体来说一说。

保持高速行驶状态下,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密封状态达到最佳状态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汽车的设计初衷,很多的是为了考虑汽车的高速行驶。这句话是有依据的,车辆的行驶需要依靠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架等构件的紧密配合,因此对于这些部件必须要能够做到应付车辆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行驶时的工况。然而在不同行驶速度下,车上各个部件的工作效率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对于大部分家用车而言,在汽车生产时设计工程师就对此最大可能地优先保留了汽车在高速行驶配置。

举个例子: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气缸里的温度能达到1500~1800℃,熄火以后又逐渐地降低到环境温度。如此大的温差会造成剧烈的热胀冷缩效应,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尺寸该如何设计,才能保证不同温度下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但这个问题即使在现在也无法有效解决,只有通过优先保证某个温度区间内的配置。因此汽车设计师们一般都是在车辆中高转速的环境来中来设计,也就是汽车转速达到2000~3000转每分钟,这个转速恰好就是开高速100~120KM/h的区间。所以换句话来说就是汽车在跑高速时发动机的各个部件的连接恰好是密封性最好的时候。

当然影响发动机运转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发动机的装配密封性这一项。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汽车在设计之初,就是汽车在设计。就是在优先保证高速行驶的各项性能。

汽车长时间保持同一运转状态时故障率更低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汽车长时间不间断地保持同一运行模式磨损会更小。就比如看电视,我们总觉得电视看久了要按电视休息一下不然会损坏电视;现在对于会车子在高速上跑的时间长了,也觉得要停下来歇一歇。这其实都是人的本能心理在作祟,对于汽车的本质就是一台机器,机器跟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知疲倦。

造成车辆磨损最大的时候而是两个状态之间的转变,也就是所说“冷启动”;由静到动、从低温到高温、从摩擦到润滑的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更大。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发动机70%的磨损都是在冷启动中产生的。不仅仅是发动机,车上所有的构件都是一样,保持在同一运行状态会让其寿命更长、磨损更小,反而是反复地启动熄火,启动熄火造成的磨损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常年不熄火的出租车故障率要远远低于私家车的道理。

最后从一些客观因素来说,高速公路的路面往往比其他路面质量更好,再加上高速公路没有什么急转弯;因此车辆在高速路面上行驶对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的冲击以及损耗都比普通路面上小得多。高速行驶还能做到更省油,清除部分积碳的效果。

总的来说车辆天生就是为高速而生的,如果一辆车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高速上跑,相比其他车辆磨损并不会更大,反而车辆的使用寿命更长,运行工况更良好。
我们只分享实用的用车知识和二手车知识,如果你有心仪的车辆需要检测,或者有关任何二手车以及用车上的问题,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私信,我会一一回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