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迈瑞,海阔天空
转自友人。 从迈瑞离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已经入职新的工作岗位,在迈瑞的点点滴滴恍如昨日。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新的起点愈发觉得有必要对过去做一个总结,梳理得失,汲取教训,蓄势再出发。 迈瑞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一直以振兴国产医疗装备、加快进口替代为使命,历经三十余年,由代理、仿制、再到自主研发,劈波斩浪、筚路蓝缕,可以说迈瑞的成长是伴随着深圳的改革开放,是一部凝聚了无数人的青春和激情的奋斗史。 深圳的改革开放如日中天,迈瑞发展的巨轮也奔涌向前昼夜不息,有的人乘风破浪成功抵达胜利的彼岸,升职加薪,幸运地拿到了股票,实现了财富的积累;而更多的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被碾成一缕缕尘埃,加着最晚的班,拿着最微不足道的薪水,等着遥遥无期的项目奖,不断累加却无法兑现的年假,忍受着领导及项目的压力,在压抑枯燥的环境中愈发失去了挣扎的勇气,或是在等待凤凰涅槃的机会,或是在无力的妥协。 作为一名C9的硕士,在迈瑞每年新招的应届生中是再常见不过的。据我所知,很多应届生包括我本人,都是放弃了许多国字号的研究所和大企业的offer,因医疗器械行业的名头及深圳的地理优势而选择加入迈瑞的,曾都梦想能在深圳这片热土和迈瑞这个平台一展宏图,而最终无一不被现实打脸;时才两年,身边的同学很多都已经离开了深圳,离开了迈瑞。现在回想起来当年遭遇“解约门”的同学真是幸运,虽然那个元旦很愤怒很凄惨,但是从那以后至少是峰回路转,他们也许不知道如果当时留在迈瑞可能更加煎熬。 在迈瑞的时间是漫长的、混乱的、痛苦的,甚至是抑郁的。应届生都是怀着无限的憧憬,对社会上分工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更不了解报到后的实际工作内容。话说是研发设计,实际与理想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你可能会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挤进实验室里,日复一日,一次次重复着相同的测试验证工作,这里固然与医疗器械关乎生命健康有关,更与技术水平经验、领导风格有关。面对这种高中生就可以干的漫长的测试工作,你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否则你会抑郁。 管理上是混乱的,项目和研发是并行的,资源配置冲突,管理架构模糊,滋生了大量的扯皮和退避,导致了大量的工作反复开展,底层越忙越乱,越乱越忙,耗费了时间,消磨了心气,恶性循环,最后工作永远是做不完了。这时候常规加班都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了,社畜们不得不以远超996的工作强度来实现所谓的“奋斗”了。 社畜们的痛苦不仅来自于身体上的疲惫,更来自于物质的缺乏和精神上的空虚。并不是有了功劳和苦劳就能升职加薪的,得考虑部门工作的需要和人力资源的分布构成,甚至还有领导们权衡之术等,所以你需要静心地等候,不要跟别人对比,否则你会更痛苦。晋升的缓慢导致严重的内卷,职级晋升标准愈发拔高,已远超拟晋升的职级要求,PPT专家们、讲故事专家们将会特别受欢迎。职级可盼不可求,项目奖更是看运气,试想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在由于疫情医疗器械需求暴增的背景和股票大涨的情况下,一毛钱项目奖没有拿。时常在思考,想不明白工作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为了情怀?好像也没有帮助到别人;为了搞钱?晋升加薪和项目奖都无望;为了舒服?加班狗从来没有六点半前下过班。 当看到八点三十分时高新园地铁口一涌而出的人群在百米冲刺打卡时,我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当某个周六下午加班后从地铁站出来时看到远山上温暖的夕阳时,我知道我一直错过了很多;当看到夜深已熟睡的家人和远处的万家灯火时,我已经无法说服自己再这么坚持下去了;当听到家人那关切的话语和看到他们焦虑的神情时,我知道我可能有些抑郁了。后来一直梦想去一个山中有风、谷中有溪、头顶有星星的地方,在那里自由地呼呼,拼命地呼喊,让自由清新的空气浸入心扉,让所有的压抑苦闷随风而逝。 挣扎犹豫了半年后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选择了一无所有的离开,有人惊诧,有人理解。去意已决,再无牵挂,天地宽广,鸟儿归山,鱼儿入海,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回顾从学校象牙塔出来后种种经历,对人生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多的认识,职业=职位+行业,我们的职业生涯由我们所在的职位和行业所共同决定的。前文说过很多人选择迈瑞是因为行业,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的背景下,相比于传统能源制造业,由于能源科技的发展和碳中和的政策等原因限制,医疗器械行业明显有长足发展的空间,选择医疗器械行业是没有错的。但是我却把行业这个因素放在公式的第二位,把职位的选择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职位更重要。行业毕竟是一股风或者一阵风,决定你能在风中行走多稳多远的永远是你的专业能力和兴趣程度,所以职位的选择一定是要基于你的专业和兴趣,如果你的专业正好是你的兴趣所在,那就再好不过了。只有深耕于自己的专业,不断历练自己的能力,培养和拓宽兴趣域度,无论换到哪个风口,你都能行稳致远。如果仅仅因为热门行业而选择放弃自己的专业,无异于削足适履,得不偿失。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道单项选择题,绝大多数的小镇做题家不太擅长于做这道题,受限于经济条件、原生家庭及眼界格局等原因。虽然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也不可能有绝对错误的答案,如果能早日做出选择,你将会轻装简行,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回首在迈瑞的两年工作时间,也有一些感悟,时刻来提醒自己,也希望能帮到即将步入社会、企业的同学们:1. 吃苦受累不是年轻人刚开始必须经历的,我们可以不怕苦不怕累,但是不能永远做老实人。2. 不要拘泥于礼貌领导权威,要敢于提要求提条件,不做绝对服从的工具人。3. 自信阳光,学会审时度势,不要作壁上观,要做积极止损的聪明人。4. 永远不要把工作当做你的所有,再忙在累也不要停止对生活、人生和家庭的思考,做一个有型有味的生活人。 另外世界上没有一家绝对完美的企业,任何发展中的企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迈瑞也是如此。尽管吐槽了这么多问题,但有些是迈瑞独有的,更多的是企业的通病,我们需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抱着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一千的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鞋子大小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年轻是资本,未来是可期的,如果还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不妨多试多看多问,走错路只要不迷失原则,就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轨迹。 如今我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薪水虽然不是很高,但也比原来高,至少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在帮助到别人的同时也能不断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也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友友们找准自己的职业,工作愉快顺心,尽早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除了钱之外,还应该有点儿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