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鬼怪观念——读小泉八云《怪谈》后感
*日本人的鬼怪观念——读小泉八云《怪谈》后感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志怪类文学产生了兴趣,读梦枕貘的《阴阳师》,掩卷之际每每叹息:真是美好的文字啊!听说这本《怪谈》是日本这类小说的始祖,便一直想寻来一读,最近终于如愿。
《怪谈》里的故事都短小,民间文学的意味很深,以直面读者转述从某处某人听来故事的笔调构建故事。这并不意味着口语化的通俗,小泉八云先生的文笔非常优雅古典,感情充沛而含蓄,行文富于典韵。
小泉八云的文笔不及梦枕貘的细致,或者说不像梦枕貘般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一个幽静的异境为目的。故事也短小得多,没有《阴阳师》三部曲递进式的节奏。这份简单使故事原始得多——平铺直叙,又现代得多——精炼利落。有些故事甚至过于简单,让人产生“啊,就这样结束了”的扫兴的感觉。但很有几个故事,我觉得其内涵比《阴阳师》还要精彩,我来说说其中的两个:
第一个是书的十三话《安艺之助的梦》。
这个故事本身也许不会太出彩,但它却是将中国古典中的“南柯一梦”和“庄周梦蝶”融合的故事。主人公安艺之助被召到一个奇怪的国家做驸马爷,又成为一地的治理长官……这些内容很明显是根据中国版本的。但话锋一转,安艺之助发觉原来是作了一场梦之后,告诉了朋友这个梦,朋友们惊讶之余说他们也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当安艺之助入睡的时候,他们看到一只黄蝴蝶在安艺之助面前飞来飞去的,随之这只蝴蝶被一只大蚂蚁拖进树洞,刚才安艺之助醒来的时候,正好也看见那只蝴蝶从树洞中飞出来不见了。
后面的这部分明显就是引用了“庄周梦蝶”的寓意的。蝴蝶欤,庄周欤?如梦如幻,真真假假。
第二个是书的十四话《官平之死》。
这个也不算太长的故事简直不止是一个志怪故事,还是一个出色的悬疑故事!
一位高明的算命师预测出官平当天三更子时便会死去。官平愤愤然地将这个算命结果告诉妻子,当晚故意喝酒不睡等待子时的到来。喝了一通酒的官平在子时突然显出发狂的样子,从家里奔跑出去,跳到河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于是,结论是官平确实如算命师所言,在当晚子时死掉了。
妻子后来招赘了一位丈夫,并要求这位丈夫改名作“官平”。过了一段平静幸福的日之后,怪事就出现了,侍女在炉灶中发现模样恐怖的鬼怪,受到很大的惊吓,为了安抚侍女,妻子让侍女出嫁。出嫁后的侍女又看到了在炉灶中出现的鬼,鬼给了侍女金子来收买她。侍女看到装金子的袋子是他的前主人官平的,很是诧异。鬼还托梦给当地的官员,于是经过一番调查,原来真相是:真正的官平并非跳河而死的,而是被妻子和他的情夫——也就是后来的官平,合力勒死的。原来那天晚上子时,大概是妻子听了官平算命的内容后,决心顺从天意动手谋杀丈夫,就叫来情夫,俩人合力勒死醉酒的官平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之后俩人将官平丢进井里——后来又在井上盖了新的炉灶,情夫穿上官平的衣服跳进河里,伪装成官平被淹死的样子。
相对于中国人,日本人对鬼怪的观念有一点是很有意思的;他们有很多女鬼怪,就是说他们认为很多女性死后都会成为某种鬼怪,有的只是因为一点点执念就成为鬼魂对人世间流连不去,例如有一个故事中的女仆,因为生前还有一点钱存在主母那里,便不能彻底离开了,她坚持通过一些鬼怪行为让主母记得要将那些钱用在为她做法事上(《巨蝇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讲死去的少妇因为不想一封情书被发现而阴魂不散,终得一位高僧的帮助销毁了情书(《香叶的秘密》)。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的女鬼——那些含冤而死的,或有很大怨恨而亡的,死后都能化作力量十分强大的女鬼来寻仇报复。这种生前有冤仇,死后亦要报的思想大概中国人也是明显具有的,但可以十分肯定的是,无论是死得多冤屈多壮烈的中国籍女鬼,都不可能像日本女鬼这样具有如此神奇而强劲的力量。
有的女鬼甚至没有很正当的理由去憎恨,亦可具有强大力量,例如有一个故事是说妻子因为嫉恨受宠的小妾,死后用恶毒的手段将这位小妾折磨死(《因果的故事》)。还有临死的妻子要求丈夫不要再娶,丈夫当时答应但后来违约,充满怨恨的妻子亡灵化作厉鬼残忍地杀害了这位新的夫人(《毁约》)。所有这些故事跟《官平之死》对比,显得很不合理。一边是有充分的理由化作厉鬼去报复而只能曲折地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帮助,另一边是以不充分的理由去折磨一个基本是无辜的少女至死。
这种明显的矛盾到底意味着日本人什么样的心态和观念呢?
这大概是值得思考的。
通过与他者的对比更能认清自我,因此观照日本人的神鬼观念,就会发现中国均衡中庸的理念不但在人间世界通用,还统治着神鬼的世界:有多深的冤屈就能得到相应的多大的力量去报仇,或者直接的补偿。因果恩怨,所有的一切都经过了理性的计算,都是合情合理的。在中国,杀人是必定要偿命的,还要精确计算,一命偿一命就好了。像在《怪谈》里的《村姑怨》那样,因男人的负心而死的女子,就有能力害死负心男人全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安分于合情合理的世界,以至于中国认为即使是鬼怪也是需要遵守一定之规的。
中国人的人伦道德教化深度是贯彻神人鬼怪三界,无一遗漏的。这该算是中国人的长处吧?
《守约》是一篇很有同志意味的小故事,一个男人为了践行跟另一个男人的约定归期,居然不惜自杀,以身死换得灵魂的归去。另一篇《向日葵》可以说是整部《怪谈》集里的异类,居然是怀念童年时代的一位好友罗伯特的,显然是“走题”了。大概这是作者故意为之。又有一些特别小的故事,似乎是没什么感情倾向和主题的,却包涵着真正让人感动的普世情怀,例如《力马鹿》。