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去 - 和成哥的小游记之出发
今年十一,成哥大班五岁半了,最好出去玩耍的年龄,可惜因为疫情被困在国内,暑假更是莫名被困,各种不甘心。家里事务繁多,老凌无法抽身,我又不愿意待在上海度过难得的长假,于是决定带成哥独自回川。
谨慎如老凌,想着我回了四川好歹也有爸妈罩着,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然而他显然对我的本性还是拿捏得不够稳,本来我只是说回了成都,最多只是去乐山之类的周边耍一耍,结果临走前三天,实在按捺不住一颗憋坏的心,还是决定跑川西。走的也不远,川西小环线~毕竟第一次单挑带娃,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爸妈自然也是要带的,只是去的地方还把有些高,老妈血压吃不准,想想还是就和老爸去。于是在回成都的前三天,定下了这一拖二的格局,我觉得自己还是相当勇猛。
然而这莫名的自信在出行第一天就受到挑战。
Day 1 - 双桥沟
到达四姑娘山的时候已经坐了半天的车,卡着双桥沟关门的时间进了景区。一开始还精神奕奕,毕竟路上经过的雪山像一个圣杯一样吸引着我们,心中还是有期待的。更关键的是,进景区之前吃了顿无比美味的牦牛肉锅,吃的神清气爽。
扯开来说,这牦牛肉锅的美味实在治愈,牦牛肉配了白萝卜做汤,敦敦实实一大锅子,汤汁鲜美,白萝卜甘甜,沾水是简单的酱油小米辣,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搭配,从里到外把人滋养得巴巴适适。 后来我是在回味这个滋味,到了海螺沟又点过一个牦牛锅,可惜这路边店给人灵光一现的惊喜实在也找不回来了。成哥显然也很喜欢这个牦牛锅,这个对食物颇为挑剔的小孩闷头吃了三碗牛肉一碗米饭,抬头给我说,妈妈,这个饭实在太好吃了。 我对他说,你要在上海也那么能吃,一定能长成班上最高的小朋友。 成哥点点头,又夹了一块肉放嘴里。
然而我怀疑就是这三碗牛肉把成哥打趴下~血都到胃里去了,这小孩在进双桥沟的路上开始犯困,睡的七歪八道,到了沟里面海拔3600的时候,这个没睡醒又被山路甩来甩去的小孩直接给我高反了,老爷子同步率也极高,同时表示走不动路,买了瓶氧气在路边呼呼的吸。作为一个对高反没有认知的人,我知道了世界上要感同身受有多难,这蓝天白云大雪山居然有人高反?我只能一脸无奈的看着这一老一少在路边发呆,只能表示你们快吸氧快吸。。。
所以一拖二还是经验不足啊,凡事要往坏里想。脑海里又想起了十年前第一次和老凌去九寨沟玩,这汉子黄龙就高反了,一步路都走不动,于是我扛着个大包一步一个脚印把他给扶下山的。我觉得家庭地位就是在那时候发生了本质变化(叉腰笑)。
接下来双桥沟的行程就变成了这样的对话“宝宝下车看看嘛” “不要我累” “宝宝你陪我下去嘛” “不要我不想动” “宝宝让妈妈拍个照?不要翻白眼好不好。。。”
于是蓝天白云大雪山和我都没啥关系,我是通过当时抓拍的游客照来事后回忆。不过就是这有限的一瞥,还是觉得双桥沟修的实在太好太标准,每个点每个角度就和明信片一样标准,就和在路上摆拍的妆容精致的小姐姐一样,连眼影都整齐划一。
户外的乐趣不仅是在美景,更多的是在一步一步向前,寻找美景的过程中实现。通过景区车把人精准得投放到一个个站点,拍照,再把人收上车子送往下一个站点,继续拍照,和window shopping一样,实在有点煞风景了。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浅薄感想,当知道几日之后,该景区因为车不够把游客留到大半夜才送完出去的事情以后,还是要感谢他们不滞留之恩。。。
后面几天有空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