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那些事儿
查看话题 >研究生该如何选择导师?谈谈我所经历的选择导师的过程
声明:本文不提供具体的方法论,只分享一下我选择的过程和经历,以下正文
研究生选择导师是一件大事。
学术型的硕士,在入学前应该就已经选定导师了。虽然我是专硕,入学以后再选择导师,但是选择导师的通知来得还是出乎我意料地快,令我措手不及。
10月7号的下午三点半,负责这方面工作的老师突然就把消息发在了群里,附着一张导师表,里面列着老师的姓名、职称和研究方向,此外就什么也没有了。
在这样少的条件之下去选择导师实在是考验个人的情报收集能力,而我几乎为零。
我两眼一抹黑。无奈之下,拨通了一个老同学的电话,问问他选择导师有什么技巧。
他说,看你个人兴趣吧,想往哪个方向发展。
我说,我对法律没有兴趣。
他说,那就选一个不那么讨厌的吧。
我想了想,觉得民商法方向离现实生活挺近,写论文应该比较容易。
打完电话,我又跑到团支书宿舍,听了听他的意见。和他同住一个宿舍的学委给我提供了一些关于导师性格脾气的一些信息。
我回到宿舍看着那几个名字,迟疑不决。而三个舍友几乎都已确定,分别选了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和法律伦理。
而我随即作了一个令我后悔不已的决定,我给其中一位民商法方向的老师发了信息,他并没有如同我同学的其他导师一样立马回信息确定下来,而是在几个小时之后——我吃完晚饭回宿舍的路上发来消息说明天要和我们谈谈。
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如果我聪明一点儿或者有更多的社会经历,或者我脸皮厚一点,我就应该保持沉默然后赶紧去联系其他老师(事实上,其他同学就是这么做的),可是我没有,我迟疑了。
我觉得如果我现在再去联系其他老师,万一两个老师都要我了我该怎么办?
其实,我真的想多了,老师不会记得哪些学生给他发过消息的。
如果当时我联系了其他老师要了我,第二天的面试我不去就行了,很简单的事情,但被我复杂化了。
这一秒的迟疑,也导致了我后来的方寸大乱以及进退失据。
第二天上午九点,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准时到达他指定的地点,开始交谈。过程我就不多说了,就是常规性的谈话。只说结果吧,我落选了。
有意思的是,他是第三天的下午给我发了个信息告诉我说因为名额有限,不能做我的导师了。但实际上,在当天谈话完毕的下午我就知道我没被他选上了。
因为那天下午上课,我刚好和一位他选中的同学坐在一起。那位同学收到消息时和我说了,而我没有收到消息,我也就知道我没戏了。
而此时还在上课的我赶紧联系了其他的两位老师,第一位还是民商法,第二位则换成了刑法,我慌不择路,但时机已过,大势已去。
热门的方向与热门的老师早已在选择导师消息发出的那个下午就已经被选满了。两位老师先后回复我人数已满,谢谢信任。
我垂头丧气无精打采,还有对第一位老师微微的怨气。他耽误了我的时间啊!我其他的同学都是发了个短信给心仪的老师,然后很快就被老师收入门下。只有我选择的第一位老师把时间拖到了第二天,战机稍纵即逝,就这样,我完美地错过了选择导师的黄金时间。是为人生一大憾事!
我想选择的民商法的老师已经没有了,我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其他的方向。那个下午下课后,我连饭都没有吃就冲到宿舍研究接下来要选择哪个老师。
室友们七嘴八舌地给我出主意,但我正心烦意乱,他们吵吵得我无法思考。我略带不满地对他们说了句:你们该吃饭吃饭吧,让我静静。室友很敏锐地听出了我的情绪,纷纷不再说话。
直到他们都去上课,我还在一个人苦苦思索。
最后,我给班主任发了信息。班主任回得很快,说她的人数还没满,如果我想好的话可以选她做导师。
其实,我当时应该再多加思索一下的,因为我对经济法学一点都不了解,可班主任是经济法学方向的导师。
但我,如前所说,已经方寸大乱慌不择路,生怕导师没有了,于是我急急忙忙回复说我想好了。
至此,尘埃落定。无可更改。
······
我必须要说,在选择导师的这件事情上,我落得惨败,收到了惨痛的教训,以及懊悔!我瞻前顾后的行为、优柔寡断的性格最终让我苦果累累遍体鳞伤!
我把这段惨痛的经历写下来一是还原真实生活,做一个真实的记录——研究生不全是美好,还有诸多不顺、不堪、痛苦与遗憾。二也是希望能够给偶然间看到这篇文章的学弟学妹提供一点借鉴,希望他们不要再经历我这样的煎熬与落败。
但凡能够在他们选择导师这件事上有一点点的帮助,我也就觉得即便忍着心痛把这件事写下来也无所谓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最后,请你相信你关注我就是因为我写得好,不是因为其他,嘻嘻~
我是哑巴不说话,95后,一个写字的人。
坚持每日分享个人成长、思考感悟、读书笔记。
喜欢的话欢迎点个关注。大家一起进步吧!
我的其他文章:写作30天,共25篇文章的链接奉上,以及其他一些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